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2145发布日期:2023-11-30 03:3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校直器,具体为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校直器是,绞线先经过4-5组水平导轮,然后再经过4-5组垂直导轮,只能有校直的功能,无法有效校正圆整度。

2、如公开(公布)号为cn2081732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镀稀土锌钢绞线后变形校直器,包括校直器支座,校直器支座上固定有四组变形校直组块,其中相邻两组变形校直组块呈90°角;所述的变形校直组块包括支撑板和调节板,支撑板正面横向留有一道用以安装导轮的滑槽,滑槽内通过滑槽块安装有四只导轮;支撑板反面纵向两端分别留有上下调节滑槽,上下调节滑槽通过滑杆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正面横向开有与支撑板滑槽平行的滑槽,滑槽内通过轮架连接有三只导轮,调节板上的导轮与支撑板上的导轮对向安装。该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时间短,工作量大大减少,设备的运转率得到提高

3、上述专利中涉及的校直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该校直器在使用时,先经过多组水平导轮,此时绞线会发生水平方向的扁平现象,再经过多组垂直导轮,此时绞线又会发生垂直方向上的扁平现象,导致校直后的绞线圆整度较差,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具备既能提升绞线校直效果又能提升绞线圆整度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包括箱体和绞线本体,所述绞线本体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四组校直组件,其中两组所述校直组件呈水平设置,另外两组所述校直组件呈垂直设置,且两组所述水平设置的校直组件与两组所述垂直设置的校直组件呈交替设置,所述校直组件与箱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校直组件抵紧力的调节组件。

3、优选的,所述校直组件包括三组导轮,所述导轮的表面开设有与绞线本体相适配的校直槽,三组所述导轮之间呈三角形设置,其中一组所述导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侧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另外两组所述导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架,三组所述导轮与相应的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之间通过活动连接组件安装在一起。

4、优选的,所述活动连接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表面的支撑轴,所述导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轴的表面,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还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5、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表面的调节螺杆,所述箱体的表面开设有与调节螺杆相适配的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杆的表面与调节螺孔的内壁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杆远离第二连接架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安装有转扭。

6、优选的,还包括设于第二连接架与箱体之间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架表面的两组导向杆,两组所述导向杆分别设于所述调节螺杆的两侧,所述箱体的表面开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表面与导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绞线本体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绞线本体的表面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导轮的表面开设有与支撑轴相适配的转孔,所述转孔的内壁与支撑轴的表面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观察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水平设置和两组垂直设置的校直组件的配合使用,在对绞线本体进行校直的时候,绞线本体经过校直组件会产生轻微的形变,在产生形变后,经过交替设置水平校直组件和垂直校直组件,会使得绞线本体产生水平垂直交替的形变过程,当绞线本体交替经过多校直组件后,使绞线本体既能保留的校直效果,又可以有效的提高绞线的圆整度,提高绞线绝缘线产品的同心度,从而提高绞线绝缘性整体品质;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绞线本体的直径调节导轮之间的间距,以对绞线本体施加合适的压力,通过导向组件的设置,可以提升第二连接架移动的稳定性,防止在转动调节螺杆的时候带动第二连接架出现转动而导致导轮之间出现错位,影响对绞线本体的正常校直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绞线本体(2),所述绞线本体(2)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四组校直组件,其中两组所述校直组件呈水平设置,另外两组所述校直组件呈垂直设置,且两组所述水平设置的校直组件与两组所述垂直设置的校直组件呈交替设置,所述校直组件与箱体(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校直组件抵紧力的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组件包括三组导轮(3),所述导轮(3)的表面开设有与绞线本体(2)相适配的校直槽(4),三组所述导轮(3)之间呈三角形设置,其中一组所述导轮(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架(5),所述第一连接架(5)的一侧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外两组所述导轮(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架(6),三组所述导轮(3)与相应的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之间通过活动连接组件安装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架(5)和第二连接架(6)表面的支撑轴(7),所述导轮(3)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轴(7)的表面,所述支撑轴(7)的一端还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架(6)表面的调节螺杆(9),所述箱体(1)的表面开设有与调节螺杆(9)相适配的调节螺孔(10),所述调节螺杆(9)的表面与调节螺孔(10)的内壁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杆(9)远离第二连接架(6)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安装有转扭(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第二连接架(6)与箱体(1)之间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绞线本体(2)相适配的通孔(14),所述绞线本体(2)的表面与通孔(14)的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3)的表面开设有与支撑轴(7)相适配的转孔(15),所述转孔(15)的内壁与支撑轴(7)的表面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6),所述安装槽(16)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观察窗(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绞线校直校圆器,属于校直器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和绞线本体,绞线本体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箱体的内腔设置有四组校直组件,其中两组校直组件呈水平设置,另外两组校直组件呈垂直设置;本技术通过两组水平设置和两组垂直设置的校直组件的配合使用,在对绞线本体进行校直的时候,绞线本体经过校直组件会产生轻微的形变,在产生形变后,经过交替设置水平校直组件和垂直校直组件,会使得绞线本体产生水平垂直交替的形变过程,当绞线本体交替经过多校直组件后,使绞线本体既能保留的校直效果,又可以有效的提高绞线的圆整度,提高绞线绝缘线产品的同心度,从而提高绞线绝缘性整体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星,鲁德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宇盛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