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2539发布日期:2023-08-10 03:1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精密模具制造,具体为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圆管整形模具在对圆管进行直度整形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将圆管进行推进,圆管在整形模具内部进行直度整形,由于圆管不能自动推进,因此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力,并且降低了圆管整形的效率。

2、因此在现有的整形模具上会增设推进结构,如公告号为cn211515638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座,该整形模具,通过下模座下端设置了自动推挤机构,通过推动推移杆使得弹簧进行压缩,接着将圆管放置在放置底座中间的圆弧型凹槽内部,松开推移杆,通过弹簧的自动复位使得夹板带动海绵垫对圆管外部两侧进行夹紧;通过马达输出端进行转动,带动了蜗杆进行转动,在两个固定光杆的作用下,蜗杆带动了滑块进行水平滑动,这时移动板跟着进行移动,通过移动板中端设置的滑动轴在导向滑轨内部进行滑动这时移动板带动了支撑底座进行移动,对不同直径的圆管进行自动推进,减少人工的劳动力,提高了圆管整形的效率。

3、但是,由于需要依靠调节夹紧机构推动圆管端部,因此在完成一次圆管推进后,调节夹紧机构需退回至初始位置,才能进行下一次的圆管推进,由此使批量圆管推进不能连续完成,工作效率不能得到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包括床体,在所述床体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整形装置;所述床体的上表面沿床体长度方向开设有移动浅槽;整形装置的下端开设有整形浅槽,整形浅槽位于移动浅槽的正上方,移动浅槽与整形浅槽均呈弧形,整形浅槽与移动浅槽的圆心角度相同,且均不大于50°;

3、所述移动浅槽的弧底面开设有传送口,传送口与移动浅槽同向延伸,传送口内嵌设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的传送带表面从传送口露出且与移动浅槽底面平齐,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与移动浅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4、所述传送口侧面的移动浅槽内开设有辅助口,辅助口内安装有转柱,转柱的转轴倾斜安装在床体内,使转柱表面从辅助口露出且转柱表面与移动浅槽弧面平齐。

5、进一步地,转柱为多个,多个转柱均转动安装在辅助口内,多个转柱在辅助口内沿移动浅槽延伸方向并排排列。

6、进一步地,辅助口为两个,两个辅助口对称设置在传送口两侧的移动浅槽弧面内。

7、进一步地,传送装置包括主动转辊以及从动转辊,主动转辊与从动转辊均转动安装在床体内,主动转辊与电机传动连接。

8、进一步地,传送装置还包括中间辊,中间辊位于主动转辊与从动转辊之间,中间辊转动安装在床体内,中间辊的表面与传送装置顶面的传送带接触,中间辊可相对于传送带转动。

9、进一步地,传送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棱,防滑棱横贯传送带的宽度。

10、进一步地,整形装置通过支脚与床体连接,整形装置与支脚之间设置有升降结构,整形装置通过升降结构在支脚上升降。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的下模座进行改型增长形成移动浅槽,并且在移动浅槽的底面设置传送带,由传送带将圆管送到整形装置处,接着上一个圆管的尾端,继续在移动浅槽中放入下一个圆管,此过程中没有装置复位过程,由此可以实现圆管推进的连续性,使工作效率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在所述床体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整形装置;所述床体的上表面沿床体长度方向开设有移动浅槽;整形装置的下端开设有整形浅槽,整形浅槽位于移动浅槽的正上方,移动浅槽与整形浅槽均呈弧形,整形浅槽与移动浅槽的圆心角度相同,且均不大于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柱为多个,多个转柱均转动安装在辅助口内,多个转柱在辅助口内沿移动浅槽延伸方向并排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口为两个,两个辅助口对称设置在传送口两侧的移动浅槽弧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主动转辊以及从动转辊,主动转辊与从动转辊均转动安装在床体内,主动转辊与电机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中间辊,中间辊位于主动转辊与从动转辊之间,中间辊转动安装在床体内,中间辊的表面与传送装置顶面的传送带接触,中间辊可相对于传送带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棱,防滑棱横贯传送带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装置通过支脚与床体连接,整形装置与支脚之间设置有升降结构,整形装置通过升降结构在支脚上升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密模具整形模具,包括床体,在床体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整形装置;床体的上表面沿床体长度方向开设有移动浅槽;整形装置的下端开设有整形浅槽,整形浅槽位于移动浅槽的正上方,移动浅槽与整形浅槽均呈弧形,整形浅槽与移动浅槽的圆心角度相同,且均不大于50°;移动浅槽的弧底面开设有传送口,传送口与移动浅槽同向延伸,传送口内嵌设有传送装置。本技术将现有技术中的下模座进行改型增长形成移动浅槽,并且在移动浅槽的底面设置传送带,由传送带将圆管送到整形装置处,接着上一个圆管的尾端,继续在移动浅槽中放入下一个圆管,此过程中没有装置复位过程,由此可以实现圆管推进的连续性,使工作效率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谢新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万恩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