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件夹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1071发布日期:2024-01-23 10:4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锻件夹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锻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锻件夹取装置。


背景技术:

1、一般锻造件的制造通常是将一卷的线材经过整直后,送入一锻造件成型机中,由一送料装置导引进料使线材伸出预定长度,并借一刀具装置将此凸出的线材切断成二坯料,再借多个夹具装置将此坯料依序逐步地传送到多个冲压装置,使坯料进行一系列的锻造及冲切成型后,再将此冲锻后的半成品送进其他后续的搓丝、攻丝等作业,以完成制造,在锻件机生产大型锻件的过程中,由于锻件温度极高,因此常需要夹取工具辅助。

2、专利申请号为cn210418954u的一种锻件夹取装置,通过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配合使用将锻件进行夹持固定,但是自动化程度较低。

3、现有的锻件夹取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在夹持后需要挪到其他加工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但夹持后的锻件不方便进行移动且不方便对夹持的高度进行调整,存在使用的局限性,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的使用需求。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锻件夹取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方便对锻件进行自动夹持且方便进行旋转和调节的锻件夹取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锻件夹取装置,包括底箱、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底箱的内腔,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连接块,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设置于连接块的顶部,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箱体、旋转杆和连接柱,所述箱体的底部与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底部与箱体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顶部与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连接柱的顶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板、第一齿板、第二齿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夹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与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的底部均滑动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的一侧,所述夹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一侧。

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锻件夹取装置,优选的,所述底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锻件夹取装置,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侧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锻件夹取装置,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与旋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锻件夹取装置,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锻件夹取装置,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侧分别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的一侧啮合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锻件夹取装置,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该锻件夹取装置,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可通过气缸推动第一齿板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板进行移动,通过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可分别带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一侧的夹板进行相向移动,方便对锻件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设置的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可带动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进行转动,方便带动旋转杆和连接柱进行转动,可对锻件进行旋转,达到了移动锻件位置的效果,且通过第一气缸带动连接块升降进而带动箱体以及底板进行升降,方便对夹持的锻件高度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的锻件夹取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在夹持后需要挪到其他加工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但夹持后的锻件不方便进行移动且不方便对夹持的高度进行调整,存在使用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锻件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3),所述固定筒(2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24),所述滑动柱(24)的顶部与箱体(31)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2),所述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33),所述传动轴(33)的外侧与箱体(31)的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锻件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34),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4)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35),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5)的轴心处与旋转杆(36)的外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2),所述固定块(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43),所述第二气缸(43)的活塞杆与第一齿板(44)的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齿轮(45),所述齿轮(45)的外侧分别与第一齿板(44)和第二齿板(46)的一侧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件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5),所述滑轨(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的顶部分别与第一固定板(47)和第二固定板(48)的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锻件夹取装置,该锻件夹取装置,包括底箱、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底箱的内腔,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连接块,所述旋转杆的底部与箱体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顶部与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板、第一齿板、第二齿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夹板,所述夹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一侧。本技术提供的锻件夹取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锻件夹取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在夹持后需要挪到其他加工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但夹持后的锻件不方便进行移动且不方便对夹持的高度进行调整,存在使用的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朋,陈兆凤,苏厚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增金广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