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中换向器的上料装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6602发布日期:2023-08-14 00:5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转子中换向器的上料装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转子制造,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转子中换向器的上料装配机构。


背景技术:

1、电机转子也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电机转子一般包括转子铁芯、转子绕组、转轴和换向器等部分,在对电机转子进行装配时,其中一个步骤为将换向器压装到转子上,

2、公告号为cn2057538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电机转子端板换向器的装置,包括底板、气缸和转子固定模座,气缸和转子固定模座均固定在底板上,转子固定模座上开有固定换向器的换向器定位槽和端板固定装置,气缸的活塞前部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上开有容纳端板轴套和转子轴的沉孔,沉孔和换向器定位槽位于同一直线上,但是该装置在转配之前,需要先手动将换向器放置在换向器定位槽内,这样一个一个手动放置换向器的操作不仅浪费人力,而且也会降低整体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中换向器的上料装配机构,具有逐个自动上料、装配简单、省时省力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依次设置的的振动盘、上料机构和装配机构,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与上料机构的上料槽板连通,所述上料槽板中设置有输送皮带,靠近装配机构的所述上料槽板的侧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侧边设置有转动圆板,所述转动圆板圆周侧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挡杆,所述挡杆可转入缺口且相邻两个挡杆抵接于单个换向器工件侧面。

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与转动圆板同轴固定连接的动力圆板,所述动力圆板的圆周侧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槽与卡杆端部间歇卡接,所述卡杆另一端铰接于连接板一上,靠近铰接点的所述卡杆内侧还设置有凸块一,所述凸块一与转动连接于连接块二上的驱动圆板上的凸块二间歇抵接,所述卡杆中部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另一端固定于连接块二上,所述弹簧一驱动卡杆端部靠近动力圆板上。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与挡杆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卡槽与挡杆位于同一竖直方向。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配机构包括装配架,所述装配架上固定有罩壳,所述罩壳中内凹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上方的所述装配架上固定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空心驱动杆。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与上料槽板相连通且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定位槽下方的罩壳内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的内径小于定位槽的内径,所述挡圈平分为2且均滑动连接于定位槽底面,所述挡圈相对两侧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另一端连接于罩壳内,所述弹簧二驱动挡圈相靠近。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圆板和驱动圆板分别和电机一与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设置上料组件,当工件从振动盘出来后进入到上料槽板中,此时转动圆板上的挡板从缺口伸入到上料槽板中,工件被限制在相邻两个挡杆中,与此同时后方的工件贴在相邻挡杆偏后的挡杆上,启动电机二,电机二驱动驱动圆板转动,驱动圆板上的凸块二转动至与卡杆上的凸块一相抵接,随即驱动卡杆绕着铰接点沿远离驱动圆板转动,此时卡杆端部与动力圆板上的卡槽分离,解除对动力圆板的限制,此时动力圆板在电机一的驱动下转动,带动转动圆板转动,随着转动圆板转动,转动圆板上的挡杆转动,卡在挡杆之间的工件被推动,随着挡杆的转动与输送皮带的输送,后方的工件又进一步被转动上来的两个挡杆卡接,待凸块一与凸块二远离,在弹簧一的作用下,卡杆被拉动至与动力圆板的相邻卡槽卡接,完成对后方的工件限位,待每个工件装配完成后,即可重启上述操作,实现不间断实现自动对工件的上料,上料与装配二者紧密结合,装配效率高且省时省力。

10、2、当工件从上料槽板中落入到定位槽后,定位槽与上料槽板位于同一平面,方便工件进入到定位槽中,又由于挡圈内径小于定位槽内径,所以工件被挡圈稳定承接,启动驱动气缸将工件下压至外部的电机转子轴上,当空心驱动杆下压时,两个挡圈受到挤压作用相互远离,挡圈沿着定位槽底面滑动,对其滑动的路线进行限位,待转配完成后,空心驱动杆上升,挡圈在弹簧二的作用下,两个挡圈重合,回复原位,即可等待下一次压装,整个装配过程简单,空心驱动杆的设置高效配合装配,挡圈设置成圈形,有效降低对接触空心驱动杆时造成的磨损。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转子中换向器的上料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振动盘(1)、上料机构(2)和装配机构(3),所述振动盘(1)的出料端与上料机构(2)的上料槽板(21)连通,所述上料槽板(21)中设置有输送皮带,靠近装配机构(3)的所述上料槽板(21)的侧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侧边设置有转动圆板(22),所述转动圆板(22)圆周侧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挡杆(23),所述挡杆(23)可转入缺口且相邻两个挡杆(23)抵接于单个换向器工件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中换向器的上料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还包括与转动圆板(22)同轴固定连接的动力圆板(24),所述动力圆板(24)的圆周侧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卡槽(25),所述卡槽(25)与卡杆(26)端部间歇卡接,所述卡杆(26)另一端铰接于连接板一上,靠近铰接点的所述卡杆(26)内侧还设置有凸块一(27),所述凸块一(27)与转动连接于连接块二(5)上的驱动圆板(28)上的凸块二(29)间歇抵接,所述卡杆(26)中部连接有弹簧一(6),所述弹簧一(6)另一端固定于连接块二(5)上,所述弹簧一(6)驱动卡杆(26)端部靠近动力圆板(2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中换向器的上料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5)与挡杆(23)数量相同,每个所述卡槽(25)与挡杆(23)位于同一竖直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中换向器的上料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3)包括装配架(31),所述装配架(31)上固定有罩壳(32),所述罩壳(32)中内凹设置有定位槽(33),定位槽(33)上方的所述装配架(31)上固定有驱动气缸(34),所述驱动气缸(34)的活塞杆上连接有空心驱动杆(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中换向器的上料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33)与上料槽板(21)相连通且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定位槽(33)下方的罩壳(32)内设置有挡圈(36),所述挡圈(36)的内径小于定位槽(33)的内径,所述挡圈(36)平分为2且均滑动连接于定位槽(33)底面,所述挡圈(36)相对两侧连接有弹簧二(37),所述弹簧二(37)另一端连接于罩壳(32)内,所述弹簧二(37)驱动挡圈(36)相靠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中换向器的上料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圆板(24)和驱动圆板(28)分别和电机一(7)与电机二(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机转子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中换向器的上料装配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的振动盘、上料机构和装配机构,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与上料机构的上料槽板连通,靠近装配机构的所述上料槽板的侧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侧边设置有转动圆板,所述转动圆板圆周侧面等间距设置有4个挡杆,所述挡杆可转入缺口且相邻两个挡杆抵接于单个换向器工件侧面,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设置振动盘将需要装配的换向器进行整形,采用上料机构实现将换向器逐个送入装配机构中,可实现连续不断上料与装配,取代人工手动操作,显著提升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熊振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方正(湖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