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穿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89493发布日期:2024-03-22 10:4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壳体穿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工装的,具体涉及一种壳体穿管设备。


背景技术:

1、egr是汽车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简称,该系统通过将少量燃烧后的废气导入进气管路,来降低燃烧室内的温度,减少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然而从气缸内排出的废气温度非常高,因此需要在egr管路中接入一个冷却器并引入冷却液,来降低到达进气管路的废气温度。

2、egr冷却器在结构上包括单个壳体、两个端盖片和多个呈扁平状的冷却管,壳体呈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端盖片的端面上则设有多个供冷却管进行插接的插槽。在组装时,首先将两个端盖片分别装配在壳体的两端开口位置,再通过将冷却管插入插槽,使得冷却管位于两个端盖片之间的位置,此时冷却管即可以层叠排布的方式的装配在壳体的内部,最后对冷却管的两端进行胀管,即对冷却管的两端进行扩张,使得冷却管的两端与端盖片的插槽相互固定。可以看出,egr冷却器在组装时既涉及到端盖片与壳体之间的装配、又涉及到冷却管与端盖片之间的装配,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多台设备才能完成上述组装,导致加工效率较低,且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完成端盖片与壳体之间的装配以及冷却管与端盖片之间的装配的壳体穿管设备。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穿管设备,包括上压组件、下压组件、用于对壳体进行限位的夹具和设置于夹具下方的用于对壳体进行支撑的固定板;

3、所述上压组件包括位于夹具上方的上压头和用于驱动上压头升降的上压动力件,所述上压头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顶块和压板,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至上压动力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顶块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侧,且第一顶块的下端设有用于供冷却管抵接的顶推头,所述压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架的下方,所述压板设有沿竖向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顶块穿过第一通槽设置以使得顶推头位于压板的下方,所述压板的下侧设有供端盖片装配的定位部;

4、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位于固定板下方的下压头和用于驱动下压头升降的下压动力件,所述下压头包括连接至下压动力件输出端的第二支撑架和连接于第二支撑架上侧的第二顶块,所述第二顶块与第一顶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顶块的上端设有用于供冷却管抵接的底推头,所述固定板设有沿竖向的供第二顶块穿过的第二通槽。

5、上述方案通过夹具实现了对壳体的限位,而当上压动力件驱动上压头朝夹具下降移动时,壳体的上端开口的端盖片由压板进行装配,壳体下端开口的端盖片则在固定板的支撑作用下实现装配;随后上压动力件带动上压头复位,而下压动力件推动下压头上升,直至第二顶块上端的底推头向上穿过壳体,此时即可将冷却管移动到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之间,并使得冷却管的下端与底推头相抵接,此时上压动力件再次驱动上压头下降,直至第一顶块与冷却管上端相抵接,随后上压动力件和下压动力件同时驱动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下降,冷却管即可被装配至壳体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通过单台设备实现了壳体与端盖片之间的装配以及冷却管与端盖片之间的装配,加工效率高,且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6、作为优选的,所述顶推头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一胀管部和第一顶管部,所述第一胀管部和第一顶管部均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胀管部的顶部的平面尺寸大于冷却管的内孔尺寸,所述第一顶管部的顶部平面尺寸等于或小于冷却管的内孔尺寸,从而使得第一顶管部能够插入冷却管内实现对冷却管的定位;而由于第一胀管部的顶部的平面尺寸大于冷却管的内孔尺寸,因此能够实现对冷却管端部的扩张。

7、作为优选的,所述底推头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二胀管部和第二顶管部,所述第二胀管部和第二顶管部均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二胀管部的顶部的平面尺寸大于冷却管的内孔尺寸,所述第二顶管部的顶部平面尺寸等于或小于冷却管的内孔尺寸,从而使得第二顶管部能够插入冷却管内实现对冷却管的定位;而由于第二胀管部的顶部的平面尺寸大于冷却管的内孔尺寸,因此能够实现对冷却管端部的扩张。

