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0660发布日期:2024-01-16 11:1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


背景技术:

1、轮毂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对二序同心度、线性公差要求严,普通工装受人员因素影响较大、卡盘加紧过程不稳定,易导致产品轻微活动。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396271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胀套,包括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传动机构配合连接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套设有与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的固定套、以及用于安装轴套的胀紧机构,所述移动杆与所述固定套之间设有供移动杆移动的第一间隙,所述移动杆与所述胀紧机构之间设有供移动杆移动的第二间隙,所述胀紧机构端面设有盖板。

3、使用过程中发现,该装置在侧面设置若干个锁紧螺母,通过按照一定力矩拧紧,但当力度把握不一致时,会直接影响工件生产质量的同心度,因而影响生产质量,因此要解决采用螺栓施压不均的问题,使其受力均匀,从而使操作更加简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手里均匀性的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包括底板、环形底盘部、形变部和支座,底板底端对称设置有两组支座,环形底盘部安装在底板顶端,环形底盘部顶端周向设置有多组形变部,还包括涨紧机构,涨紧机构在环形底盘部和形变部的内侧可升降安装在底板上;将车毂放置在底板上,同时使环形底盘部和多组形变部插入车毂的中心孔中,之后工作人员操作涨紧机构在底板的配合下向下移动,从而使涨紧机构从多组形变部的内侧向外顶推形变部,从而使多组形变部的外端分别顶紧车毂中心孔的内侧壁,从而实现对车毂中心孔的均匀受力,提高加工准确性。

3、优选的,涨紧机构包括丝杠、轴承、内套杆、上环板、下环板、环形涨套、环形锥面、伸缩杆和把手,丝杠在环形底盘部和多组形变部的内侧穿过底板并且与底板螺纹连接,丝杠顶端通过轴承与下环板底端中心转动连接,丝杠底端设置有把手,下环板顶端中心连接内套杆底端,内套杆顶端连接上环板底端中心,环形涨套转动套装在内套杆的外侧壁上,环形涨套顶端与上环板底端接触,环形涨套底端与下环板顶端接触,环形涨套的底部侧端设置有环形锥面,下环板底端连接两组伸缩杆顶端,两组伸缩杆底端均连接底板顶端,两组伸缩杆均在环形底盘部内侧;当需要对车毂中心孔内侧壁进行顶紧固定时,工作人员转动把手,从而使丝杠在轴承和两组伸缩杆的配合下带动内套杆、上环板、下环板和环形涨套垂直向下移动,由于环形涨套与内套杆活动套装,内套杆、上环板和下环板向下移动时,环形涨套与内套杆进行相对转动,从而使环形涨套通过环形锥面对多组形变部的顶端同步向外推顶,从而使多组形变部对车毂中心孔内侧壁进行同步的均匀固定,提高受力均匀性。

4、优选的,还包括防滑机构,防滑机构包括防滑垫、丝杆、圆孔和螺母,防滑垫底端设置有两组丝杆,丝杆上分别螺纹设置有螺母,底板上设置有两组圆孔,圆孔与丝杆相适配;将防滑垫放置在底板上时,将两组丝杆分别穿过相对应的圆孔,之后两组丝杆分别与螺母螺纹连接,从而实现防滑垫的固定,之后将环形底盘部和多组形变部穿过车毂中心孔,车毂底端与防滑垫顶端接触,减少车毂的破损,防滑垫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对防滑垫进行拆卸更换,提高便捷性。

5、优选的,还包括弧形斜面,每组形变部顶端内侧分别设置有弧形斜面;环形涨套通过环形锥面对多组形变部向外侧进行推顶时,环形锥面在多组弧形斜面的导向对形变部进行快速推顶,提高推顶效率。

6、优选的,所述防滑垫为橡胶材质;防滑垫为橡胶材质,进一步减少对车毂底端的磨损。

7、优选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工作人员通过防滑纹对把手进行转动,减少把手脱手的情况。

8、优选的,所述环形锥面上设置有耐磨层;环形锥面上设置有耐磨层,当环形锥面对多组形变部进行向外推顶时减少环形锥面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车毂放置在底板上,同时使环形底盘部和多组形变部插入车毂的中心孔中,之后工作人员操作涨紧机构在底板的配合下向下移动,从而使涨紧机构从多组形变部的内侧向外顶推形变部,从而使多组形变部的外端分别顶紧车毂中心孔的内侧壁,从而实现对车毂中心孔的均匀受力,提高加工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包括底板(1)、环形底盘部(2)、形变部(3)和支座(4),底板(1)底端对称设置有两组支座(4),环形底盘部(2)安装在底板(1)顶端,环形底盘部(2)顶端周向设置有多组形变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涨紧机构,涨紧机构在环形底盘部(2)和形变部(3)的内侧可升降安装在底板(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其特征在于,涨紧机构包括丝杠(5)、轴承(6)、内套杆(7)、上环板(8)、下环板(9)、环形涨套(10)、环形锥面(11)、伸缩杆(12)和把手(13),丝杠(5)在环形底盘部(2)和多组形变部(3)的内侧穿过底板(1)并且与底板(1)螺纹连接,丝杠(5)顶端通过轴承(6)与下环板(9)底端中心转动连接,丝杠(5)底端设置有把手(13),下环板(9)顶端中心连接内套杆(7)底端,内套杆(7)顶端连接上环板(8)底端中心,环形涨套(10)转动套装在内套杆(7)的外侧壁上,环形涨套(10)顶端与上环板(8)底端接触,环形涨套(10)底端与下环板(9)顶端接触,环形涨套(10)的底部侧端设置有环形锥面(11),下环板(9)底端连接两组伸缩杆(12)顶端,两组伸缩杆(12)底端均连接底板(1)顶端,两组伸缩杆(12)均在环形底盘部(2)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机构,防滑机构包括防滑垫(14)、丝杆(15)、圆孔(16)和螺母(17),防滑垫(14)底端设置有两组丝杆(15),丝杆(15)上分别螺纹设置有螺母(17),底板(1)上设置有两组圆孔(16),圆孔(16)与丝杆(15)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斜面(18),每组形变部(3)顶端内侧分别设置有弧形斜面(18)。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14)为橡胶材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3)上设置有防滑纹。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锥面(11)上设置有耐磨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轮毂的涨套工装,其将车毂放置在底板上,同时使环形底盘部和多组形变部插入车毂的中心孔中,之后工作人员操作涨紧机构在底板的配合下向下移动,从而使涨紧机构从多组形变部的内侧向外顶推形变部,从而使多组形变部的外端分别顶紧车毂中心孔的内侧壁,从而实现对车毂中心孔的均匀受力,提高加工准确性;包括底板、环形底盘部、形变部和支座,底板底端对称设置有两组支座,环形底盘部安装在底板顶端,环形底盘部顶端周向设置有多组形变部,还包括涨紧机构,涨紧机构在环形底盘部和形变部的内侧可升降安装在底板上。

技术研发人员:于衍杰,李素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佐睿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