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半径弯头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621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短半径弯头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管件的成型工艺,具体地是一种将金属管件折弯成短半径的弯头加工工艺。
随着石油、化工、电力、核电、水处理等行业的发展,各种不同规格、形状的弯头需要量在不断增加,尤其是180°短半径不锈钢、合金钢无缝小口径弯头,以往我国一直依赖进口,价格十份昂贵。在国内生产弯头时常用灌砂等其它小块物填充管内后进行压制,其缺陷是成品内壁皱折,内壁厚度不均匀、不光滑,影响使用效果。本文所说的短半径是指弯头半径R小于1.5DN,这里DN为管子的通径,见

图1。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利用低熔点,低硬度金属作填充物来生产短半径弯头的工艺,以克服上述缺陷。
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a、下料按要求的管径与长度截取管料;b、熔化填充物,将低熔点、低硬度金属物加热熔化至熔融状态,然后,c、灌填充物将熔融物灌入工序a所下的料中;d、常温型腔模推制成型在常温下,将灌装有填充物的料置于压机的型腔模内推制成形;e、回收填充物加热、使填充物流出、回用。所用的低熔点、低硬度金属填充物可以是各种牌号的铅、铅锡合金、焊锡、锌合金,以及其它的低熔点、低硬度合金。弯头弯制的角度可以是45°、90°、180°。并且尤其是180°及其以上的角度。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低熔点、低硬度金属作填充物,经型腔模常温推制出的小口径、短半径弯头,其内壁虽有所增厚或变薄,但内外表面光滑,增厚或减薄处均圆滑过渡,无波浪折皱,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这种工艺同样可用于碳钢、不锈钢、合金钢等各种材质的弯头加工,也可成形45°、90°、180°等各种同径弯头及异径弯头。其次,本工艺过程简单,填充物可反复回收使用,无任何环境污染,采用低熔点、低硬度的金属作填充物后,没有灌砂等工艺的颗粒间隙,又有一定的可流动性,因此,容易成形,使得额外增加的压制力又不太大。因有一定的硬度,可克服内壁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凹凸等折皱现象,又能克服热弯工艺的不足,满足使用要求。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以不锈钢管件,铅锡合金作填充物为例。
a、下料、按要求的管径与长度截取管料;b、熔化填充物将铅锡合金加热至140℃-350℃,(根据不同牌号采用不同温度)使其呈熔融状态;c、灌填充物将熔融态的铅锡合金灌入工序a所下的料中;d、常温型腔模推制成形将灌装好填充物的料冷却至常温后置于生产管件专用的3×500吨油压机上的型腔模内压制成形;e、回收填充物,将成形后的料再加热,使料内的填充物熔化后流出,以供复用。
当采用其它低熔点、低硬度合金作填充物时,只需将工序b与e中的加热温度,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牌号的合金的熔点进行调整,使所用的填充物能够被熔化即可,其余工序基本不变。
图1为弯头结构图。
图中、R为弯头半径,D为管子外径,DN为管子通径。
权利要求
1.一种短半径弯头加工工艺,包括a、下料,c、灌填充物,d、常温型腔模推制成型,其特征是在a与c之间还有b、熔化填充物将低熔点、低硬度金属物加热熔化至熔融状态;然后c、将熔融物灌装入工序a所下的料中;成形后再进行e、回收填充物加热成形后的料,使填充物熔化后流出供回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工序b中所用的低熔点、低硬度金属物为各种牌号的铅、铅锡合金、焊锡、锌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弯制的弯头角度可以是180°、90°、45°及180℃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金属管件的成型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将金属管件折弯成短半径的弯头的加工工艺,包括下料、熔化填充物、灌填充物,常温型腔模推制成型,回收填充物等工序,具有无环境污染,产品质量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21D9/15GK1132123SQ95110988
公开日1996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5日
发明者朱全明 申请人:国营无锡市新峰石化管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