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切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5776发布日期:2023-12-06 21:1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锯切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上料设备,具体为一种锯切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1、型材作为机械加工的基础材料,在其生产制备后通常需要根据待加工结构尺寸需求对其分割,以便于后续结构的加工制备,而在型材切割前,通常需要将型材搬运至锯切设备中。目前,较多锯割、切割中心的上料,还是需要工人一根一根的码放,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现场脏乱、占用劳力、效率低下等现象,不利于提高工厂现场管理,影响工厂的整洁性,且工人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生产。为解决该问题,常采用六自由度机器人进行码放操作,然而,六自由度机器人存在价格昂贵、路径编程对技术有较高要求等缺陷,锯切中心大面积采用六自由度机器人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后续维护资金需求大,不利于在锯切中心中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锯切上料机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灵活性,可代替工人码放,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现场的整洁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相较于六自由度机器人,本上料机构具有成本低、易于编设轨迹等特点,便于在工厂内大面积投放使用,另外本上料机构可适用于多种尺寸、规格型材的码放,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锯切上料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侧面上部固定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侧面设置有第一移动架以及驱动第一移动架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移动架侧面固定有第二横梁,且第二横梁侧面设置有第二移动架以及驱动第二移动架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移动架侧面滑动设置有纵梁,且第二移动架侧面设置有调节纵梁位置的第三驱动件。

3、所述纵梁侧面下部固定有安装梁,且安装梁侧面下部设置有夹取机构,所述夹取机构的位置可沿安装梁长度方向任意调节。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梁侧面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设置有位置可调节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侧面固定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侧面固定有气缸,且气缸的伸缩端对应第一夹板安装有第二夹板。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梁侧面固定有第一齿板以及对第一移动架定位导向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固定在第一移动架侧面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板相互啮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横梁侧面固定有第二齿板以及对第二移动架定位导向的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固定在第二移动架侧面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板相互啮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纵梁侧面固定有第三导轨以及第三齿板,所述第二移动架侧面固定有卡接在第三导轨外侧的限位座,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固定在第二移动架侧面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三齿轮,且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板相互啮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侧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操控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以及气缸的工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锯切上料机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灵活性,可代替工人码放,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现场的整洁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相较于六自由度机器人,本上料机构具有成本低、易于编设轨迹等特点,便于在工厂内大面积投放使用,另外本上料机构可适用于多种尺寸、规格型材的码放,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11、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锯切上料机构,通过控制器对夹取机构的运行轨迹进行编程,使夹取机构对外部码放的型材逐个夹取,由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在第一齿板的作用下,第一移动架沿第一导轨在第一横梁侧面移动,实现夹取机构在x轴上位置的调节,之后由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在第二齿板的作用下,第二移动架沿第二导轨在第二横梁侧面移动,实现夹取机构在y轴上位置的调节,最后由第三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在第三齿板的作用下,纵梁通过侧面的第三导轨在第二移动架侧面移动,实现夹取机构在z轴上位置的调节,设置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以及纵梁构成坐标系中的x轴、y轴、z轴,从而便于调节夹取机构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方便夹取机构的取放上料。

12、3、本实用新型示例的锯切上料机构,夹取机构移动至型材码放处进行取料时,由气缸工作推动第二夹板移动,由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构成的夹取机构对型材夹取,且根据型材的长度尺寸可对两个夹取机构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便于不同长度型材的夹取,且采用两组夹取机构位于型材两端对齐夹取,相较于六自由度机器人单个夹爪的夹取,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且本上料机构中的夹取机构可用于较重型材的夹取,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可根据型材结构进行设计,以便于适用于特殊要求或特殊形状的型材的夹取。



技术特征:

1.一种锯切上料机构,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侧面上部固定有第一横梁(2),所述第一横梁(2)侧面设置有第一移动架(3)以及驱动第一移动架(3)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移动架(3)侧面固定有第二横梁(4),且第二横梁(4)侧面设置有第二移动架(5)以及驱动第二移动架(5)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移动架(5)侧面滑动设置有纵梁(6),且第二移动架(5)侧面设置有调节纵梁(6)位置的第三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梁(8)侧面的定位座(81),所述定位座(81)内设置有位置可调节的调节座(82),所述调节座(82)侧面固定有第一夹板(83),所述第一夹板(83)侧面固定有气缸(84),且气缸(84)的伸缩端对应第一夹板(83)安装有第二夹板(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2)侧面固定有第一齿板(32)以及对第一移动架(3)定位导向的第一导轨(31),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固定在第一移动架(3)侧面的第一电机(33),所述第一电机(3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34),且第一齿轮(34)与第一齿板(32)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4)侧面固定有第二齿板(52)以及对第二移动架(5)定位导向的第二导轨(51),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固定在第二移动架(5)侧面的第二电机(53),所述第二电机(5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齿轮(54),且第二齿轮(54)与第二齿板(52)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6)侧面固定有第三导轨(61)以及第三齿板(62),所述第二移动架(5)侧面固定有卡接在第三导轨(61)外侧的限位座,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固定在第二移动架(5)侧面的第三电机(7),所述第三电机(7)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三齿轮(71),且第三齿轮(71)与第三齿板(62)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锯切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侧面安装有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用于操控第一电机(33)、第二电机(53)、第三电机(7)以及气缸(84)的工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锯切上料机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侧面上部固定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侧面设置有第一移动架以及驱动第一移动架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移动架侧面固定有第二横梁,且第二横梁侧面设置有第二移动架以及驱动第二移动架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移动架侧面滑动设置有纵梁。本锯切上料机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灵活性,可代替工人码放,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现场的整洁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相较于六自由度机器人,本上料机构具有成本低、易于编设轨迹等特点,便于在工厂内大面积投放使用,另外本上料机构可适用于多种尺寸、规格型材的码放,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华,管志涛,邢朝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齐河振飞机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