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3908发布日期:2024-03-05 12:0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管道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


背景技术:

1、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在管道生产的过程中可使用到一种制管机,即一种卷板机,是一种利用工作辊使板料弯曲成形的设备,可以成形筒形件、锥形件等不同形状的零件,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加工设备,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机器在将金属板材进行弯曲成形的过程中通常缺少对半成型的金属板材进行位置限制的结构,加工过程中金属板材易偏移导致成形失败,对管道的生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具备可对进行折弯成管的金属板材进行辅助定位,防止金属板材偏移导致成形失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机器在将金属板材进行弯曲成形的过程中通常缺少对半成型的金属板材进行位置限制的结构,加工过程中金属板材易偏移导致成形失败,对管道的生产造成影响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包括机器主体、下压辊、上压辊、两个底座和载板,所述下压辊设置于机器主体的内腔,所述上压辊设置于机器主体的顶部,两个所述底座分别活动连接于上压辊的两侧,所述底座的底部与机器主体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板固定连接于机器主体的后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前侧与后侧固定连接有固位板,所述上压辊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辊,所述壳体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固位组件,两侧所述壳体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控位组件。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位组件包括限位杆和两个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分别套设于限位杆表面的前侧与后侧,两侧所述活动块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位插杆,前侧与后侧所述固位插杆相对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件。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控位组件包括拉杆和拉环,所述拉环固定连接于拉杆远离壳体的一侧,所述拉杆远离拉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位杆,所述控位杆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传动件配合使用的传动柱,两侧所述控位杆相反一侧的前侧与后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辊的两侧分别通过转轴与两侧活动座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前侧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通孔。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位板的前侧开设有与固位插杆配合使用的固位通口,前侧与后侧所述固位板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壳体前侧与后侧的表面相接触。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靠近限位通孔内壁的一侧与限位通孔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位插杆靠近第一通口内壁的一侧与第一通口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位插杆按靠近固位通口内壁的一侧与固位通口的内壁相接触。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拉杆靠近第二通口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通口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控位杆的顶部与传动件底部的表面相接触,所述传动柱靠近传动件内壁的一侧与传动件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弹簧远离控位杆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活动座、固位板、定位辊、第一通口、固位组件、第二通口、控位组件、限位通孔和固位通口的配合使用,向两侧拉环相反的一侧拉动拉环,带动拉杆进行移动,拉杆带动控位杆进行移动,同时控位杆对弹簧进行挤压,控位杆带动传动柱进行移动,解决了现有机器在将金属板材进行弯曲成形的过程中通常缺少对半成型的金属板材进行位置限制的结构,加工过程中金属板材易偏移导致成形失败,对管道的生产造成影响的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位组件,能够配合固位通口使用,对固位板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完成对活动座与定位辊的安装。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位组件,能够带动固位插杆脱离固位通口的内腔,解除对固位板位置的固定,即可对活动座与定位辊进行拆卸。

13、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辊,能够对通过下压辊与上压辊之间进行折弯成管的金属板材进行辅助定位,通过设置限位通孔,能够配合限位杆使用,对活动块在壳体内腔中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

14、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位通口,能够配合固位插杆使用,当固位插杆进入固位通口的内腔后,对固位板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完成对活动座位置的安装。

15、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杆能够配合限位通孔使用,对活动块在壳体内腔中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通过设置第一通口,能够对固位插杆的位置进行限制。

16、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杆,能够带动控位杆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第二通口,能够对拉杆的位置进行限制,通过设置控位杆,能够带动传动柱进行移动,通过设置传动柱,能够带动传动件进行移动,通过设置传动件,能够带动固位插杆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弹簧,能够在弹簧受到控位杆挤压后产生推力,推动控位杆进行复位。



技术特征:

1.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包括机器主体(1)、下压辊(2)、上压辊(3)、两个底座(4)和载板(5),所述下压辊(2)设置于机器主体(1)的内腔,所述上压辊(3)设置于机器主体(1)的顶部,两个所述底座(4)分别活动连接于上压辊(3)的两侧,所述底座(4)的底部与机器主体(1)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板(5)固定连接于机器主体(1)的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座(7),所述活动座(7)的前侧与后侧固定连接有固位板(8),所述上压辊(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辊(9),所述壳体(6)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口(10),所述壳体(6)的内腔设置有固位组件(11),两侧所述壳体(6)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口(12),所述壳体(6)的内腔设置有控位组件(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组件(11)包括限位杆(1101)和两个活动块(1102),两个所述活动块(1102)分别套设于限位杆(1101)表面的前侧与后侧,两侧所述活动块(1102)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位插杆(1103),前侧与后侧所述固位插杆(1103)相对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传动件(11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位组件(13)包括拉杆(1301)和拉环(1302),所述拉环(1302)固定连接于拉杆(1301)远离壳体(6)的一侧,所述拉杆(1301)远离拉环(13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位杆(1303),所述控位杆(1303)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与传动件(1104)配合使用的传动柱(1304),两侧所述控位杆(1303)相反一侧的前侧与后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30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辊(9)的两侧分别通过转轴与两侧活动座(7)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1102)的前侧开设有与限位杆(1101)配合使用的限位通孔(1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板(8)的前侧开设有与固位插杆(1103)配合使用的固位通口(15),前侧与后侧所述固位板(8)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壳体(6)前侧与后侧的表面相接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101)靠近限位通孔(14)内壁的一侧与限位通孔(14)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位插杆(1103)靠近第一通口(10)内壁的一侧与第一通口(10)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位插杆(1103)按靠近固位通口(15)内壁的一侧与固位通口(15)的内壁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301)靠近第二通口(12)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通口(12)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控位杆(1303)的顶部与传动件(1104)底部的表面相接触,所述传动柱(1304)靠近传动件(1104)内壁的一侧与传动件(1104)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弹簧(1305)远离控位杆(1303)的一侧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管机的辅助定位组件,包括机器主体、下压辊、上压辊、两个底座和载板,所述下压辊设置于机器主体的内腔,所述上压辊设置于机器主体的顶部,两个所述底座分别活动连接于上压辊的两侧。通过设置壳体、活动座、固位板、定位辊、第一通口、固位组件、第二通口、控位组件、限位通孔和固位通口的配合使用,向两侧拉环相反的一侧拉动拉环,带动拉杆进行移动,拉杆带动控位杆进行移动,同时控位杆对弹簧进行挤压,控位杆带动传动柱进行移动,解决了现有机器在将金属板材进行弯曲成形的过程中通常缺少对半成型的金属板材进行位置限制的结构,加工过程中金属板材易偏移导致成形失败,对管道的生产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萍,娄心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盛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9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