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路激光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0807发布日期:2023-11-22 23:1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双路激光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激光设备,具体为双路激光控制器。


背景技术:

1、激光器是一种能发射激光的装置,其中,激光器主要包括激光发生器和激光控制器,激光发生器用于产生激光和发射激光,激光控制器主要应用于激光打标、切割、焊接等设备上,并且通过与激光发生器电连接而用于精确地控制激光机构的激光功率与引动轨迹,从而实现三维激光加工功能,而双路控制器就是一用一备的控制模式,有故障时候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一般是通过故障、电压、电流的测量产生切换控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2、现有激光控制器在使用中,由于内部系统搭载备份,使其内部模块结构较为重要,而现有的控制器框架结构在进行控制接线的连接时,并不具有防护作用,其壳体结构本身强度不足,同时接线端口也不具有防护性,使其使用连接安全性不足,存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双路激光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路激光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激光控制器在使用中,由于内部系统搭载备份,使其内部模块结构较为重要,而现有的控制器框架结构在进行控制接线的连接时,并不具有防护作用,其壳体结构本身强度不足,同时接线端口也不具有防护性,使其使用连接安全性不足,存在隐患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路激光控制器,包括主体安置机构、端口防护机构和框架防护机构,所述主体安置机构的前端设置有端口防护机构,且主体安置机构的四周内部设置有框架防护机构,所述端口防护机构包括端口框架、连接端口、防护盖板、滑槽、软胶穿线板和过线孔,且端口框架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盖板,且防护盖板的两端分布有滑槽,所述防护盖板的底端一侧设置有软胶穿线板,且软胶穿线板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多组过线孔。

3、进一步的,所述过线孔沿着软胶穿线板四周内部等距开设,且软胶穿线板与端口框架之间相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端口框架与主体安置机构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防护盖板通过滑槽与端口框架构成滑动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安置机构包括主框架、防尘网、磁吸边框、衔接板和螺栓,且主框架的顶面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四周设置有磁吸边框,且主框架的两侧外壁分布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两侧对称分布有螺栓。

6、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与衔接板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衔接板沿着主框架两侧对称分布。

7、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网通过磁吸边框与主框架之间相吸附,且主框架顶面尺寸与磁吸边框四周尺寸相匹配。

8、进一步的,所述框架防护机构包括内框层、内贴合层、斜撑架和安置内框,且内框层的四周内壁贴合有内贴合层,所述内框层的四周边端分布有斜撑架,且斜撑架的一侧设置有安置内框。

9、进一步的,所述斜撑架与内框层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内贴合层沿着内框层四周内壁均匀分布。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路激光控制器,此控制器在使用中,可通过端口框架对内部的连接端口提供保护,其连接端口与控制器框架的内部控制模块保持连通状态,使用者在进行此控制器接线过程时,可将接线穿过端口框架前端的软胶穿线板及开设的多组过线孔,再将穿过过线孔的接线与端口框架内的连接端口进行连接,通过这种结构让接线与连接端口的连接状态保持在框架内部,以此得到防护作用,对内部的接线位置提供保护,再通过防护盖板配合滑槽进行滑动,从而将端口框架进行封闭,实现半封闭结构,保持稳定防护。

11、在此激光控制器使用中,可通过主框架两侧外壁分布的衔接板进行安置,同时配合多组螺栓,可实现此主框架在多组安置环境下的固定,以此实现此控制器的稳定搭载使用,而主框架顶面则设置有防尘网结构,方便此控制器进行散热的同时避免灰尘进入控制器内部,而防尘网四周则设置有磁吸边框结构,可通过磁吸附方式,将此防尘网贴合设置于主框架顶面,以此方便此防尘网的取下和清理,保持清洁使用。

12、此控制器的框架内部结构采用内框层、内贴合层及斜撑架组合而成,其内框层与安置内框保持一体式结构,可将控制模块安置于中部配合此框架结构形成双端双层防护,从而避免框架受到挤压对内部模块造成损坏,而斜撑架则通过分布于内框层四周的方式,从而提升框架整体四周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升此控制器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特征:

1.双路激光控制器,包括主体安置机构(1)、端口防护机构(2)和框架防护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安置机构(1)的前端设置有端口防护机构(2),且主体安置机构(1)的四周内部设置有框架防护机构(3),所述端口防护机构(2)包括端口框架(201)、连接端口(202)、防护盖板(203)、滑槽(204)、软胶穿线板(205)和过线孔(206),且端口框架(20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连接端口(202),所述连接端口(202)的顶端设置有防护盖板(203),且防护盖板(203)的两端分布有滑槽(204),所述防护盖板(203)的底端一侧设置有软胶穿线板(205),且软胶穿线板(205)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多组过线孔(2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激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206)沿着软胶穿线板(205)四周内部等距开设,且软胶穿线板(205)与端口框架(201)之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激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框架(201)与主体安置机构(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防护盖板(203)通过滑槽(204)与端口框架(201)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激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安置机构(1)包括主框架(101)、防尘网(102)、磁吸边框(103)、衔接板(104)和螺栓(105),且主框架(101)的顶面设置有防尘网(102),所述防尘网(102)的四周设置有磁吸边框(103),且主框架(101)的两侧外壁分布有衔接板(104),所述衔接板(104)的两侧对称分布有螺栓(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路激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05)与衔接板(104)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衔接板(104)沿着主框架(101)两侧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路激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102)通过磁吸边框(103)与主框架(101)之间相吸附,且主框架(101)顶面尺寸与磁吸边框(103)四周尺寸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激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防护机构(3)包括内框层(301)、内贴合层(302)、斜撑架(303)和安置内框(304),且内框层(301)的四周内壁贴合有内贴合层(302),所述内框层(301)的四周边端分布有斜撑架(303),且斜撑架(303)的一侧设置有安置内框(3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路激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架(303)与内框层(301)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内贴合层(302)沿着内框层(301)四周内壁均匀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双路激光控制器,包括主体安置机构、端口防护机构和框架防护机构,所述主体安置机构的前端设置有端口防护机构。该双路激光控制器,此控制器在使用中,可通过端口框架对内部的连接端口提供保护,其连接端口与控制器框架的内部控制模块保持连通状态,使用者在进行此控制器接线过程时,可将接线穿过端口框架前端的软胶穿线板及开设的多组过线孔,再将穿过过线孔的接线与端口框架内的连接端口进行连接,通过这种结构让接线与连接端口的连接状态保持在框架内部,以此得到防护作用,对内部的接线位置提供保护,再通过防护盖板配合滑槽进行滑动,从而将端口框架进行封闭,实现半封闭结构,保持稳定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陈又丰,陈竞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宸诺激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