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5367发布日期:2023-08-04 03:0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芯棒车削加工领域,涉及芯棒的夹持技术,尤其是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1、目前,芯棒车削加工时,采用的夹持工装,是利用一个套筒,套筒的两端设分别设有四个圆周均布的螺栓,将芯棒架在一个支架上后,套筒通过吊车吊起,然后人工推到芯棒的外圆周上,再调整螺栓,将芯棒和套筒调节到同轴的状态,调整完成后,将安装好套筒的芯棒再次吊起,安放在车床上面,套筒放置在车装的跟刀架上,芯棒的一端固定在车床的卡盘里,这种方式安装固定套筒操作复杂繁琐,反复起吊,尤其是通过人工将套筒套在芯棒上,当套筒的位置需要穿过芯板和支架的接触点时,还要将芯棒再次吊起,具有极大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安装固定套筒操作复杂繁琐,反复起吊,尤其是通过人工将套筒套在芯棒上,当套筒的位置需要穿过芯板和支架的接触点时,还要将芯棒再次吊起,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在现有连接环的两侧对称的固定有夹持环,夹持环上圆周均布有调整螺栓,连接环和夹持环均分为两半并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铰接轴的对面设有将闭合的连接环卡合紧固的固定装置。

4、进一步的,所述铰接轴固定在连接环上,固定在连接环两侧的夹持环的外圆周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环外圆周的直径。

5、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夹持环的圆周上设有四个调整螺栓。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分为固定部和卡合部,卡合部设置在一个半圆环形的连接环上,固定部设置在卡合部的对面的另一个半圆环形连接环上,卡合部铰接有固定螺栓,固定部设有固定螺帽和容置固定螺帽的凹槽。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帽设有外六角紧固部和圆柱形配合部,圆柱形配合部与所述凹槽相配合。

8、进一步的,所述调整螺栓与芯棒的接触端为圆弧形。

9、进一步的,所述调整螺栓与芯棒的接触端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有钢珠。

10、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内设有若干沟槽,沟槽内填充有润滑甘油。

11、进一步的,所述钢珠与容置槽的配合间隙≤0.03毫米。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改变了现有夹具套筒式的使用方式,通过铰接轴的铰接,使两半的连接环和夹持环能够打开,将芯棒放置在夹具中,然后卡合紧固,通过固定装置将芯板限制在夹具内,而芯棒与夹具的同轴度则通过调整螺栓进行调整,圆周均布的调整螺栓能够从多个方向调整芯棒的位置,为同轴度的调整,提供了精细化的便捷手段。



技术特征:

1.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在现有连接环的两侧对称的固定有夹持环,夹持环上圆周均布有调整螺栓,连接环和夹持环均分为两半并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铰接轴的对面设有将闭合的连接环卡合紧固的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固定在连接环上,固定在连接环两侧的夹持环的外圆周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环外圆周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夹持环的圆周上设有四个调整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分为固定部和卡合部,卡合部设置在一个半圆环形的连接环上,固定部设置在卡合部的对面的另一个半圆环形连接环上,卡合部铰接有固定螺栓,固定部设有固定螺帽和容置固定螺帽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帽设有外六角紧固部和圆柱形配合部,圆柱形配合部与所述凹槽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栓与芯棒的接触端为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栓与芯棒的接触端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有钢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内设有若干沟槽,沟槽内填充有润滑甘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与容置槽的配合间隙≤0.03毫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芯棒车削加工夹具,在现有连接环的两侧对称的固定有夹持环,夹持环上圆周均布有调整螺栓,连接环和夹持环均分为两半并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铰接轴的对面设有将闭合的连接环卡合紧固的固定装置。本技术改变了现有夹具套筒式的使用方式,通过铰接轴的铰接,使两半的连接环和夹持环能够打开,将芯棒放置在夹具中,然后卡合紧固,通过固定装置将芯板限制在夹具内,而芯棒与夹具的同轴度则通过调整螺栓进行调整,圆周均布的调整螺栓能够从多个方向调整芯棒的位置,为同轴度的调整,提供了精细化的便捷手段。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刘海青,沈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滨海龙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