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7498发布日期:2023-09-02 13:4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测试,特别涉及一种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相关技术中,电芯充电、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的膨胀力和电芯组装成模组或电池包后受到的挤压力关系着电芯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模拟电池受压时的相关性能已成为电芯生产制造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目前通过人工将电芯安装于治具内,并通过紧固件依次锁紧于治具,随后对电芯进行相关检测,而由于紧固件依次锁紧于治具,先进行锁紧的紧固件对治具的作用力可能使电芯产生变形,影响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合装置,能够将电芯压合于治具中,随后将电芯锁紧于治具,使电芯锁紧于治具时受力均匀。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合装置,包括:

3、承载台,设置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治具;

4、压合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方并对应于所述承载台,所述压合件包括压合面,所述压合面与所述承载面相向设置,所述压合件用于对治具施加作用力;

5、动力系统,包括气缸,所述压合件连接于所述气缸,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压合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承载台的方向移动;

6、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压合件或所述承载台,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作用力的大小;

7、其中,所述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压合件向治具施加设定范围内的作用力并保持。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合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芯安装于治具并放置于承载台后,压合件将治具与电芯压合后,通过传感器感知电芯受力大小并将压合件对电芯的压力调整至设定值,随后将电芯锁紧于治具之间,压合件将电芯压紧于治具中可以保证电芯在锁紧时受力均匀,不发生变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气缸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活动,所述压合件连接于所述活动部,所述压合件设置有多个避让槽,多个所述避让槽绕所述活动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活动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活动部部分容置于所述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活动部的一端,所述压合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截面积。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承载台,所述承载台设置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连通至所述承载面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对应于所述压合件,所述传感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并穿设于所述第一开口。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载台包括载板和底座,所述载板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载板与所述底座之间限定出第一安装腔,所述载板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于所述第一安装腔。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压合件,所述压合件设置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连通至所述压合面形成第二开口,所述传感器容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并穿设于所述第二开口。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流量阀和泄压阀,所述流量阀用于连接气流源,沿气流输送方向,所述流量阀、所述气缸和所述泄压阀依次设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流量阀、所述泄压阀和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流量阀和所述泄压阀的开度,以及获取所述传感器所获得的数值。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连接于所述承载台,所述控制柜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控制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控制柜还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载台和所述压合件均由金属制成。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活动,所述压合件连接于所述活动部,所述压合件设置有多个避让槽,多个所述避让槽绕所述活动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活动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活动部部分容置于所述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活动部的一端,所述压合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承载台,所述承载台设置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连通至所述承载面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对应于所述压合件,所述传感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并穿设于所述第一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包括载板和底座,所述载板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载板与所述底座之间限定出第一安装腔,所述载板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于所述第一安装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压合件,所述压合件设置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连通至所述压合面形成第二开口,所述传感器容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并穿设于所述第二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流量阀和泄压阀,所述流量阀用于连接气流源,沿气流输送方向,所述流量阀、所述气缸和所述泄压阀依次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流量阀、所述泄压阀和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流量阀和所述泄压阀的开度,以及获取所述传感器所获得的数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连接于所述承载台,所述控制柜设置有第一容置腔,所述控制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控制柜还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和所述压合件均由金属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合装置。本技术的压合装置包括承载台、压合件、动力系统和传感器。其中,承载台设置有承载面,承载面用于承载治具。压合件设置于承载台上方并对应于承载台,压合件用于对样品施加作用力。动力系统包括气缸,压合件连接于气缸,气缸用于驱动压合件向靠近或远离承载台的方向移动。传感器连接于压合件或承载台,传感器用于检测作用力的大小。电芯安装于治具并放置于承载台,压合件将治具与电芯压合后,通过传感器感知电芯受力大小并将压合件对电芯的压力调整至设定值,随后将电芯锁紧于治具之间并转移进行后续测试。压合件将电芯压紧于治具中可以保证电芯在锁紧时受力均匀,不发生变形,保证后续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合鑫,黄冬英,李天赐,张建坤,胡思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旺达惠州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