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头钢筋调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7588发布日期:2023-09-20 18:2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桩头钢筋调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桩头钢筋调直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工程领域多采用灌注桩作为建(构)筑物基础,桩身钢筋需进入上部结构;为保证桩头混凝土强度,浇注灌注桩时,灌注桩顶标高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0.5~1.0m,待桩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高于设计桩顶标高部分桩头予以凿除。灌注桩破除桩头混凝土后,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设计桩顶标高以上部分钢筋呈不规则弯曲状,如钢筋沿圆周方向弯曲,目前常采用电动液压钳对弯曲的钢筋进行调直,但桩头的钢筋呈环形分布,由于液压钳具有一定的长度,且液压钳的钳口收缩方向是沿液压钳钳身的延长方向,相邻的钢筋之间的空间,不足以使液压钳可以旋转至桩头钢筋的切线方向,故,电动液压钳仅能在环形分布的钢筋外侧进行多角度调直,但是钢筋的弯曲为不规则状,如环形分布的内侧的钢筋弯曲方向为沿钢筋周向弯曲时,使用液压钳不便于钢筋调直的操作,浪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头钢筋调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钳无法便捷的对沿桩头周向弯曲的钢筋进行调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桩头钢筋调直装置,包括:

3、第一夹块,为半圆形结构;

4、第二夹块,与所述第一夹块的结构相同,均为半圆形结构;

5、垫块,数量为四个,所述垫块的内壁为倾斜面,所述垫块均匀固定在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的内壁上,在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闭合后,相邻两个垫块的内壁相互垂直,其中,在所述垫块的内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滑槽;

6、固定块,侧边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间的相邻的垫块和所述固定块的侧边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沿轴线贯穿固定块的凹槽。

7、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的相互抵接的端部设有向内延伸的孔洞,在所述孔洞内滑动设有滑杆,在所述滑杆的两端部设有弹簧,其中,所述滑杆和弹簧的长度之和不超过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孔洞的长度之和。

8、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固定块为梯形结构。

9、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垫块和所述固定块的顶面连接处设置有注油口。

10、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的上表面的弧形外沿上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起。

11、从上面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桩头钢筋调直装置,通过在液压钳的钳口内放置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接着将弯曲的桩头钢筋设置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间的固定块内,并配合垫块和固定块改变液压钳钳口对钢筋挤压的方向,使弯曲的桩头钢筋受挤压调直,可解决不便于调节液压钳角度导致的调直效果差以及调直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桩头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头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头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头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头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桩头钢筋调直装置,包括:第一夹块,为半圆形结构;第二夹块,与所述第一夹块的结构相同,均为半圆形结构;垫块,数量为四个,所述垫块的内壁为倾斜面,固定设在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的内壁上,在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闭合后,相邻两个垫块的内壁相互垂直,其中,在所述垫块的内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滑槽;固定块,侧边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间的相邻的垫块和所述固定块的侧边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沿轴线贯穿固定块的凹槽。采用这种桩头钢筋调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钳无法便捷的对沿桩头周向弯曲的钢筋进行调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傅振铭,褚云霞,马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