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板材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2062发布日期:2023-08-03 21:3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箱板材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孔装置,具体为一种配电箱板材打孔装置,属于配电箱加工。


背景技术:

1、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提高动力配电箱的操作可靠性,是创优质工程的目标。

2、在配电箱的生产加工中,需要对板材进行打孔,因此需要用到打孔装置,传统的打孔装置只具有单一的打孔能力,其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其对不同规格的板材进行固定夹持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打孔时十分容易造成板材的偏移或掉落,因此会影响打孔的效果及效率,并且其不便于对于打孔过程中所产生的碎屑和粉尘进行收集,碎屑和粉尘的飞溅不但会对加工人员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会增加加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配电箱板材打孔装置,其对不同规格的板材进行固定夹持的能力较好,因此在打孔时不易造成板材的偏移或掉落,因此能保证打孔的效果及效率,并且其便于对于打孔过程中所产生的碎屑和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碎屑和粉尘的飞溅对加工人员的身心造成的影响,并且能够降低加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基板的顶部设有机壳,所述机壳的两侧壁底部对称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相对面上设有夹持组件,所述机壳的顶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打孔机,所述基板的底部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滑动连接设有收集抽屉且所述收集抽屉的正面设有抽拉把手,所述收集箱上设有收集组件。

3、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外侧壁底部的驱动电机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侧壁底部的调节箱,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所述机壳侧壁及所述调节箱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调节箱的内腔且此端与所述调节箱内腔的另一侧壁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丝杆上贯穿且螺纹连接有螺纹座,所述丝杆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螺纹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调节箱的侧壁并延伸至外且此端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的上方设有活动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与所述活动夹板的前端及后端均贯穿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靠近所述活动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

6、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收集箱后壁且与所述收集箱内腔连通的抽风机及对称设置于所述收集箱两侧的导尘管,所述导尘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收集箱的侧壁并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腔连通。

7、优选的,所述导尘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机壳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机壳的内腔,所述导尘管延伸至所述机壳内腔的一端上连通设有吸尘斗且所述吸尘斗为倾斜设置。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可以调节两个夹持组件的间距,从而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大小的板材,驱动电机可以通过其输出端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丝杆的转动会带动其上的螺纹座进行位移,从而带动螺纹座上的连接杆同时位移,即带动夹持组件同时移动,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关闭驱动电机即可,通过设置夹持组件可以对板材进行固定夹持,从而避免板材在打孔的过程中产生偏移或掉落,保证打孔工序的正常进行,夹持时,将板材的端部放置在固定夹板与活动夹板之间,通过旋动调节旋钮可以通过紧固螺栓带动活动夹板向固定夹板方向移动,即对板材的端部进行固定夹持,通过设置液压缸可以通过其输出端带动打孔机对板材进行打孔,通过设置抽风机可以进行高速旋转,使收集箱的内部产生负压,收集箱内的气压大大低于外界气压,在内外差压的作用下,使打孔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和粉尘通过吸尘斗随着气流进入导尘管,并最终到达收集箱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箱板材打孔装置,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基板(1)的顶部设有机壳(2),所述机壳(2)的两侧壁底部对称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相对面上设有夹持组件,所述机壳(2)的顶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3),所述液压缸(13)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打孔机(14),所述基板(1)的底部设有收集箱(15),所述收集箱(15)内滑动连接设有收集抽屉且所述收集抽屉的正面设有抽拉把手,所述收集箱(15)上设有收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2)外侧壁底部的驱动电机(3)及设置于所述机壳(2)内侧壁底部的调节箱(4),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上设有丝杆(5),所述丝杆(5)贯穿所述机壳(2)侧壁及所述调节箱(4)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调节箱(4)的内腔且此端与所述调节箱(4)内腔的另一侧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箱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上贯穿且螺纹连接有螺纹座(6),所述丝杆(5)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与所述螺纹座(6)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调节箱(4)的侧壁并延伸至外且此端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竖板(8),所述竖板(8)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9),所述固定夹板(9)的上方设有活动夹板(10),所述固定夹板(9)与所述活动夹板(10)的前端及后端均贯穿设有紧固螺栓(11),所述紧固螺栓(11)靠近所述活动夹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收集箱(15)后壁且与所述收集箱(15)内腔连通的抽风机(16)及对称设置于所述收集箱(15)两侧的导尘管(17),所述导尘管(17)的一端贯穿所述收集箱(15)的侧壁并与所述收集箱(15)的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电箱板材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尘管(1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机壳(2)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机壳(2)的内腔,所述导尘管(17)延伸至所述机壳(2)内腔的一端上连通设有吸尘斗(18)且所述吸尘斗(18)为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箱板材打孔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基板的顶部设有机壳,所述机壳的两侧壁底部对称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相对面上设有夹持组件,所述机壳的顶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打孔机,所述基板的底部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上设有收集组件,本技术对不同规格的板材进行固定夹持的能力较好,因此在打孔时不易造成板材的偏移或掉落,因此能保证打孔的效果及效率,并且便于对于打孔过程中所产生的碎屑和粉尘进行收集,避免碎屑和粉尘的飞溅对加工人员的身心造成的影响,并且能够降低加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拓凡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