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8964发布日期:2023-05-05 13:4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切削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1、冷却润滑是机床切削加工工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切削液能够及时带走切削区域的大量热,降低刀具所承受的热负荷;同时切削液能够使得切屑及时排出切削区域,降低对刀具的摩擦作用,减缓刀具的磨损,提升刀具的使用寿命。浇注式切削液是通常采用的冷却润滑介质,然而其具有成本高、需要占地庞大的过滤设备等的缺点,因此近年来微量润滑技术的应用逐步扩大。微量润滑技术采用雾化的油脂作为浇注式切削液的替代物,虽然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的两个问题,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短板。在微量润滑技术中,雾化的油脂在高压空气的推动下喷出,部分油滴未能附着在工件上;同时,油脂发挥冷却润滑作用时在高温下蒸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弥散的油滴与油脂蒸汽附着在整个加工仓内,造成对空气的污染。此外,这些油脂通常不会被进一步处理,而留在加工仓内,随着时间推移,油脂会变质散发异味,严重影响加工车间的环境。而目前车间通常会采用停机对加工仓进行手动清理的操作来保证车间环境,严重影响加工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2、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214135131u授权公告日20210907,公开了一种切削机床切削液二次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箱体、水箱和支撑臂,支撑臂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横杆,横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器,驱动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切削刀,箱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工作台,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控器,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回收箱。上述方案中,吸附块到收集孔的配合,避免了现有的切削机床在使用的时候,冷却液会与加工产生的铁屑混合在一起,难以分离的问题,挡板表面的吸附块会将混合在其中的金属废屑进行吸附,而筛网的网孔直径小于金属废屑的直径,则只有切削液通过了筛网并流入漏斗中,达到了将切削液与金属废屑进行分离的要求,避免了切削液的浪费。但该现有技术其主要针对的是大流量切削液的回收使用,而对于类似微量润滑工况下的油雾状的切削液没有回收利用的能力、不能避免油液粘附在整个加工仓内的状况。

3、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5438239u授权公告日20160810,公开了一种切削液回收用分离板。包括倾斜设置的板体,板体的倾斜上端为切削液进液端,板体的倾斜下端为切削液出液端;板体上设有呈排分布的三角形的漏孔,每排漏孔均位于板体的同一倾斜高度上,漏孔的进口与板体上表面共面,漏孔的出口与板体下表面共面,漏孔的进口大于漏孔的出口;各漏孔的一顶点为切削液的进液口,该顶点对应的底边为切削液的出液口,后一排的漏孔的进液口位于前一排相邻的两个漏孔的出液口之间;各漏孔的出口处均套有滤网。但该现有技术同样针对的是大流量切削液的回收使用,对于类似微量润滑工况下的油雾状的切削液同样没有回收利用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对类似微量润滑工况下的油雾状的切削液进行回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包括切削刀柄基体,所述切削刀柄基体顶部设有刀具安装接口,所述刀具安装接口外侧下方设有油液收集罩,所述油液收集罩底部通过油液负压吸管外接有切削液收集箱。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机床切削加工过程中微量润滑切削液的实时回收,减少了机床加工仓内的油液残留,减少了加工仓停机清理的次数,实现油液的重复利用。

4、可选的,所述油液收集罩为顶部开口的碗状结构,所述油液收集罩固定设置于所述刀具安装接口下方。

5、可选的,所述油液收集罩内部设有油液集中腔,所述油液收集罩内壁上环设有多个油液收集孔,所述油液收集孔与所述油液集中腔内部连通;所述油液负压吸管一端与所述油液集中腔内底部连通;油液收集孔的作用为通过负压的作用,在刀具位置产生均匀的向油液收集罩内部流动的气流场,使刀具附近弥散的微量润滑油液及切削加工中产生的油蒸汽在气流场的作用下向收集罩内流动,防止其直接扩散至空气中,达到切削液收集的目的。

