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2618发布日期:2023-09-04 15:5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具体为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的机械切削加工,一般都是通过机床上高速旋转的砂轮、磨轮等刀具对旋转的工件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将工件固定在机床上的工件载台上,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工件载台在x轴、y轴以及z轴方向运动,使工件运动至机床的加工刀具处,然后通过机床上的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但是,现有的用于工件加工的载台只能进行单个工件的加工,在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将工件取下,然后再将另一个工件装载,加工效率较低,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具备能够对多个工件进行交错加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工件加工的载台只能进行单个工件的加工,在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将工件取下,然后再将另一个工件装载,加工效率较低,需要对其进行改进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所述工作台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工作台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外表面与从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立柱的顶部贯穿工作台且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

3、优选的,所述加工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气缸,所述第一电动气缸与l型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加工刀头。

4、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竖板与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气缸,所述第二电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夹板。

5、优选的,所述夹板远离第二电动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夹板的形状为弧形。

6、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箱,且电池箱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

7、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正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检修板,且检修板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需要加工的工件分别放入两个承载板的顶部,启动第二电动气缸的控制开关,第二电动气缸带动夹板向中间移动,对两个工件进行固定,然后启动第一电动气缸和旋转电机的控制开关,使加工刀头旋转,同时向下移动,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好一个工件后,启动伺服电机的控制开关,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带动立柱旋转,立柱带动转盘和承载板旋转,使两个承载板互换位置,然后继续对工件进行加工,同时将右侧加工好的工件取下,再次放入工件胚料,如此反复操作则能够避免拿取工件浪费时间,影响加工效率,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能够对多个工件进行交错加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工件加工的载台只能进行单个工件的加工,在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将工件取下,然后再将另一个工件装载,加工效率较低,需要对其进行改进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2),所述l型支撑板(2)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3),所述工作台(1)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立柱(4),所述立柱(4)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从动齿轮(5),所述工作台(1)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7)的外表面与从动齿轮(5)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立柱(4)的顶部贯穿工作台(1)且固定连接有转盘(8),所述转盘(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9),所述承载板(9)的顶部设置有夹持机构(10),所述加工机构(3)包括第一电动气缸(31),所述第一电动气缸(31)与l型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气缸(3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2),所述连接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33),所述旋转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加工刀头(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0)包括竖板(101),所述竖板(10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竖板(101)与承载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竖板(10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气缸(102),所述第二电动气缸(10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夹板(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03)远离第二电动气缸(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1),所述夹板(103)的形状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箱,且电池箱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正面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检修板,且检修板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工位交换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加工机构,所述工作台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从动齿轮,通过设置竖板、第二电动气缸和夹板共同构建了夹持机构,能够对承载板顶部的工件进行固定夹持,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气缸、连接板、旋转电机和加工刀头共同构建了加工机构,能够对承载板顶部的工件进行加工,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立柱,能够带动转盘和承载板旋转,使两个承载板互换位置,进而能够对待加工工件的位置进行调换,降低拿取工件所浪费的时间,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钛德福数控机床(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