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7525发布日期:2023-06-21 16:4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钢丝生产,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1、钢丝在一些生产企业中广泛运用,根据客户的定制需求,往往需要进行弯折处理,此时,需要使用到弯折设备;

2、目前的弯折装置都是采用杠杆原理和一个支撑柱进行弯折作业,杠杆带动支撑柱转动实现对钢丝的折弯;

3、当客户需要定制精度较高的折弯钢丝时,此类设备不能够胜任,此时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进行折弯作业,但是,还是会导致残次品的产生,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生产效率不高。

4、为此,设计一种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有利于保证每次弯折钢丝的角度相同,有利于对钢丝折弯的角度进行调整,有利于对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提高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包括u型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u型支板表面上的折弯组件;

3、所述折弯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u型支板上表面开设圆孔内的第一轴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内壁面的旋转轴和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支板上表面的半圆形量角器,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u型支板的上方,并与位于所述u型支板上方的下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u型支板内,并与位于所述u型支板内的连接杆固定连接,且所述下接杆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上方,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折弯杆,所述u型支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螺纹销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销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u型支板螺纹连接,且所述螺纹销贯穿所述半圆形量角器的表面。

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优选的,所述u型支板的内部表面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u型支板的内部表面靠近所述第一夹板的左侧安装有第二夹板。

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优选的,所述下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接杆,所述上接杆的上表面安装有手柄。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表面的调节组件;

7、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底面的t型块和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支板内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柱,且所述螺纹柱的一端贯穿所述定位板的表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夹板的表面,并与安装在第二夹板表面上的第二轴承相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优选的,所述u型支板内部开设有与所述t型块相匹配的t型槽,所述t型块通过所述t型槽在所述u型支板上滑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申请上加入折弯组件,有利于保证每次弯折钢丝的角度相同,有利于对钢丝折弯的角度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加入了调节组件,达到了对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的效果,进而提高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包括u型支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u型支板(1)表面上的折弯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板(1)的内部表面靠近所述旋转轴(2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210),所述u型支板(1)的内部表面靠近所述第一夹板(210)的左侧安装有第二夹板(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杆(2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接杆(28),所述上接杆(28)的上表面安装有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211)表面的调节组件(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板(1)内部开设有与所述t型块(35)相匹配的t型槽(31),所述t型块(35)通过所述t型槽(31)在所述u型支板(1)上滑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钢丝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钢丝生产加压弯折装置,包括U型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U型支板表面上的折弯组件,所述折弯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U型支板上表面开设圆孔内的第一轴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轴承内壁面的旋转轴和固定连接在所述U型支板上表面的半圆形量角器,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U型支板的上方,并与位于所述U型支板上方的下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U型支板内,并与位于所述U型支板内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有利于保证每次弯折钢丝的角度相同,有利于对钢丝折弯的角度进行调整,有利于对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提高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安,连江,艾志刚,闫崇健,赵巧芳,闫宇,宋宝东,郝连虎,黄晨,田桂华,王伟星,李爱军,孙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溪银龙预应力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