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切管机托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7853发布日期:2023-10-28 23:1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切管机托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切管机辅助机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切管机托管结构。


背景技术:

1、切管机管道加工中常用的设备之一。传统常见切管机主要有切割机构以及托管机构。现有的托管机构主要由支撑板以及支撑辊组装而成,在切管时,将待切管道放置在两个支撑辊之间,接着即可通过控制把手,转动旋转的刀片,实现对管道的切割。但通常两个支撑辊在支撑板固定连接,不便于根据不同管道的管径大小,调节两个支撑辊之间适宜的支撑间距,在实际使用时的适用性不佳。

2、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通常两个支撑辊在支撑板固定连接,不便于根据不同管道的管径大小,调节两个支撑辊之间适宜的支撑间距,在实际使用时的适用性不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切管机托管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切管机托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切管机托管结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表面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固定板和两个二号固定板,两个所述一号固定板外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外部两侧均螺旋传动有一号套块,两个所述二号固定板外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部两侧均套接有二号套块,所述二号套块和一号套块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辊架,两个所述辊架外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辊。

3、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支撑板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外部一侧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手轮的限位。

4、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插杆和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侧板下表面,所述插杆外部一端依次贯穿弹簧和侧板内部,且插杆外部一端插入到手轮内部。

5、优选的,所述手轮内部等间距开设有与插杆外部一端大小相适配的插孔。

6、优选的,所述二号套块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杆外部相适配的槽孔。

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对双向丝杆转动,带动辊架进行同步移动,进而使得支撑辊位置可以移动,达到对两个支撑辊之间的支撑间距的调节,便于更好对不同管径管道进行支撑,提高该结构在使用时更佳的适应性,同时配合限位组件,通过弹簧的形变回弹,自动带动插杆上移重新插入到手轮内,达到对手轮的限位,防止手轮发生转动,保证支撑辊调节位置后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切管机托管结构,包括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下表面四个拐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固定板(1)和两个二号固定板(9),两个所述一号固定板(1)外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2),所述双向丝杆(2)外部两侧均螺旋传动有一号套块(3),两个所述二号固定板(9)外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外部两侧均套接有二号套块(8),所述二号套块(8)和一号套块(3)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辊架(5),两个所述辊架(5)外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辊(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切管机托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2)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2),所述支撑板(10)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板(13),所述侧板(13)外部一侧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手轮(12)的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切管机托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插杆(14)和弹簧(15),所述弹簧(15)一端固定于侧板(13)下表面,所述插杆(14)外部一端依次贯穿弹簧(15)和侧板(13)内部,且插杆(14)外部一端插入到手轮(1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切管机托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12)内部等间距开设有与插杆(14)外部一端大小相适配的插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切管机托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套块(8)内部开设有与固定杆(7)外部相适配的槽孔。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切管机辅助机构领域,公开一种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切管机托管结构,包括支撑板,两个所述一号固定板外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外部两侧均螺旋传动有一号套块,两个所述二号固定板外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部两侧均套接有二号套块,通过对双向丝杆转动,带动辊架进行同步移动,进而使得支撑辊位置可以移动,达到对两个支撑辊之间的支撑间距的调节,便于更好对不同管径管道进行支撑,提高该结构在使用时更佳的适应性,同时配合限位组件,通过弹簧的形变回弹,自动带动插杆上移重新插入到手轮内,达到对手轮的限位,防止手轮发生转动,保证支撑辊调节位置后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中,史守芳,吴金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志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