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1731发布日期:2023-09-17 01:3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流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1、目前储能变流器的电抗器重量越来越大,不少电抗器的重量已经达到了半吨之多,重量比较大。在装配或者售后维护时需要将电抗器吊起至底座安装位,由于户外型储能变流器的结构限制,其侧壁上具有机柜横梁,因此,受到机柜横梁阻挡,电抗器无法单独起吊后直接移动至安装位,导致电抗器的安装过程非常困难。因此,亟需一种装配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其能够方便的实现储能变流器中电抗器的安装和售后更换。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所述储能变流器包括:起到支撑作用的底板机构,所述底板机构上安装有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安装底座,所述第一安装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底座侧壁和第二底座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底座侧壁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底座侧壁的上端的顶壁,所述顶壁、所述第一底座侧壁、所述第二底座侧壁和所述底板机构之间形成一沿直线延伸的滑槽,所示滑槽的一端呈敞口状;

4、所述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包括:至少两个工装导轨,所述工装导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工装导轨侧壁和第二工装导轨侧壁,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和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沿自身延伸方向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接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的连接部;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多个滚动件;

5、两个所述工装导轨的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连接部分别能够伸入至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所述滑槽中。

6、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侧壁的下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底板机构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底座侧壁的下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底板机构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

7、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上端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上端的所述第一区域。

8、优选地,多个所述滚动件沿所述工装导轨自身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

9、优选地,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二区域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二区域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中,所述转轴并穿设过所述滚动件。

10、优选地,所述滚动件为滑轮。

11、优选地,当所述工装导轨的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连接部伸入至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所述滑槽中时,所述滑轮的上端面的最高处的高度高于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顶壁。

12、优选地,当所述工装导轨的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连接部伸入至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所述滑槽中时,位于边缘的所述滚动件接近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端部。

13、优选地,所述工装导轨的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连接部伸入至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所述滑槽中时,所述工装导轨的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外部。

14、优选地,所述顶壁的内部焊接有螺母,在所述螺母对应处所述顶壁上开设有通孔。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16、相比于现有的电抗器安装过于依赖人力,通过撬棒、小型吊机等工具来实现电抗器的安装,安装效率过低,为安装及售后维护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本申请利用带有滚动件的工装导轨,可以大幅方便电抗器的安装和售后更换,大大减轻人力的消耗,整个安装过程更为安全快捷。

17、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包括:起到支撑作用的底板机构,所述底板机构上安装有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安装底座,所述第一安装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底座侧壁和第二底座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底座侧壁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底座侧壁的上端的顶壁,所述顶壁、所述第一底座侧壁、所述第二底座侧壁和所述底板机构之间形成一沿直线延伸的滑槽,所示滑槽的一端呈敞口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侧壁的下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底板机构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底座侧壁的下端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底板机构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上端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上端的所述第一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滚动件沿所述工装导轨自身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二区域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二区域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中,所述转轴并穿设过所述滚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为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装导轨的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连接部伸入至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所述滑槽中时,所述滑轮的上端面的最高处的高度高于等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顶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装导轨的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连接部伸入至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所述滑槽中时,位于边缘的所述滚动件接近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导轨的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连接部伸入至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所述滑槽中时,所述工装导轨的所述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的内部焊接有螺母,在所述螺母对应处所述顶壁上开设有通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其涉及变流器技术领域,用于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装包括:至少两个工装导轨,工装导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工装导轨侧壁和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第一工装导轨侧壁和第二工装导轨侧壁沿自身延伸方向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接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第一区域的连接部;通过转轴连接在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第二区域和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第二区域之间的多个滚动件;两个工装导轨的第一工装导轨侧壁的第一区域、第二工装导轨侧壁的第一区域和连接部分别能够伸入至两个第一安装底座的滑槽中。本申请能够方便的实现储能变流器中电抗器的安装和售后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顾晖,黄小亮,李宗宝,董航飞,王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天集团上海超导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