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接用工装胎架及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2721发布日期:2023-10-22 10:1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接用工装胎架及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焊接加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接用工装胎架及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1、在交通设施或者建筑等大型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建设需要,会使用到长度较长的工件,例如,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长度较长的锚管来满足施工导向需要。

2、而在工件的制造时,工厂制造的是长度较短的工件,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多个长度较短的工件进行对接并连接,以满足工程施工中对工件的长度需要,且对接并连接完成的工件的直线度也需满足要求。

3、但是,在进行多个长度较短的工件,即待对接件的对接连接时,例如,使用多个短锚管进行对接并焊接来得到长锚管时,待对接件之间的对接稳定性和准确度较差,易出现完成连接后的连接处错位,使得连接完成后的工件的直线度无法满足要求,对后续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使用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且在连接前需要长时间的对接调整,严重影响了连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较长工件通过多个较短的待对接件进行对接并连接时的对接稳定性、对接准确度和连接效率,以提升工程施工用较长工件的制造效率和制造质量。

2、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接用工装胎架,包括放置台和多个定位总成,多个所述定位总成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放置台的上端面上,所述定位总成内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置入一待对接件,所述定位总成用于夹持所述待对接件,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总成上放置的所述待对接件沿同一中心线对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放置台的上端面相平行,所述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

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对接用工装胎架的有益效果包括:设置放置台作为待对接件的放置平台,在放置台的上端面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了多个定位总成,用于一一对应对多个待对接件进行定位,以便于待对接件之间进行对接和进行连接,其中,待对接件沿第一方向置于定位总成内,而定位总成可夹持待对接件,在多个定位总成内均置入待对接件后,由于多个定位总成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而定位总成夹持待对接件,可使得相邻待对接件也可均沿同一方向设置,在相邻待对接件进行对接时,其中心线相互重合,即沿同一中心线进行对接,有效保证了较长工件通过多个较短的待对接件进行对接时的对接稳定性和准确度,且定位总成对待对接件的夹持作用,也可保证在对待对接件之间的连接处进行连接时,待对接件的位置稳定性,避免连接过程中待对接件出现位移,保证待对接件进行连接时的一次连接成功,能够使得连接完成的较长工件的直线度能够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保证连接质量和连接效率,从而有效提升了工程施工用较长工件的制造质量和制造效率。

4、可选地,所述定位总成包括驱动组件和两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驱动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任一所述定位总成内的两个所述夹持组件之间用于置入一待对接件,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用于配合夹持所述待对接件,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放置台的上端面相平行。

5、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螺杆、支撑螺母和转动把手,所述支撑螺母设置在所述放置台上,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支撑螺母,并用于与一所述夹持组件背离同一所述定位总成的另一所述夹持组件的一侧相抵,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转动把手。

6、可选地,所述对接用工装胎架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二螺杆和锁定把手,所述第二螺杆沿第三方向设置,且穿过所述夹持组件上的锁定螺纹孔,所述锁定把手与所述第二螺杆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螺杆旋转,以使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放置台相抵或分离,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放置台的上端面相垂直。

7、可选地,所述放置台上设有多个锁定孔,当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放置台相抵时,所述第二螺杆用于置于所述锁定孔内。

8、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平行设置在放置台上,且与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与所述第一夹持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一体成形设置;在同一所述定位总成内,一所述夹持组件的所述第二夹持板靠近另一所述夹持组件的端面与所述待对接件的形状相匹配,且为平面或弧面。

9、可选地,所述对接用工装胎架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放置台上,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导轨移动。

10、可选地,在同一所述定位总成内,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驱动组件与一所述夹持组件驱动连接,以驱动一所述夹持组件朝向或者远离另一所述夹持组件移动;

11、或者,在同一所述定位总成内,所述驱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组件与两个所述夹持组件一一对应驱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夹持组件相对移动。

12、可选地,所述放置台的下端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放置台的下端面相垂直,且与所述定位总成关于放置台上下对应。

13、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焊接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对接用工装胎架。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焊接设备的有益效果与如上所述的对接用工装胎架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对接用工装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台(1)和多个定位总成(2),多个所述定位总成(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放置台(1)的上端面上,所述定位总成(2)包括驱动组件(21)和夹持组件(22),两个所述夹持组件(2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组件(21)与所述夹持组件(22)驱动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22)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任一所述定位总成(2)内的两个所述夹持组件(22)之间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置入一待对接件(3),且两个所述夹持组件(22)用于配合夹持所述待对接件(3),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总成(2)上放置的所述待对接件(3)沿同一中心线对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放置台(1)的上端面相平行,所述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放置台(1)的上端面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用工装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1)包括第一螺杆(211)、支撑螺母(212)和转动把手(213),所述支撑螺母(212)设置在所述放置台(1)上,所述第一螺杆(211)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穿过所述支撑螺母(212),并用于与一所述夹持组件(22)背离同一所述定位总成(2)的另一所述夹持组件(22)的一侧相抵,所述第一螺杆(211)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转动把手(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用工装胎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组件(4),所述锁定组件(4)包括第二螺杆(41)和锁定把手(42),所述第二螺杆(41)沿第三方向设置,且穿过所述夹持组件(22)上的锁定螺纹孔,所述锁定把手(42)与所述第二螺杆(41)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螺杆(41)旋转,以使所述第二螺杆(41)与所述放置台(1)相抵或分离,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放置台(1)的上端面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用工装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1)上设有多个锁定孔,当所述第二螺杆(41)与所述放置台(1)相抵时,所述第二螺杆(41)用于置于所述锁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用工装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板(221)和第二夹持板(222),所述第一夹持板(221)平行设置在放置台(1)上,且与所述驱动组件(21)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222)与所述第一夹持板(22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22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222)一体成形设置;在同一所述定位总成(2)内,一所述夹持组件(22)的所述第二夹持板(222)靠近另一所述夹持组件(22)的端面与所述待对接件(3)的形状相匹配,且为平面或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接用工装胎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5),所述导轨(5)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放置台(1)上,所述夹持组件(22)设置在所述导轨(5)上,所述驱动组件(21)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22)沿所述导轨(5)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接用工装胎架,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定位总成(2)内,所述驱动组件(21)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驱动组件(21)与一所述夹持组件(22)驱动连接,以驱动一所述夹持组件(22)朝向或者远离另一所述夹持组件(22)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接用工装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1)的下端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与所述放置台(1)的下端面相垂直,且与所述定位总成(2)关于放置台(1)上下对应。

9.一种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对接用工装胎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接用工装胎架及焊接设备,涉及焊接加工技术领域。该对接用工装胎架在放置台的上端面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了多个定位总成,用于一一对应对多个待对接件进行定位,以便于待对接件之间进行对接和进行连接,可使得相邻待对接件也可均沿同一方向设置,相邻待对接件沿同一中心线进行对接,有效保证了较长工件通过多个较短的待对接件进行对接时的对接稳定性和准确度,且定位总成对待对接件的夹持作用,也可保证在对待对接件之间的连接处进行连接时,待对接件的位置稳定性,能够使得连接完成的较长工件的直线度能够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保证连接质量和连接效率,从而有效提升了工程施工用较长工件的制造质量和制造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峰,李桐,王磊,梁辉,高波,徐慰玉,郭红艳,刘翔,韩森远,杨森,施亚菲,何梅,张胤,许龙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