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0785发布日期:2024-03-25 18:44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稳定杆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1、稳定杆,又称防倾杆、平衡杆,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

2、稳定杆经过端部成型时,操作人员手动的把稳定杆放置在锻压定位支架中手持定位,然后进行拍平,冲孔,切边等动作,但是操作人员每次放置稳定杆的位置存在差异,从而造成端部成型一致度较差,尺寸不稳定,另外,模具锻压成型时需要操作人员用手一直把持着稳定杆以防止稳定杆产生位移,从而对操作人员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能够便于固定稳定杆的位置,且保证稳定杆位置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稳定杆端部成型时的一致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包括:定位支撑架,定位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前端调整板,前端调整板上开设有用于调整稳定杆一端姿态的前端调整槽,定位支撑架远离前端调整板的一端设置有后端夹持组件,前端调整板和后端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前端定位块,前端定位块开设有与稳定杆外径相配合的前端定位槽,前端定位块上滑动配合有防止前端定位槽中稳定杆脱落的前端定位插销,后端夹持组件包括后端夹持限位块及与后端夹持限位块相配合将稳定杆固定在后端夹持限位块上的后端夹持摆动块,后端夹持摆动块与后端夹持限位块连接,后端夹持限位块开设有与稳定杆相配合的后端定位槽。

3、优选的,定位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有前端调整支撑块,前端调整支撑块连接有第一调节座,第一调节座开设有第一调整长腰孔和第二调整长腰孔,第一调节座分别通过第一调整长腰孔和第二调整长腰孔与前端调整支撑块和前端调整板连接。

4、优选的,定位支撑架上设置有前端定位驱动装置,前端定位驱动装置与前端定位插销铰接,使前端定位插销插入或远离前端定位块。

5、优选的,后端夹持摆动块的一端与后端夹持限位块铰接,后端夹持摆动块铰接有后端夹持驱动装置,后端夹持驱动装置使后端夹持摆动块靠近或远离后端夹持限位块以夹紧或者放松稳定杆。

6、优选的,定位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底座和第二驱动底座,前端定位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一驱动底座上且与第一驱动底座转动连接,后端夹持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二驱动底座上且与第二驱动底座转动连接。

7、优选的,定位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座,第二调节座包括与定位支撑架连接的前端第一调节板、与前端第一调节板连接的前端第二调节板和与前端第二调节板连接的前端第三调节板,第一驱动底座和前端定位块设置在前端第三调节板上,前端第一调节板、前端第二调节板和前端第三调节板分别开设有用于调节高度位置的前端第一调节长腰孔、用于调节水平位置的前端第二长腰孔和用于调节角度位置的前端第三弧形长腰孔。

8、优选的,定位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调节座,第三调节座包括与定位支撑架连接的后端第一调节板、与后端第一调节板连接的后端第二调节板和与后端第二调节板连接的后端第三调节板,第二驱动底座和后端夹持限位块设置在第三调节板上,后端第一调节板、后端第二调节板和后端第三调节板分别开设有用于调节高度位置的后端第一调节长腰孔、用于调节水平位置的后端第二长腰孔和用于调节角度位置的后端第三弧形长腰孔。

9、优选的,前端定位块和后端夹持限位块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稳定杆是否到位的传感器。

10、优选的,前端定位块、前端定位插销和后端夹持组件在定位支撑架上均设置有两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前端调整板支撑稳定杆一端的位置,后端夹持限位块和后端夹持摆动块将稳定杆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并通过前端定位快进一步的稳定稳定杆的位置,且通过前端定位块还能起到防止放错稳定杆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支撑架(1),所述定位支撑架(1)的一端设置有前端调整板(2),所述前端调整板(2)上开设有用于调整稳定杆(8)一端姿态的前端调整槽(21),所述定位支撑架(1)远离前端调整板(2)的一端设置有后端夹持组件,所述前端调整板(2)和后端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前端定位块(4),所述前端定位块(4)开设有与稳定杆(8)外径相配合的前端定位槽(41),所述前端定位块(4)上滑动配合有防止前端定位槽(41)中稳定杆(8)脱落的前端定位插销(42),所述后端夹持组件包括后端夹持限位块(31)及与后端夹持限位块(31)相配合将稳定杆(8)固定在后端夹持限位块(31)上的后端夹持摆动块(32),所述后端夹持摆动块(32)与后端夹持限位块(31)连接,所述后端夹持限位块(31)开设有与稳定杆(8)相配合的后端定位槽(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架(1)可拆卸连接有前端调整支撑块(11),所述前端调整支撑块(11)连接有第一调节座(12),所述第一调节座(12)开设有第一调整长腰孔(121)和第二调整长腰孔(122),所述第一调节座(12)分别通过第一调整长腰孔(121)和第二调整长腰孔(122)与前端调整支撑块(11)和前端调整板(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架(1)上设置有前端定位驱动装置(131),所述前端定位驱动装置(131)与前端定位插销(42)铰接,使前端定位插销(42)插入或远离前端定位块(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夹持摆动块(32)的一端与后端夹持限位块(31)铰接,所述后端夹持摆动块(32)铰接有后端夹持驱动装置(141),所述后端夹持驱动装置(141)使后端夹持摆动块(32)靠近或远离后端夹持限位块(31)以夹紧或者放松稳定杆(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架(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底座(13)和第二驱动底座(14),所述前端定位驱动装置(131)设置在第一驱动底座(13)上且与第一驱动底座(13)转动连接,所述后端夹持驱动装置(141)设置在第二驱动底座(14)上且与第二驱动底座(14)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架(1)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二调节座包括与定位支撑架(1)连接的前端第一调节板(51)、与前端第一调节板(51)连接的前端第二调节板(52)和与前端第二调节板(52)连接的前端第三调节板(53),所述第一驱动底座(13)和前端定位块(4)设置在前端第三调节板(53)上,所述前端第一调节板(51)、前端第二调节板(52)和前端第三调节板(53)分别开设有用于调节高度位置的前端第一调节长腰孔(511)、用于调节水平位置的前端第二长腰孔(521)和用于调节角度位置的前端第三弧形长腰孔(53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架(1)上设置有第三调节座,所述第三调节座包括与定位支撑架(1)连接的后端第一调节板(61)、与后端第一调节板(61)连接的后端第二调节板(62)和与后端第二调节板(62)连接的后端第三调节板(63),所述第二驱动底座(14)和后端夹持限位块(31)设置在第三调节板上,所述后端第一调节板(61)、后端第二调节板(62)和后端第三调节板(63)分别开设有用于调节高度位置的后端第一调节长腰孔(611)、用于调节水平位置的后端第二长腰孔(621)和用于调节角度位置的后端第三弧形长腰孔(6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定位块(4)和后端夹持限位块(3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稳定杆(8)是否到位的传感器(7)。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定位块(4)、前端定位插销(42)和后端夹持组件在定位支撑架(1)上均设置有两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提供一种稳定杆锻压用夹持装置,包括:定位支撑架,定位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前端调整板,前端调整板上开设有用于调整稳定杆一端姿态的前端调整槽,定位支撑架远离前端调整板的一端设置有后端夹持组件,前端调整板和后端夹持组件之间设置有前端定位块,前端定位块开设有与稳定杆外径相配合的前端定位槽,前端定位块上滑动配合有防止前端定位槽中稳定杆脱落的前端定位插销,后端夹持组件包括后端夹持限位块及后端夹持摆动块,后端夹持摆动块与后端夹持限位块连接,后端夹持限位块开设有后端定位槽;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能够便于固定稳定杆的位置,且保证稳定杆位置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稳定杆端部成型时的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欢,奚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索格菲(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