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埋弧焊机的光耦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6969发布日期:2023-11-29 21:4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流埋弧焊机的光耦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流埋弧焊控制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交流埋弧焊机的光耦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1、焊机中的驱动电路是用于产生驱动信号施于大功率晶闸管的控制极与阴极之间,以控制晶闸管的导通,实现调节交流弧焊电源的输出大小。目前在传统的交流埋弧焊机中,驱动晶闸管的电路,主要是以单结晶体管式驱动电路、晶体管式驱动电路、程控单结晶体管式驱动电路为主。单结晶体管式驱动电路,采用的是单结晶体管做驱动器件,因其触发功率较小,参数离散性很大,调试困难,在焊接领域中,目前已基本淘汰。而晶体管式驱动电路,即采用三极管作为驱动器件,先驱动脉冲变压器,再驱动晶闸管,因脉冲变压器需窄脉冲序列驱动,导致其电路复杂,可靠性不高,只适合模拟电路控制,不适用于现有的数字联网电路控制模式,而程控单结晶体管式驱动电路虽然改善了单结晶体管的缺点,但还是需先驱动脉冲变压器,在驱动晶闸管,存在和晶体管式驱动电路一样的缺点,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晶闸管驱动电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交流埋弧焊机的光耦驱动电路。

2、一种交流埋弧焊机的光耦驱动电路,包括光耦晶闸管pc1,电阻r1~r4,功率晶闸管scr1及scr2,负载rl与二极管d1,所述光耦晶闸管pc1的1脚通过电阻r4与电源连接,光耦晶闸管pc1的2脚用于接收单片机发出的移相信号,光耦晶闸管pc1的4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1及r3与u相连接取电,光耦晶闸管pc1的3脚与功率晶闸管scr2控制极电连接,功率晶闸管scr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3与u相连接,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1与功率晶闸管scr1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2连接在功率晶闸管scr2的输出端与控制极之间,功率晶闸管scr1输入端与u相连接,输出端与负载rl连接。

3、优选的,还包括有电阻r5与电容c1并联组成的阻容电路,所述阻容电路一端连接在二极管d1阴极与功率晶闸管scr1控制极之间,所述阻容电路另一端连接在功率晶闸管scr1输出端与负载rl之间。

4、优选的,所述光耦晶闸管pc1的型号为moc3023,功率晶闸管scr2的型号为bt136,功率晶闸管scr1的型号是kp800a600v-kt39ct-y40kpcn。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将光耦晶闸管应用于交流埋弧焊电源的大功率晶闸管的驱动电路中,不需要额外电源、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参数一致性好便于调整、可靠性高、利于设备调试,并易与单片机等连接设置数字化接口,进行联网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交流埋弧焊机的光耦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晶闸管pc1,电阻r1~r4,功率晶闸管scr1及scr2,负载rl与二极管d1,所述光耦晶闸管pc1的1脚通过电阻r4与电源连接,光耦晶闸管pc1的2脚用于接收单片机发出的移相信号,光耦晶闸管pc1的4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1及r3与u相连接取电,光耦晶闸管pc1的3脚与功率晶闸管scr2控制极电连接,功率晶闸管scr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3与u相连接,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1与功率晶闸管scr1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2连接在功率晶闸管scr2的输出端与控制极之间,功率晶闸管scr1输入端与u相连接,输出端与负载rl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埋弧焊机的光耦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阻r5与电容c1并联组成的阻容电路,所述阻容电路一端连接在二极管d1阴极与功率晶闸管scr1控制极之间,所述阻容电路另一端连接在功率晶闸管scr1输出端与负载rl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埋弧焊机的光耦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晶闸管pc1的型号为moc3023,功率晶闸管scr2的型号为bt136,功率晶闸管scr1的型号是kp800a600v-kt39ct-y40kpcn。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流埋弧焊机的光耦驱动电路,包括光耦晶闸管PC1,电阻R1~R4,功率晶闸管SCR1及SCR2,负载RL与二极管D1,光耦晶闸管PC1的3脚与功率晶闸管SCR2控制极电连接,功率晶闸管SCR2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3与U相连接,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1与功率晶闸管SCR1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2连接在功率晶闸管SCR2的输出端与控制极之间,功率晶闸管SCR1输入端与U相连接,输出端与负载RL连接。将光耦晶闸管应用于交流埋弧焊电源的大功率晶闸管的驱动电路中,不需要额外电源、电路结构简单,参数一致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宏,赵雪松,罗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华荣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