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管下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9447发布日期:2024-04-08 11:20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管下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下料机的,尤其涉及一种四管下料机。


背景技术:

1、一些钢管、钢筋、钢管的生产过程需要许多工序,捋直是其中一项,比如在钢纤维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纤维进行捋直作业,以保证钢纤维的轴向精度,提高钢纤维的性能。申请号为202222964430.8的专利公开一种钢纤维生产用的捋直送料架,其利用两个推板对钢纤维进行纵向夹持,钢纤维的上下分别通过旋动的按压轮和可移动的移动板的作用下,可对钢纤维进行按压捋直。其中,该技术方案只能对一条产品进行捋直,这样效率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管下料机,其结构简单,可同时对四条料条进行捋直后下料,效率较高。

2、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四管下料机,包括四卷供料料卷、与四卷所述供料料卷一一对应配合的四条引导管,四条所述引导管通过连接框体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管包括弧形段和直线段,所述弧形段的末端倾斜向下且和所述直线段相连接,四条所述直线段的末端并排设置且每条所述引导管的末端对应配合设置有捋直模块。

3、在上述方案中,供料料卷可提供待捋直下料的料条,料条就缠绕在供料料卷上,料条为钢管、钢筋、钢管等。其中,四卷供料料卷的料条分别进入到四条引导管中分别输送,而四条引导管可分别对接一个捋直模块,捋直模块可对料条进行捋直,实现同批四条料条进行捋直后下料,从而提高效率。而另外,料条的持续输送动力为捋直模块后续对接的动力部分,该动力部分是常规捋直下料机都配置的,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4、在一种实施例中,四条所述引导管分为左右对称的两组且每组两条,同组的两条所述引导管往靠内侧倾斜且并排设置,同组的两条所述引导管的两条弧形段一前一后布置,四条所述直线段的末端处于同一竖立面上。

5、在上述方案中,四条引导管在布局上左右对称分布,但前后方向上通过倾斜设置从而不会干涉,结构合理,另外,四条直线段的末端处于同一竖立面上,且直线段各对接一个捋直模块,从而使得四条引导管的结构整体规范化,简化设计。

6、在一种实施例中,四条所述弧形段的不与所述直线段连接的一端末端朝正下方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7、在上述方案中,四条弧形段的初始端等高设计,简化设计,在结构设计上方便后期对引导管的维护检修。

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段的弧形弯曲内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转动设置有导轮。

9、在上述方案中,导轮可方便料条仔弧形段中的运输。

1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体包括固定支架、适配安装在所述弧形段的一侧并用于相应的所述弧形段固定的弧形固定块和设置在所述弧形固定块的两末端的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通过竖向梁焊接在固定支架上,所述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引导管的所述弧形段相连接,所述弧形固定块和所述弧形段通过若干绑线梆紧。

11、在上述方案中,连接框体的结构可实现将四条引导管分别固定住。

1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捋直模块包括安装座和顺序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接入轮组、中间导套、竖向校直轮组、横向校直轮组和出料导套,所述接入轮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校直轮,一个所述直线段正对着一个所述接入轮组的两个所述校直轮之间的间隔区域。

13、在上述方案中,料条在捋直模块中依次通过接入轮组、中间导套、竖向校直轮组、横向校直轮组和出料导套,接入轮组作为料条在捋直模块和引导管之间的接驳,中间导套直线设计并可将料条粗略地居中导入到竖向校直轮组中,竖向校直轮组可以在竖向方向上对料条进行捋直,横向校直轮组可在横向方向上对料条进行捋直,从而实现整体上横竖捋直居中,最终就可以使得料条从出料导套笔直输出下料了。

1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校直轮组包括竖向安装板和上下分层且错位设置的若干竖向校直轮,所述横向校直轮组包括横向安装板和左右分层且错位设置的若干横向校直轮。

15、在上述方案中,竖向校直轮和横向校直轮的分层设计是常规捋直机构的设计方式。

16、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同一个捋直模块中,两个所述校直轮之间的间隔区域的中线、中间导套的中线、两层竖向校直轮之间的间隔区域的中线、两层横向校直轮之间的间隔区域的中线和出料导套的中线均分别处于同一直线上。

17、在一种实施例中,四个所述捋直模块分为左右两组,同一组的两个所述捋直模块共用一个所述安装座。

1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供料料卷平放或竖向放置在地面上,所述供料料卷的中心处设置转轴,所述供料料卷与所述转轴相对转动配合。

19、在上述方案中,供料料卷可转动,从而辅助料条被持续进入到引导管中被输送。



技术特征:

1.一种四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卷供料料卷(1)、与四卷所述供料料卷(1)一一对应配合的四条引导管(2),四条所述引导管(2)通过连接框体(3)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管(2)包括弧形段(4)和直线段(5),所述弧形段(4)的末端倾斜向下且和所述直线段(5)相连接,四条所述直线段(5)的末端并排设置且每条所述引导管(2)的末端对应配合设置有捋直模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四条所述引导管(2)分为左右对称的两组且每组两条,同组的两条所述引导管(2)往靠内侧倾斜且并排设置,同组的两条所述引导管(2)的两条弧形段(4)一前一后布置,四条所述直线段(5)的末端处于同一竖立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四条所述弧形段(4)的不与所述直线段(5)连接的一端末端朝正下方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4)的弧形弯曲内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转动设置有导轮(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体(3)包括固定支架(8)、适配安装在所述弧形段(4)的一侧并用于相应的所述弧形段(4)固定的弧形固定块(9)和设置在所述弧形固定块(9)的两末端的连接横梁(10),所述连接横梁(10)通过竖向梁(11)焊接在固定支架(8)上,所述连接横梁(10)的两端分别与两条所述引导管(2)的所述弧形段(4)相连接,所述弧形固定块(9)和所述弧形段(4)通过若干绑线(12)梆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捋直模块(6)包括安装座(13)和顺序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3)上的接入轮组(14)、中间导套(15)、竖向校直轮组(16)、横向校直轮组(17)和出料导套(18),所述接入轮组(14)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校直轮(19),一个所述直线段(5)正对着一个所述接入轮组(14)的两个所述校直轮(19)之间的间隔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四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校直轮组(16)包括竖向安装板(20)和上下分层且错位设置的若干竖向校直轮(21),所述横向校直轮组(17)包括横向安装板(22)和左右分层且错位设置的若干横向校直轮(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四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捋直模块(6)中,两个所述校直轮(19)之间的间隔区域的中线、中间导套(15)的中线、两层竖向校直轮(21)之间的间隔区域的中线、两层横向校直轮(23)之间的间隔区域的中线和出料导套(18)的中线均分别处于同一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四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捋直模块(6)分为左右两组,同一组的两个所述捋直模块(6)共用一个所述安装座(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管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料卷(1)平放或竖向放置在地面上,所述供料料卷(1)的中心处设置转轴,所述供料料卷(1)与所述转轴相对转动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四管下料机,其结构简单,可同时对四条料条进行捋直后下料,效率较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四管下料机,包括四卷供料料卷、与四卷所述供料料卷一一对应配合的四条引导管,四条所述引导管通过连接框体固定连接,所述引导管包括弧形段和直线段,所述弧形段的末端倾斜向下且和所述直线段相连接,四条所述直线段的末端并排设置且每条所述引导管的末端对应配合设置有捋直模块。本技术涉及下料机的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罗曜,罗曦,张永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曜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