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1147发布日期:2023-11-18 01:3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铜杆压延,特别是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


背景技术:

1、压延成型是借助于棍筒之间的强大的剪切力,并配以相应的加工温度,使黏流状态的物料多次受到挤压和延展作用,最终成为具有宽度和厚度的薄片制品的一种加工方法,也可以利用压延工艺将聚合物材料涂敷于纺织和纸张等基材表面,铜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从经过逐步压延转化为直径减小的铜杆或者铜丝,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因此需要一种铜杆压延装置。

2、在中国专利cn215998443u中公开的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该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可以将双面压延模具快速翻转,使空闲的一面朝上,从而在取出压延后的铜杆的同时,也可以放置新的铜杆进行加工,进而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大大地提高了对铜杆压延加工的加工速度,增强了设备使用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但该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单次只能对铜杆进行一轮压延,将铜杆直径压延减小的程度有限,需要将铜杆压延成细丝需要压延的次数较多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三组压延辊组,所述压延辊组的外侧开设有若干压延槽,相邻所述压延辊组间隙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铜丝辊,所述压延辊组之间穿插有若干压延铜杆。

3、可选的,所述压延辊组均有两个压延辊组成,所述压延辊组的压延槽为环状环绕在压延辊上,所述压延辊组上的压延槽上下对应。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板之间设置多组压延辊组对铜杆进行多重压延,竖直分布的压延辊组能够减少该装置的占地面积,提高压延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5、可选的,所述压延辊组上的压延槽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所述压延辊组之间距离为铜杆弯折一百八十度所需要的距离。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板之间设置直径不同压延槽,能够高效直接地对铜杆进行多轮压延加工,提高压延效率,且能够使铜杆在压延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弯折翻转,方便后续进行压延和弯折缠绕到铜丝辊上进行运输储存。

7、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压延辊组的压延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延辊组的两个压延辊转动反向相对。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压延辊转动,对压延辊组之间的压延铜杆进行压延加工。

9、可选的,所述导向板的形状与压延铜杆翻转弯折的弧度相适配,所述导向板的内侧开设有若干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径与压延铜杆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弧形槽的位置与压延槽的位置相对应。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压延辊组的侧面设置导向板,将压延后的压延铜杆进行引导使其进入另一组压延辊组进行进一步压延,弧形槽能够显示压延铜杆翻转时的朝向,使其精准进入下方压延辊组的压延槽内进行压延加工。

11、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料台,所述进料台位于最上方压延辊组的一侧,所述进料台的顶部高度与最上方压延辊组的间隙处高度相等。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进料台方便将铜杆引导进入压延辊组内进行压延加工。

13、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铜丝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延铜杆压延完成后缠绕在铜丝辊上。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该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通过在支撑板之间设置多组压延辊组对铜杆进行多重压延,竖直分布的压延辊组能够减少该装置的占地面积,提高压延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16、2、该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通过在支撑板之间设置直径不同压延槽,能够高效直接地对铜杆进行多轮压延加工,提高压延效率,且能够使铜杆在压延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弯折翻转,方便后续进行压延和弯折缠绕到铜丝辊上进行运输储存,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压延辊转动,对压延辊组之间的压延铜杆进行压延加工。

17、3、该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通过在压延辊组的侧面设置导向板,将压延后的压延铜杆进行引导使其进入另一组压延辊组进行进一步压延,弧形槽能够显示压延铜杆翻转时的朝向,使其精准进入下方压延辊组的压延槽内进行压延加工,通过设置进料台方便将铜杆引导进入压延辊组内进行压延加工。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板(1),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转动连接有三组压延辊组(2),所述压延辊组(2)的外侧开设有若干压延槽(3),相邻所述压延辊组(2)间隙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4),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铜丝辊(5),所述压延辊组(2)之间穿插有若干压延铜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辊组(2)均有两个压延辊组成,所述压延辊组(2)的压延槽(3)为环状环绕在压延辊上,所述压延辊组(2)上的压延槽(3)上下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辊组(2)上的压延槽(3)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所述压延辊组(2)之间距离为铜杆弯折一百八十度所需要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分别与压延辊组(2)的压延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压延辊组(2)的两个压延辊转动反向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4)的形状与压延铜杆(6)翻转弯折的弧度相适配,所述导向板(4)的内侧开设有若干弧形槽(8),所述弧形槽(8)的内径与压延铜杆(6)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弧形槽(8)的位置与压延槽(3)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料台(9),所述进料台(9)位于最上方压延辊组(2)的一侧,所述进料台(9)的顶部高度与最上方压延辊组(2)的间隙处高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与铜丝辊(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压延铜杆(6)压延完成后缠绕在铜丝辊(5)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铜杆压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翻转的铜杆压延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三组压延辊组,所述压延辊组的外侧开设有若干压延槽,相邻所述压延辊组间隙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铜丝辊,所述压延辊组之间穿插有若干压延铜杆。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支撑板之间设置多组压延辊组对铜杆进行多重压延,竖直分布的压延辊组能够减少该装置的占地面积,提高压延效率和空间利用率,在支撑板之间设置直径不同压延槽能够高效直接地对铜杆进行多轮压延加工,提高压延效率,且能够使铜杆在压延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弯折翻转,方便后续进行压延和弯折缠绕到铜丝辊上进行运输储存。

技术研发人员:江卫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钰嵘铜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