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7090发布日期:2023-11-22 15:5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铣床,尤其涉及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1、铣床是机械制造行业必不可少的通用设备,也是机床行业中仅次于车床产量的高产品种机床,铣床用途广泛,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沟槽、分齿零件、螺旋形表面及各种曲面,此外,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作业等。铣床在工作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现有的部分铣床在用于加工时,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通常需要人工手动对工件提供进给量,以达到对工件的单向加工,但是在夹具固定后只能以固定的角度进给,导致不同方向加工时需要反复拆装固定工件,使得加工过程变得繁琐复杂,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因此需要用到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

2、授权公告号cn 213673071 u公开了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通过固定板的上部安装有旋转机构,实现了对工件在夹具固定后的角度可转动调节,使得在进给移动时能够以不同的方向加工,增大了操作空间,减少了工人反复装配固定工件的次数。

3、但该技术采用了水平固定的固定板,仅能实现水平方向上的调节,而且由于采用水平定位卡槽,转换方向时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具有转动灵活和加工角度多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轨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一旋转台,第一旋转台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芯,转芯的内部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两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小齿轮,上支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下支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两个第二小齿轮均位于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之间且啮合连接;

3、下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上转板,上转板的下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下转板,下转板的内部安装有翻转机,翻转机包括固定连接在下转板内部的第二滑轨,第二滑轨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的外壁螺纹连接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上端面与上转板固定连接;

4、下转板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二旋转台。

5、为了使伞齿轮的平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优选的,转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短轴,两个短轴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小齿轮,两个第一小齿轮均位于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之间并啮合。

6、为了使旋转台停止旋转,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优选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轴两端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底座,限位底座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开口,两个开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上下侧限位槽之间的卡舌,卡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底座一侧固定连接。

7、为了旋转台内部的稳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优选的,第一旋转台与第二旋转台结构相同,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与转芯抵接处设置有水平安装槽。

8、为了节省体力,增大力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优选的,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手摇架。

9、为了给工件进给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优选的,第一滑轨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夹具,第一丝杠贯穿第一滑轨并延伸至第一滑轨外部。

10、为了使工件不会偏离,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优选的,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均为自锁丝杠,第二丝杠贯穿第二滑轨和下转板并延伸到下转板的外部,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均固定连接有扳手接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夹具的侧壁开设的螺纹孔和螺栓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夹持固定,转动第一丝杠,通过螺纹使第一滑块带动夹具沿第一滑轨进行移动,如果需要加工特殊面或者特殊形状,只需转动第二丝杠使第二滑块沿第二滑轨移动,第二滑块带动连接杆旋转,从而带动上转板旋转,实现了对工件在夹具固定后的角度可转动调节,或者通过转动手摇架使转轴带动第二小齿轮转动,由于第二伞齿轮固定不动,因此第二小齿轮通过转轴带动的转芯和第一伞齿轮带动的上支撑板转动,下支撑板不动,使得工件在进给移动时能够从不同的水平方向进行加工。无需对工件进行反复拆装固定即可随时进行调节,增大了操作空间,减少了工作人员反复装配固定工件的次数。



技术特征:

1.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轨(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3)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一旋转台(5),所述第一旋转台(5)包括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所述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芯(11),所述转芯(11)的内部贯穿开设有通孔(17),所述通孔(1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两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小齿轮(19),所述上支撑板(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13),所述下支撑板(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14),两个所述第二小齿轮(19)均位于第一伞齿轮(13)和第二伞齿轮(14)之间且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芯(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短轴(15),两个所述短轴(15)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小齿轮(16),两个所述第一小齿轮(16)均位于第一伞齿轮(13)和第二伞齿轮(14)之间并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7),所述转轴(18)两端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底座(30),所述限位底座(30)的外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开口,两个所述开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上下侧限位槽(27)之间的卡舌(28),所述卡舌(2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9),所述弹簧(29)的另一端与限位底座(30)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台(5)与第二旋转台(12)结构相同,所述上支撑板(9)和下支撑板(10)与转芯(11)抵接处设置有水平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手摇架(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杠(4),所述第一丝杠(4)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2),所述第一滑块(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夹具(1),所述第一丝杠(4)贯穿第一滑轨(3)并延伸至第一滑轨(3)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4)和第二丝杠(24)均为自锁丝杠,所述第二丝杠(24)贯穿第二滑轨(22)和下转板(7)并延伸到下转板(7)的外部,所述第一丝杠(4)和第二丝杠(24)均固定连接有扳手接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铣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铣床进刀定位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轨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一旋转台,第一旋转台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芯,转芯的内部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两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小齿轮,上支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下支撑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两个第二小齿轮均位于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之间且啮合连接;下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上转板,上转板的下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下转板,下转板的内部安装有翻转机,下转板的下端面安装有第二旋转台。本技术具有转动灵活和加工角度多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崔玉芝,刘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昌源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