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折弯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9386发布日期:2023-11-17 19:1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极耳折弯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特别涉及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1、圆柱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平均输出电压高、循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灯具、电动工具、玩具模型等产品。

2、在制造圆柱电池时,首先要将盖板固定在极耳上,然后弯折极耳,以便在弯折极耳后对盖板进行预合盖。现阶段,在弯折极耳时,通常是通过工人手动推动极耳,以使极耳弯折。然而这种人工推动极耳折弯的方式,难以确定极耳的弯折位置,导致弯折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能提高极耳的弯折精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极耳折弯装置,所述极耳折弯装置包括:

3、底座;

4、固定盖,所述固定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固定盖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用于放置电池;

5、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

6、折弯件,所述折弯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折弯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放置腔;

7、其中,所述折弯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放置腔的中心线平行。

8、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或所述固定盖朝向所述折弯件的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定位与极耳连接的盖板。

9、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弯件靠近所述放置腔的一端的厚度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放置腔的开口中心到所述定位槽的中心的方向平行。

10、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弯件在所述放置腔的开口中心到所述定位槽的中心的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避让凹槽。

11、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折弯装置还包括:

12、至少两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相对且间隔设置于所述放置腔的开口的周侧,所述定位块用于定位所述极耳。

13、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

14、支撑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

15、放置部,所述放置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放置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固定盖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固定盖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放置部,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组成所述放置腔。

16、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盖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抓取孔。

17、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折弯装置还包括:

18、第一扣合组件,所述第一扣合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盖或所述底座上;

19、第二扣合组件,所述第二扣合组件对应设置于所述底座或所述固定盖上,所述第一扣合组件可与所述第二扣合组件扣合连接,以将所述固定盖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20、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扣合组件包括:

21、扣合座,所述扣合座设置于所述固定盖或所述底座,所述扣合座上设置有沟槽;

22、所述第二扣合组件包括:

23、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设置于所述底座或所述固定盖;

24、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铰接于所述铰接座;

25、扣合环,所述扣合环铰接于所述转动把手;

26、其中,所述沟槽的开口朝向背离所述铰接座的一侧,转动所述转动把手可使所述扣合环伸入所述沟槽内,以将所述固定盖与所述底座连接。

27、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折弯装置还包括:

28、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

29、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分别与所述放置腔的中心线和所述固定盖的盖合方向垂直。

3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制造设备,所述电池制造设备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

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折弯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的固定盖可拆卸地盖设于底座,并且固定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用于放置电池,以便通过拆装固定盖,实现在放置腔内对电池的上下料;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底座,折弯件设置于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折弯件靠近或远离放置腔,以使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折弯件抵压位于底座或固定盖的端面的极耳,使得极耳被抵压的位置产生翘曲,实现对极耳的弯折;由于极耳是在折弯件抵压位置产生翘曲,因此可以准确控制极耳的折弯位置,提高对极耳的折弯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折弯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或所述固定盖朝向所述折弯件的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定位与极耳连接的盖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件靠近所述放置腔的一端的厚度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放置腔的开口中心到所述定位槽的中心的方向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件在所述放置腔的开口中心到所述定位槽的中心的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避让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折弯装置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抓取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折弯装置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组件包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折弯装置还包括:

11.一种电池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制造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极耳折弯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适用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极耳折弯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该极耳折弯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盖、第一驱动组件和折弯件,固定盖可拆卸地盖设于底座,固定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放置腔,放置腔用于放置电池;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底座;折弯件设置于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折弯件靠近或远离放置腔;其中,折弯件的移动方向与放置腔的中心线平行。本申请实施例由于极耳是在折弯件抵压位置产生翘曲,因此可以准确控制极耳的折弯位置,提高对极耳的折弯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穆宏晔,王亚洲,鲁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