8、作为优选的,上述方案还包括设置于夹具的上方的侧面的侧夹组件,所述侧夹组件用于夹持冷却管以使得冷却管保持在夹具上方,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水平。

9、作为优选的,所述侧夹组件包括分别位于夹具上方的左侧和右侧的左夹爪和右夹爪,以及用于驱动左夹爪和右夹爪相互靠近和远离的侧夹动力件。

10、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顶块与所述第二通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以使得第二顶块与第二通槽相互滑动抵接,从而确保第二顶块的升降更为稳定。

11、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侧设有沿竖向的导向结构,所述压板滑动连接至所述导向结构以使得压板可沿导向结构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压板之间设有用于向压板施加向下推力的弹性件,从而使得压板和第一支撑架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避免压坏壳体。

12、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为开设于第一支撑架的下侧的滑孔,所述压板的上侧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上端为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孔内的螺帽端,所述滑孔内设有供螺帽端抵接以防止螺栓脱出的阶梯面,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且套接于所述螺栓,从而使得压板和第一支撑架之间连接稳定。

13、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顶块与所述第一通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以使得第一顶块与第一通槽相互滑动抵接,从而确保第一顶块的升降更为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壳体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组件、下压组件、用于对壳体(91)进行限位的夹具(1)和设置于夹具(1)下方的用于对壳体(91)进行支撑的固定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头(33)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一胀管部(332)和第一顶管部(331),所述第一胀管部(332)和第一顶管部(331)均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一胀管部(332)的顶部的平面尺寸大于冷却管(93)的内孔尺寸,所述第一顶管部(331)的顶部平面尺寸等于或小于冷却管(93)的内孔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壳体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推头(53)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二胀管部(532)和第二顶管部(531),所述第二胀管部(532)和第二顶管部(531)均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所述第二胀管部(532)的顶部的平面尺寸大于冷却管(93)的内孔尺寸,所述第二顶管部(531)的顶部平面尺寸等于或小于冷却管(93)的内孔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夹具(1)的上方的侧面的侧夹组件,所述侧夹组件用于夹持冷却管(93)以使得冷却管(93)保持在夹具(1)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壳体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夹组件包括分别位于夹具(1)上方的左侧和右侧的左夹爪(71)和右夹爪(72),以及用于驱动左夹爪(71)和右夹爪(72)相互靠近和远离的侧夹动力件(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块(52)与所述第二通槽(6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以使得第二顶块(52)与第二通槽(61)相互滑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31)的下侧设有沿竖向的导向结构,所述压板(34)滑动连接至所述导向结构以使得压板(34)可沿导向结构而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架(31)和压板(34)之间设有用于向压板(34)施加向下推力的弹性件(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壳体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开设于第一支撑架(31)的下侧的滑孔(311),所述压板(34)的上侧连接有螺栓(343),所述螺栓(343)的上端为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孔(311)内的螺帽端,所述滑孔(311)内设有供螺帽端抵接以防止螺栓(343)脱出的阶梯面,所述弹性件(8)为弹簧且套接于所述螺栓(34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壳体穿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块(32)与所述第一通槽(34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以使得第一顶块(32)与第一通槽(341)相互滑动抵接。


技术总结
一种壳体穿管设备,包括上压组件、下压组件、夹具和固定板;上压组件包括上压头和上压动力件,上压头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顶块和压板,第一支撑架连接至上压动力件的输出端,第一顶块连接于第一支撑架的下侧,且第一顶块的下端设有顶推头,压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架的下方,压板设有沿竖向的第一通槽,第一顶块穿过第一通槽设置,压板的下侧设有定位部;下压组件包括下压头和下压动力件,下压头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二顶块,第二顶块的上端设有底推头,固定板设有沿竖向的供第二顶块穿过的第二通槽。上述方案通过单台设备实现了壳体与端盖片之间的装配以及冷却管与端盖片之间的装配,加工效率高,且有效降低了设备成本,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洲,陈轩,徐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路润冷却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