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96926发布日期:2024-04-30 17:0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特别是涉及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钣金折弯是用来生产制造长而薄的钣金件零件的一种弯曲方式,折弯金属的设备被称作折弯机。设备的下边包括一个称之为模具的v形凹形槽。设备的上端包括一个冲针,可将金属板向舒张压入v形模具中,进而使其弯曲。

2、现有的折弯件在往折弯机内上料的过程中,普遍是以人工抬起送进的方式,不仅造成人力消耗过大,还可能出现人工体力不济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具有便于送料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由两个支撑腿固定在顶面的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的上表面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台的一端上方设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一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设有堆叠的加工件,所述空腔的内壁底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滑块,且导向滑块的一端超出导向槽的开口处,所述导向槽的开口一端设有驱动组件,所述导向滑块通过驱动组件滑动在导向槽的内壁,所述导向滑块的顶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一端插设有推板,且推板的一侧面与收纳槽内壁的一端面紧密贴合,并且推板位于导向滑块超出导向槽开口处的位置,所述推板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收纳槽的内壁一端开设有与转轴转动连接的转孔,且推板的一侧面与最底部的加工件外表面紧密贴合。

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扭簧,且扭簧的一端固定在转轴的外表面,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转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导向槽开口一端的马达,所述马达位于导向槽开口外侧,所述马达的输出端插设有转动在导向槽内壁中心处的丝杆,所述导向滑块的外表面开设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马达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l型的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固定套的一端固定在储料箱的外表面。

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料箱远离马达的一端通过稳定杆固定安装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丝杆的一端伸出导向槽固定在轴承的内壁。

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料箱的底面一端以及输送带的顶端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柱,所述输送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柱的底端固定在支撑台的顶面。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设置滑动在导向槽内壁带有推板的导向滑块,可以使导向滑块在导向槽内壁滑动的过程中将最下面的加工件推动至输送带的顶面,再经由输送带输送至折弯机口处,同时推板通过转轴转动在收纳槽的内壁,可以使推板推动加工件至导向槽的一端再返回时,能够被上面落下的加工件翻折推板,将推板收进收纳槽的内壁,便于导向滑块往返,通过设置该装置进行送料,可以减少过程中人力消耗,并且便于快速输送加工件;

11、2、通过设置转轴和转孔之间的扭簧,可以使转轴保持转动的效果下,具有反向复位的效果,便于导向滑块往返过程中推板具有自动复位的效果,便于持续推动加工件。



技术特征:

1.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由两个支撑腿(2)固定在顶面的输送台(1),所述输送台(1)的上表面通过驱动电机(4)驱动连接有输送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1)的一端上方设有储料箱(8),所述储料箱(8)的一端开设有空腔(9),所述空腔(9)的内壁设有堆叠的加工件(10),所述空腔(9)的内壁底面开设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滑块(12),且导向滑块(12)的一端超出导向槽(11)的开口处,所述导向槽(11)的开口一端设有驱动组件,所述导向滑块(12)通过驱动组件滑动在导向槽(11)的内壁,所述导向滑块(12)的顶面开设有收纳槽(21),所述收纳槽(21)的内壁一端插设有推板(22),且推板(22)的一侧面与收纳槽(21)内壁的一端面紧密贴合,并且推板(22)位于导向滑块(12)超出导向槽(11)开口处的位置,所述推板(22)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轴(24),所述收纳槽(21)的内壁一端开设有与转轴(24)转动连接的转孔(23),且推板(22)的一侧面与最底部的加工件(10)外表面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4)的外表面套设有扭簧(25),且扭簧(25)的一端固定在转轴(24)的外表面,所述扭簧(25)的另一端与转孔(23)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导向槽(11)开口一端的马达(13),所述马达(13)位于导向槽(11)开口外侧,所述马达(13)的输出端插设有转动在导向槽(11)内壁中心处的丝杆(17),所述导向滑块(12)的外表面开设有与丝杆(17)螺纹连接的螺纹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套(14),所述固定套(14)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l型的连接杆(15),且连接杆(15)远离固定套(14)的一端固定在储料箱(8)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8)远离马达(13)的一端通过稳定杆(20)固定安装有稳定板(18),所述稳定板(18)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轴承(19),所述丝杆(17)的一端伸出导向槽(11)固定在轴承(19)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8)的底面一端以及输送带(3)的顶端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柱(7),所述输送带(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台(6),所述支撑台(6)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所述支柱(7)的底端固定在支撑台(6)的顶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的折弯件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由两个支撑腿固定在顶面的输送台,所述输送台的上表面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有输送带,所述储料箱的一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设有堆叠的加工件。通过设置滑动在导向槽内壁带有推板的导向滑块,可以使导向滑块在导向槽内壁滑动的过程中将最下面的加工件推动至输送带的顶面,再经由输送带输送至折弯机口处,同时推板通过转轴转动在收纳槽的内壁,可以使推板推动加工件至导向槽的一端再返回时,能够被上面落下的加工件翻折推板,将推板收进收纳槽的内壁,便于导向滑块往返,通过设置该装置进行送料,可以减少过程中人力消耗,并且便于快速输送加工件。

技术研发人员:章苏豪,殷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正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