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8998发布日期:2023-07-07 17:2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接触辊更换,具体涉及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1、磨头接触辊重量较重(辊体无缝管250kg,两端轴头40kg*2=80kg,胶层22kg,总重量352kg),且受工作空间限制,其拆卸安装空间有限,又因为安装位置的关系,使用行车吊装存在困难且存在损伤设备的风险。

2、因此,配置一个简易的拆卸工具,长2米,将拆卸工具放置在支撑平台上进行使用,拆卸工具底部采用尼龙滚轮进行移动。

3、但是,该简易工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对接触辊包裹不到位,极易造成危险。同时在作业时需要将工具和接触辊一起拉出来,底部尼龙轮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由于尼龙轮表面磨损变得粗糙,导致滚动阻力增加,增加了作业人员的负担。

4、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实现对接触辊的更换。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包括支撑平台、侧护板、放置件和运动件;所述侧护板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运动件设置于所述侧护板之间,且所述运动件能够在所述侧护板上移动,所述放置件设置于与所述运动件的顶部,所述运动件带动所述放置件进行移动;

3、所述运动件包括连接轴和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所述轴承能够在所述侧护板的底面进行移动;

4、所述放置件包括放置面和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放置面的两侧,所述放置面呈内凹的曲面状,所述放置面的曲面包角为100°-120°。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护板包括护板,所述护板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对应所述轴承设置有导向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板的顶端设置有顶护板,所述顶护板对所述侧护板和所述放置件之间的空间进行防护。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平台进行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栓由上至下及由下至上对连接板和支撑平台进行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护板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键,所述第一导向键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侧板通过导向螺栓与导向槽进行滑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护板内侧面还设置有第二导向键,所述第二导向键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连接轴的两端话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面的曲面包角为105°。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定位缺口。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便捷,将放置面的曲面包角设定在100°-120°之间,能够有效地增大接触辊和放置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接触辊在运输时的稳定性,避免放置面包裹不到位造成的侧翻。

15、同时,将侧护板固定在支撑平台上,使得两者相互固定,进一步地提高接触辊移动的安全性,避免侧翻的风险,避免对设备或者人员的伤害。

16、并且,由于轴承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因此使用轴承作为滚动的介质,能够有效避免长时间使用对轴承的磨损,避免了采用尼龙轮带来的不便,降低了作业人员的负担。



技术特征:

1.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平台(1)、侧护板(2)、放置件(3)和运动件(4);所述侧护板(2)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1)上,所述运动件(4)设置于所述侧护板(2)之间,且所述运动件(4)能够在所述侧护板(2)上移动,所述放置件(3)设置于与所述运动件(4)的顶部,所述运动件(4)带动所述放置件(3)进行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护板(2)包括护板(201),所述护板(20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202),所述连接板(202)上对应所述轴承(402)设置有导向槽(2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201)的顶端设置有顶护板(204),所述顶护板(204)对所述侧护板(2)和所述放置件(3)之间的空间进行防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2)通过螺栓(5)与所述支撑平台(1)进行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由上至下及由下至上对连接板(202)和支撑平台(1)进行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护板(2)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向键(6),所述第一导向键(6)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侧板(302)通过导向螺栓(7)与导向槽进行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护板(2)内侧面还设置有第二导向键(8),所述第二导向键(8)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连接轴(401)的两端话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面(301)的曲面包角为10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401)上设置有定位缺口(40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接触辊更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辊更换装置。包括支撑平台、侧护板、放置件和运动件;侧护板对称设置于支撑平台上,运动件设置于侧护板之间,且运动件能够在侧护板上移动,放置件设置于与运动件的顶部,运动件带动放置件进行移动;运动件包括连接轴和轴承,轴承设置于连接轴的两端,轴承能够在侧护板的底面进行移动;放置件包括放置面和侧板,侧板设置于放置面的两侧,放置面呈内凹的曲面状,放置面的曲面包角为100°‑120°。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提高接触辊移动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还能够降低作业人员的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李井峰,邓建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大明工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