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除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2319发布日期:2023-11-07 00:5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高效除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带钢除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除磷装置。


背景技术:

1、带钢除磷作业时需要通过扇形高压水流冲击带钢表面,带钢表面磷皮(氧化铁皮)在急冷以及切割作用下被从带钢上剥离下来,结合生产实践可知,除磷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如果不加以收集处理的话就会影响除磷设备以及周遭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严重时还会导致电气元件短路从而导致停机,造成生产延误,拉低带钢表面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除磷装置,其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高效除磷装置,包括除磷段和消雾机构,所述除磷段包括罩壳以及设置在罩壳内的带钢输送辊和上下两排高压喷头,所述罩壳上还设置有引风管,所述引风管连接有蒸汽输送管路,所述蒸汽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离心式蒸汽压缩机;

4、所述消雾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有螺旋上升流道,所述螺旋上升流道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布汽管,所述环形布汽管与蒸汽输送管路的出口相连,所述内筒的上侧开口,内筒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螺旋上升流道的底部且沿内筒的切线方向出水;

5、所述外筒上还设置有进水管、排水管、补水管、泄压阀、plc控制器以及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的高液位传感器和低液位传感器,所述补水管连接有补水泵,所述补水泵也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高液位传感器靠近外筒的内侧顶面,所述低液位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与所述内筒的上沿平齐。

6、进一步的,所述引风管分为左右两个,两个引风管上分别设置有引风机。

7、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配合设置有螺旋板片,所述螺旋板片与内筒和外筒共同合围成所述螺旋上升流道。

8、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布汽管分为内外两根,两根环形布汽管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两根环形布汽管均与所述外筒同轴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的入口端靠近但低于所述内筒的上沿;所述进水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内筒中且靠近内筒的内侧底面。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中应用消雾机构对除磷段产生的蒸汽进行回收,不仅保证了生产线设备的运行安全和带钢表面的除磷效率还节约了水资源,一举多得,另外,本申请还通过提高动压、降低静压的方式大大削弱了蒸汽直通入水的水击现象,使蒸汽的通入更加稳定,利于保证消雾机构的长久平顺运行。



技术特征:

1.高效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磷段和消雾机构,所述除磷段包括罩壳以及设置在罩壳内的带钢输送辊和上下两排高压喷头,所述罩壳上还设置有引风管,所述引风管连接有蒸汽输送管路,所述蒸汽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离心式蒸汽压缩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管分为左右两个,两个引风管上分别设置有引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配合设置有螺旋板片,所述螺旋板片与内筒和外筒共同合围成所述螺旋上升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布汽管分为内外两根,两根环形布汽管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两根环形布汽管均与所述外筒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的入口端靠近但低于所述内筒的上沿;所述进水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内筒中且靠近内筒的内侧底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除磷装置,包括除磷段和消雾机构,除磷段包括罩壳、带钢输送辊和高压喷头,罩壳上设有引风管,引风管连接有蒸汽输送管路,蒸汽输送管路上设有离心式蒸汽压缩机;消雾机构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螺旋上升流道,螺旋上升流道底部设有环形布汽管,环形布汽管与蒸汽输送管路的出口相连,内筒上侧开口,内筒的底部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的出水口位于螺旋上升流道的底部;本技术应用消雾机构对除磷段产生的蒸汽进行回收,不仅保证了生产线设备的运行安全和带钢表面的除磷效率还节约了水资源,另外,本申请还大大削弱了蒸汽直通入水的水击现象,使蒸汽的通入更加稳定,利于保证消雾机构的长久平顺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堂,张振波,王维胜,李成亮,史春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沧州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