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3867发布日期:2023-11-23 00:1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挤压机,具体为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1、挤压机是轻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和镁合金)管、棒、型材生产的主要设备,一些铝合金门窗生产厂家常常会利用挤压机进行料棒的挤压成型工作。现有的,一般通过机械手或传送带实现料棒的上料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铝料棒很可能因挤出口压力过大出现棒体歪折的情况,这不利于上料挤压成型工作的进行,因此需要一种可自动送料、夹持稳定、避免棒体在挤压时弯折的上料机构。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设计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侧的顶部均垂直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分别与两侧侧板相连接,所述隔板下方设有u型架,所述u型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底端与底板相连接,所述隔板上方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两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板底端贯穿限位槽与u型架相连接,所述升降台顶面中部开设有用于放置铝料棒的定位槽;

4、所述升降台两侧顶部均开设有不少于三个的容纳腔,多个容纳腔沿升降台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容纳腔内部设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平移块,所述平移块一端底部开设有第一楔形面,所述容纳腔内腔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有第一l型杆,所述第一l型杆顶端开设有与第一楔形面相对应的第二楔形面,所述第二楔形面与第一楔形面相接触,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条形座,所述第一l型杆底端与条形座相连接,所述条形座两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杆,所述第二l型杆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拉油缸,所述推拉油缸顶端与升降台相连接。

5、可选的,其中一个侧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成型模具,另一个侧板顶部固定安装有挤压油缸,所述挤压油缸的活塞柱贯穿至侧板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抵块,所述抵块外侧顶部垂直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分别与两端侧板相连接,所述固定座顶端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上方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分别与两端侧板相连接。

6、可选的,所述平移块一端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升降台相连接。

7、可选的,所述u型架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侧板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内部。

8、可选的,所述平移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容纳腔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对应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槽内部。

9、可选的,所述夹持杆靠近定位槽的一侧设有垫块,所述垫块通过螺栓与夹持杆相连接。

10、可选的,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软垫。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升降油缸带动u型架组件整体向上位移,在铝料棒被送达挤压地点后,利用推拉油缸带动条形座组件向上移动,条形座再带动第一l型杆深入容纳腔内部,第二楔形面与第一楔形面相配合,使得平移块带动夹持杆对铝料棒外侧进行固定,由此限制铝料棒在受挤压时向两侧歪斜,有利于成型工作的进行。



技术特征:

1.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两侧的顶部均垂直安装有侧板(2),所述侧板(2)之间设有隔板(4),所述隔板(4)分别与两侧侧板(2)相连接,所述隔板(4)下方设有u型架(3),所述u型架(3)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油缸(10),所述升降油缸(10)底端与底板(1)相连接,所述隔板(4)上方设有升降台(6),所述升降台(6)两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支撑板(7),所述隔板(4)上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支撑板(7)底端贯穿限位槽(5)与u型架(3)相连接,所述升降台(6)顶面中部开设有用于放置铝料棒的定位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侧板(2)顶部固定安装有成型模具(15),另一个侧板(2)顶部固定安装有挤压油缸(30),所述挤压油缸(30)的活塞柱贯穿至侧板(2)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抵块(31),所述抵块(31)外侧顶部垂直安装有固定座(32),所述固定座(32)上方设有导向杆(33),所述导向杆(33)分别与两端侧板(2)相连接,所述固定座(32)顶端与导向杆(33)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33)上方设有顶板(29),所述顶板(29)分别与两端侧板(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块(17)一端内部开设有固定槽(20),所述固定槽(20)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21),所述弹簧(21)一端与升降台(6)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8),所述侧板(2)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滑块(8)相对应的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块(8)位于第一滑槽(9)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块(17)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8),所述容纳腔(13)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18)相对应的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块(18)位于第二滑槽(19)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14)靠近定位槽(12)的一侧设有垫块(16),所述垫块(16)通过螺栓与夹持杆(14)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软垫(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压机上料机构,涉及挤压机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侧的顶部均垂直安装有侧板,所述侧板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分别与两侧侧板相连接,所述隔板下方设有U型架,所述U型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底端与底板相连接,所述隔板上方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两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板底端贯穿限位槽与U型架相连接,所述升降台顶面中部开设有用于放置铝料棒的定位槽。本技术在使用时,限制铝料棒在受挤压时向两侧歪斜,有利于成型工作的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严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鑫三河铝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