6、可选的,所述油液收集罩底部固定设有油液导流管,所述油液导流管顶部与所述油液集中腔内底部连通,所述油液导流管底部与所述油液负压吸管连通,用于将油液收集罩所收集到的润滑油液能够在高速离心力下压入油液导流管,实现油液的有效收集;油液导流管与油液集中腔内部周边相连,所收集到的润滑油液能够被后方的油液负压吸管抽走,流入机床后部切削液收集箱。

7、可选的,所述油液收集罩底部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油液收集罩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固定套设于所述切削刀柄基体上方,所述油液集中腔位于所述油液收集罩顶部与所述连接通孔之间;所述连接通孔内壁与所述切削刀柄基体连接处的侧壁密封设置。

8、可选的,所述油液收集罩底部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油液收集罩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固定套设于所述切削刀柄基体上方;所述油液收集罩包括内层罩和外层罩,所述内层罩和外层罩之间形成为所述油液集中腔,所述内层罩和外层罩底部在所述连接通孔侧壁位置处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内层罩和外层罩顶部密封连接;所述油液收集孔环设于所述内层罩上。

9、可选的,所述油液收集孔为圆形结构,所述油液收集孔的直径为5mm~8mm之间。

10、可选的,所述油液负压吸管能够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通过油液导流管抽吸油液收集罩内的油液与空气;所述油液收集孔能够通过油液负压吸管中的负压在切削刀柄基体处产生向油液收集罩内流动的流场。

1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2、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应用微量润滑冷却技术切削过程中所产生的油雾状切削液的有效收集及回收再利用,减少机床内部环境的清理过程,减轻环境的污染。以上所描述的刀柄结构设计为本实用新型独创、从未被公开且其工作方式与任何现有文献记载不同。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削刀柄基体,所述切削刀柄基体顶部设有刀具安装接口,所述刀具安装接口外侧下方设有油液收集罩,所述油液收集罩底部通过油液负压吸管外接有切削液收集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收集罩为顶部开口的碗状结构,所述油液收集罩固定设置于所述刀具安装接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收集罩内部设有油液集中腔,所述油液收集罩内壁上环设有多个油液收集孔,所述油液收集孔与所述油液集中腔内部连通;所述油液负压吸管一端与所述油液集中腔内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收集罩底部固定设有油液导流管,所述油液导流管顶部与所述油液集中腔内底部连通,所述油液导流管底部与所述油液负压吸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收集罩底部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油液收集罩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固定套设于所述切削刀柄基体上方,所述油液集中腔位于所述油液收集罩顶部与所述连接通孔之间;所述连接通孔内壁与所述切削刀柄基体连接处的侧壁密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收集罩底部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油液收集罩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固定套设于所述切削刀柄基体上方;所述油液收集罩包括内层罩和外层罩,所述内层罩和外层罩之间形成为所述油液集中腔,所述内层罩和外层罩底部在所述连接通孔侧壁位置处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内层罩和外层罩顶部密封连接;所述油液收集孔环设于所述内层罩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收集孔为圆形结构,所述油液收集孔的直径为5mm~8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负压吸管能够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通过油液导流管抽吸油液收集罩内的油液与空气;所述油液收集孔能够通过油液负压吸管中的负压在切削刀柄基体处产生向油液收集罩内流动的流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能够实时回收微量润滑切削液的装置,涉及切削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切削刀柄基体,所述切削刀柄基体顶部设有刀具安装接口,所述刀具安装接口外侧下方设有油液收集罩,所述油液收集罩底部通过油液负压吸管外接有切削液收集箱。本技术能够实现机床切削加工过程中微量润滑切削液的实时回收,减少了机床加工仓内的油液残留,减少了加工仓停机清理的次数,实现油液的重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符国建,祝新发,陈明,徐锦泱,姚佳维,朱捷寅,侯婷,张波,丁武祥,李林峰,李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工具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