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7070发布日期:2023-12-14 03:4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五金模座,具体为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


背景技术:

1、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五金模座是冲压模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金模座是用各种压力机通过压力把金属材料制作出所需要的形状的零件或制品。

2、市场上的五金模座凸膜对凹膜向下冲压时,工件容易卡合在下模座的凹模中,使得工件贴面紧密贴合于凹模层内,工作人员需要耗费时间将工件挑出,不易于工作人员将工件快速拿取,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五金模座凸膜对凹膜向下冲压时,工件容易卡合在下模座的凹模中,使得工件贴面紧密贴合于凹模层内,工作人员需要耗费时间将工件挑出,不易于工作人员将工件快速拿取,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包括下模座、顶料支架、衔接盘和反弹机构,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设置有凹模机构,且凹模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顶料支架,所述顶料支架的底部连接有衔接盘,且衔接盘的两侧底端连接有反弹机构,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四周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连接有上模组件,所述凹模机构包括有凹模块和收缩槽,所述凹模块的内部开设有收缩槽两个。

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收缩槽呈“山”字型分布在凹模块的中央。

4、进一步的,所述顶料支架包括有顶料块和连接块,所述顶料块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块。

5、进一步的,所述顶料块通过连接块与衔接盘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衔接盘通过连接块与顶料块之间为升降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衔接盘包括有固定轴、连接轴和滑动轴,所述固定轴的中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末端连接有滑动轴。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通过连接轴与滑动轴之间相连接,且滑动轴与反弹机构之间为弹性滑动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反弹机构包括有滑槽、弹簧和挡板,所述左侧滑槽与右侧滑槽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前端设置有挡板。

9、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有上模座和凸模块,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连接有凸模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该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使用时,当上模组件完成冲压上升的瞬间,凹模机构可通过内部的衔接盘与反弹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将顶料支架向上顶出,从而顶料支架将完工的工件顶出凹模机构之外,方便工作人员拿取,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12、凹模块的内部开设有收缩槽两个,两个收缩槽呈“山”字型分布在凹模块的中央,收缩槽的内部设置有顶料支架,使得顶料支架与衔接盘能够完全收缩在内,当上模座通过凸模块下压至凹模块时带动顶料块通过衔接盘收缩进收缩槽内,使顶料块与凹模块形成一整个平面。

13、固定轴通过连接轴与滑动轴之间相连接,且滑动轴与反弹机构之间为弹性滑动结构,滑动轴的两侧卡合连接在滑槽之内,当固定轴下压时带动两侧的连接轴向外展开,继而带动滑动轴向外滑动同时挤压内部的弹簧进行收缩,在上模组件上升的瞬间,弹簧通过自身的张力推动挡板带动滑动轴向内推进,继而通过连接轴带动固定轴将顶料支架向上顶出,从而顶料支架将工件顶出凹模机构,方便使用者拿取完工的工件。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包括下模座(1)、顶料支架(3)、衔接盘(4)和反弹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设置有凹模机构(2),且凹模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顶料支架(3),所述顶料支架(3)的底部连接有衔接盘(4),且衔接盘(4)的两侧底端连接有反弹机构(5),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四周设置有支柱(6),所述支柱(6)的顶端连接有上模组件(7),所述凹模机构(2)包括有凹模块(201)和收缩槽(202),所述凹模块(201)的内部开设有收缩槽(202)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收缩槽(202)呈“山”字型分布在凹模块(201)的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支架(3)包括有顶料块(301)和连接块(302),所述顶料块(30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块(3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料块(301)通过连接块(302)与衔接盘(4)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衔接盘(4)通过连接块(302)与顶料块(301)之间为升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盘(4)包括有固定轴(401)、连接轴(402)和滑动轴(403),所述固定轴(401)的中端设置有连接轴(402),所述连接轴(402)的末端连接有滑动轴(4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401)通过连接轴(402)与滑动轴(403)之间相连接,且滑动轴(403)与反弹机构(5)之间为弹性滑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弹机构(5)包括有滑槽(501)、弹簧(502)和挡板(503),所述左侧滑槽(501)与右侧滑槽(501)之间设置有弹簧(502),且弹簧(502)的前端设置有挡板(5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7)包括有上模座(701)和凸模块(702),所述上模座(701)的底部连接有凸模块(7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包括下模座、顶料支架、衔接盘和反弹机构,所述下模座的顶部设置有凹模机构,且凹模机构的内部设置有顶料支架,所述顶料支架的底部连接有衔接盘,且衔接盘的两侧底端连接有反弹机构,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四周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连接有上模组件,所述凹模机构包括有凹模块和收缩槽,所述凹模块的内部开设有收缩槽两个。该可自动弹性顶出的五金模座使用时,当上模组件完成冲压上升的瞬间,凹模机构可通过内部的衔接盘与反弹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将顶料支架向上顶出,从而顶料支架将完工的工件顶出凹模机构之外,方便工作人员拿取,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田卫国,具宇浩,陈晓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源市创粤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