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7814发布日期:2023-10-25 13:3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钻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金属件钻孔装置在使用时,打孔机主要沿竖直或水平方向运动,对固定工装固定的金属件进行打孔,而需要对金属件侧面打斜孔时,则需要加工人员在钻孔过程中对金属件进行重新拆装,调整金属件的固定位置,使得整个加工过程较为繁琐,不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并且对正方形截面和圆柱形金属件夹持不稳定,易出现晃动,造成金属件打孔位置发生偏移。

2、此外,在对金属件侧面打斜孔时,需重新调整金属件的位置并再次夹紧,操作复杂,降低了金属件加工效率,且由于对正方形截面和圆柱形金属件夹持存在不稳定的问题,还会导致金属件打孔位置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包括板架,所述板架顶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架,两个所述活动架间设置有活动条,所述活动条顶面一侧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部活动卡合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底面固定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活动条底面固定有套架,所述套架内侧壁相互靠近一侧面间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动杆一端与所述转轮一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轮底面固定有打孔机,所述活动条顶面设置有限位组件。

3、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固定于活动条顶面,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相互靠近一侧面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移动块顶部与所述第三螺纹杆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外侧壁两端非螺纹位置处与所述第二定位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一端固定有第二手轮。

4、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板架底面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面开设有四个呈圆周分布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活动卡合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顶面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有挤压板,所述活动块底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板架底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侧壁固定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面转动连接有四个呈圆周分布的带动条,所述带动条一端与所述连接块底面转动连接。

5、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底座底面固定有两个第一定位块,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块相互靠近一侧面间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转动轴外侧壁底部固定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杆一端固定有第一手轮。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挤压板一侧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活动卡合有夹持板,所述挤压板顶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底端与夹持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面固定有旋钮。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活动架顶面两侧中部之间固定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底面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壁顶部与所述安装条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条两侧分别固定有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壁顶部固定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间转动连接有皮带,一侧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面固定有把手,所述活动架内侧壁两侧分别固定有定位柱,所述活动条外侧壁对立两侧面分别固定有两个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定位柱活动卡合,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柱底面固定有底接板,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壁底部与对应侧的底接板转动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活动架一侧面固定有连接架,所述板架顶面两侧分别固定有轨道,所述活动架与所述轨道卡合,所述轨道顶面一端固定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架一端固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蜗杆转动带动蜗轮,使得转盘转动带动四个挤压板同步移动,对截面正方形金属件底部进行夹持,通过安装夹持板,能够对圆柱形金属件底部进行夹持,从而能够对圆柱形和截面为正方形的金属件底部稳定的进行夹持,提高了金属件的稳定性,避免了打孔时,金属件发生晃动的情况,进而造成金属件打孔位置发生偏移。

11、(2)通过第三螺纹杆的转动,使得移动块进行移动,进而使得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轮转动,最终能够使得打孔机的倾斜角度被改变,从而能够方便的对金属件侧面打倾斜孔,操作简单,提高了金属件的加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包括板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200)顶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架(203),两个所述活动架(203)间设置有活动条(300),所述活动条(300)顶面一侧开设有开槽(504),所述开槽(504)内部活动卡合有移动块(500),所述移动块(500)底面固定有限位器(600),所述限位器(600)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01),所述活动条(300)底面固定有套架(604),所述套架(604)内侧壁相互靠近一侧面间转动连接有转轮(602),所述转动杆(601)一端与所述转轮(602)一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轮(602)底面固定有打孔机(603),所述活动条(300)顶面设置有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定位块(503),所述第二定位块(503)固定于活动条(300)顶面,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块(503)相互靠近一侧面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501),所述移动块(500)顶部与所述第三螺纹杆(501)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501)外侧壁两端非螺纹位置处与所述第二定位块(50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501)一端固定有第二手轮(5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200)底面固定有底座(100),所述底座(100)顶面开设有四个呈圆周分布的限位槽(109),所述限位槽(109)内部活动卡合有活动块(110),所述活动块(110)顶面固定有连接杆(115),所述连接杆(115)一端固定有挤压板(102),所述活动块(110)底面固定有连接块(108),所述板架(200)底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06),所述转动轴(106)外侧壁固定有转盘(116),所述转盘(116)底面转动连接有四个呈圆周分布的带动条(107),所述带动条(107)一端与所述连接块(108)底面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底面固定有两个第一定位块(103),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块(103)相互靠近一侧面间转动连接有蜗杆(104),所述转动轴(106)外侧壁底部固定有蜗轮(105),所述蜗轮(105)与所述蜗杆(104)啮合,所述蜗杆(104)一端固定有第一手轮(1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102)一侧面开设有安装槽(111),所述安装槽(111)内部活动卡合有夹持板(112),所述挤压板(102)顶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114),所述第一螺纹杆(114)底端与夹持板(11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14)顶面固定有旋钮(1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架(203)顶面两侧中部之间固定有安装条(305),所述安装条(305)底面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302),所述第二螺纹杆(302)外侧壁顶部与所述安装条(305)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条(300)两侧分别固定有螺纹套(301),所述第二螺纹杆(302)与所述螺纹套(30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302)外侧壁顶部固定有带轮(400),两个所述带轮(400)间转动连接有皮带(401),一侧所述第二螺纹杆(302)顶面固定有把手(402),所述活动架(203)内侧壁两侧分别固定有定位柱(304),所述活动条(300)外侧壁对立两侧面分别固定有两个凸块(303),所述凸块(303)与所述定位柱(304)活动卡合,相邻两个所述定位柱(304)底面固定有底接板(201),所述第二螺纹杆(302)外侧壁底部与对应侧的底接板(201)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架(203)一侧面固定有连接架(700),所述板架(200)顶面两侧分别固定有轨道(202),所述活动架(203)与所述轨道(202)卡合,所述轨道(202)顶面一端固定有液压杆(701),所述液压杆(701)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架(700)一端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件钻孔装置,属于钻孔设备技术领域,针对了对金属件侧面打斜孔时,需重新拆装调整金属件的固定位置,操作复杂,降低了金属件加工效率的问题,板架顶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动架,两个活动架间设置有活动条,活动条顶面一侧开设有开槽,开槽内部活动卡合有移动块,移动块底面固定有限位器,限位器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活动条底面固定有套架;本技术通过第三螺纹杆的转动,使得移动块进行移动,进而使得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轮转动,最终能够使得打孔机的倾斜角度被改变,从而能够方便的对金属件侧面打倾斜孔,操作简单,提高了金属件的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朗云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