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2610发布日期:2023-12-21 19:3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榨油机,具体为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1、榨油机就是指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榨油机可分为家用榨油机、水压机制油机、螺旋制油机、新型液压榨油机、高效精滤榨油机和全自动榨油机,其主要组成包括下料机构、榨油机构和出油机构。

2、根据专利申请号为202022474176.4的中国专利,一种家用榨油机下料机构,其包括下料斗,进料部和出料部,出料部安装有可转动的翻料杆,翻料杆插入到出料部内的部分设有若干组翻料叶片,翻料杆的一端接有翻料电机,通过在下料机构的出料口设置翻转杆以及用于驱动翻转杆的翻转电机,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下料。

3、但是上述专利经过改进后存在有缺少过滤机构,无法在下料时对油中残留的杂质进行过滤,极大地影响了油脂的质量,影响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进料斗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插接有过滤斗,所述进料斗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块,所述过滤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插接块的内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板插接于插接槽的内部,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油井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侧设置有转动叶。

3、优选的,所述进料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通过启动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凸轮进行转动对过滤板进行震动。

4、优选的,所述插接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插接块和插接板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通过固定螺栓可以将插接板与插接块进行固定。

5、优选的,所述下料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通过启动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叶转动加快下料的速度。

6、优选的,所述下料斗的内部开设有内部槽,所述内部槽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加热板,通过启动加热板可以对下料斗内部的油保温,防止油凝固导致堵塞。

7、优选的,所述下料斗的一侧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斗的外侧设置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与下料口相互配合,通过下料口和出料斗的相互配合,方便将油进行出料。

8、优选的,所述凸轮与过滤板相接触,通过过滤板和凸轮的相互接触,从而使凸轮对过滤板进行震动。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榨油机的下料机构,通过过滤板、第一转动轴、凸轮和第一伺服电机的相互配合,可以对油脂内的杂质进行过滤,使过滤板不断震动可以加快下料的效率,通过过滤斗、卡槽和过滤孔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过滤后杂质进行收集,从而方便后续处理,同时可以通过过滤孔将剩余的油脂继续流入进料斗的内部,极大提高了油脂的质量,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提高了下料的效率。

11、2、该榨油机的下料机构,通过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转动轴和转动叶的相互配合,可以将下料斗内部的油脂进行转动下料,极大地提高了下料的效率,通过内部槽和加热板的相互配合,可以防止下料斗内部的油脂因为温度过低而凝固,防止油脂将下料斗内部进行堵塞,对比是市面上一般的榨油机的下料机构,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包括进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过滤板(2),所述进料斗(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轮(4),所述进料斗(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6),所述卡槽(6)的内部插接有过滤斗(7),所述进料斗(1)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块(9),所述过滤斗(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板(8),所述插接块(9)的内部开设有插接槽(10),所述插接板(8)插接于插接槽(10)的内部,所述进料斗(1)的底部固定连接油井下料斗(13),所述下料斗(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5),所述第二转动轴(15)的外侧设置有转动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9)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螺栓(11),所述插接块(9)和插接板(8)通过固定螺栓(11)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轴(1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13)的内部开设有内部槽(17),所述内部槽(17)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加热板(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13)的一侧开设有下料口(19),所述下料斗(13)的外侧设置有出料斗(20),所述出料斗(20)与下料口(19)相互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4)与过滤板(2)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油机的下料机构,涉及榨油机技术领域,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进料斗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插接有过滤斗,所述进料斗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块,所述过滤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插接块的内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板插接于插接槽的内部,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油井下料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过滤板、第一转动轴、凸轮和第一伺服电机的相互配合,可以对油脂内的杂质进行过滤,使过滤板不断震动可以加快下料的效率,极大提高了油脂的质量,提高了下料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侠,王西忠,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凤台县道化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