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8743发布日期:2023-11-30 10:0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具,特别涉及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


背景技术:

1、模具是常见的一种零件加工机械,在后进气道支架加工时需要使用到模具,在加工过程中,如加工时间过长,此时上下模具温度较高,那么这个时候就加大了上下模具的磨损,虽然目前能够实现降温,但是其降温结构不能够相互配合发挥更好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以解决在加工过程中,如加工时间过长,此时上下模具温度较高,那么这个时候就加大了上下模具的磨损,虽然目前能够实现降温,但是其降温结构不能够相互配合发挥更好的降温效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具体包括:下模具座和第一降温部分;所述下模具座顶端面安装有四根导向杆,四根导向杆上方一端均与顶板底端面固定,四根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上模具座,顶板底端面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下方一端安装在上模具座顶端面;下模具座和上模具座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后进气道支架冲压成型用的下模具以及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座上安装有第一降温部分;第一降温部分由安装座和风扇组成,安装座共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座均为l形结构,每个安装座上均安装有一个风扇,两个风扇相对设置,两个风扇分别位于上下模具的左右两侧,此时通过风扇可实现上下模具的气流降温。

4、可选地,所述下模具座上安装有第二降温部分;

5、第二降温部分由橡胶瓶和蓄水盒组成,橡胶瓶共设有两个,两个橡胶瓶均固定在下模具上,两个橡胶瓶均通过连接管分别与上模具以及下模具内的降温孔相连接,两个橡胶瓶内均填充有降温液体,此时通过降温液体可实现上下模具的降温。

6、可选地,当上下模具完成冲压时,两个所述橡胶瓶均呈挤压状态,此时可实现降温液体在上下模具内的流动,此时提高了降温效果。

7、可选地,所述下模具座上安装有蓄水盒,上下模具上的排水管均与蓄水盒相连接,两个橡胶瓶内均安装有用于橡胶瓶弹性复位的螺旋弹簧,在使用时,当上模具座向上移动时,此时橡胶瓶将液体从蓄水盒内抽回,此时液体再次通过上下模具,提高了上下模具的降温效果。

8、可选地,所述下模具座底端面呈线性阵列状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为矩形槽状结构,线性阵列状开设的辅助槽共同组成了下模具座的降温结构,此时可保证下模具座的降温效果。

9、可选地,右侧一个所述风扇位于蓄水盒的右侧位置,当右侧一个风扇转动时,蓄水盒内的液体呈降温状态。

10、有益效果

11、通过第一降温部分的设置,一方面,因安装座共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座均为l形结构,每个安装座上均安装有一个风扇,两个风扇相对设置,两个风扇分别位于上下模具的左右两侧,此时通过风扇可实现上下模具的气流降温;

12、另一方面,因右侧一个所述风扇位于蓄水盒的右侧位置,当右侧一个风扇转动时,蓄水盒内的液体呈降温状态。

13、通过第二降温部分的设置,因橡胶瓶共设有两个,两个橡胶瓶均固定在下模具上,两个橡胶瓶均通过连接管分别与上模具以及下模具内的降温孔相连接,两个橡胶瓶内均填充有降温液体,此时通过降温液体可实现上下模具的降温;当上下模具完成冲压时,两个所述橡胶瓶均呈挤压状态,此时可实现降温液体在上下模具内的流动,此时提高了降温效果;又因所述下模具座上安装有蓄水盒,上下模具上的排水管均与蓄水盒相连接,两个橡胶瓶内均安装有用于橡胶瓶弹性复位的螺旋弹簧,在使用时,当上模具座向上移动时,此时橡胶瓶将液体从蓄水盒内抽回,此时液体再次通过上下模具,提高了上下模具的降温效果;又因所述下模具座底端面呈线性阵列状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为矩形槽状结构,线性阵列状开设的辅助槽共同组成了下模具座的降温结构,此时可保证下模具座的降温效果。



技术特征:

1.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座(1)和第一降温部分(6);所述下模具座(1)顶端面安装有四根导向杆(2),四根导向杆(2)上方一端均与顶板(3)底端面固定,四根导向杆(2)上滑动连接有上模具座(4),顶板(3)底端面安装有液压伸缩杆(5),液压伸缩杆(5)下方一端安装在上模具座(4)顶端面;下模具座(1)和上模具座(4)上分别安装有用于后进气道支架冲压成型用的下模具以及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座(1)上安装有第一降温部分(6);第一降温部分(6)由安装座(601)和风扇(602)组成,安装座(601)共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座(601)均为l形结构,每个安装座(601)上均安装有一个风扇(602),两个风扇(602)相对设置,两个风扇(602)分别位于上下模具的左右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座(1)上安装有第二降温部分(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当上下模具完成冲压时,两个所述橡胶瓶(701)均呈挤压状态,此时可实现降温液体在上下模具内的流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座(1)上安装有蓄水盒(702),上下模具上的排水管均与蓄水盒(702)相连接,两个橡胶瓶(701)内均安装有用于橡胶瓶(701)弹性复位的螺旋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座(1)底端面呈线性阵列状开设有辅助槽(101),辅助槽(101)为矩形槽状结构,线性阵列状开设的辅助槽(101)共同组成了下模具座(1)的降温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右侧一个所述风扇(602)位于蓄水盒(702)的右侧位置,当右侧一个风扇(602)转动时,蓄水盒(702)内的液体呈降温状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后进气道支架成型模结构,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下模具座和第一降温部分;所述下模具座顶端面安装有四根导向杆,四根导向杆上方一端均与顶板底端面固定;因安装座共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座均为L形结构,每个安装座上均安装有一个风扇,两个风扇相对设置,两个风扇分别位于上下模具的左右两侧,此时通过风扇可实现上下模具的气流降温;因右侧一个所述风扇位于蓄水盒的右侧位置,当右侧一个风扇转动时,蓄水盒内的液体呈降温状态,解决了在加工过程中,如加工时间过长,此时上下模具温度较高,那么这个时候就加大了上下模具的磨损,虽然目前能够实现降温,但是其降温结构不能够相互配合发挥更好的降温效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昌,吕永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十堰昌旺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