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钻的扭力切换环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368阅读:1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钻的扭力切换环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中的一种电动工具,尤其是指一种沿着螺旋轨道压制的方式,而能微调输出扭力的装置。
使用电钻时,必须针对材料的特性,将扭力调整到适当大小,操作时才不会因扭力过大而将螺丝、锁穿或因扭力过小而无法将螺丝锁紧。然而一般的电钻扭力调整结构,如


图1所示,其扭力的调整是由调整环(1)与扭力滑块(2)相互配合控制,该扭力滑块(2)的外侧边上设有呈阶梯状的卡阶(21),它可置于调整环中,调整环内面边测有与卡阶(21)形状相对应的梯轨(11),使转动调整环(1)可使扭力滑块(2)受卡阶(21)与梯轨(11)的配合,而有升、降的动作,并进而使弹簧(3)有不同的压缩程度,而下压钢珠(4)以调整扭力的输出;但这种以卡阶(21)与梯轨(11)相配合的方式,是属于不连续的调整方式,卡阶(21)与梯轨(11)间的差距,决定弹簧(3)的下压距离及输出扭力的调整段数,在有限的扭力滑块(2)宽度上,以一定间隔形成卡阶(21)的段数,形成小区域的挡率且旋转角度仅限定在120°内,仅能区隔出数个卡阶(21),且卡阶(21)间的差距将使扭力呈现较大幅度的变化,使提供扭力调整的变化太小,导致使用者在两段扭力间,常发生此段扭力过小,调整下一段扭力又过大的情况,这种以卡阶(21)调整扭力的方式,实际已对使用者造成相当的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要由切换环、压制环、钢珠压环、固定环、钢珠及弹片所组成的电钻的扭力切换环结构,它在切换环内设有三个成一定角度及间距的环片,在它的内壁面设有数个成一定间隔设置的调整孔,而在压制环的一侧面设有三个挡板,自挡板的一侧面至另一侧面形成螺旋轨道,环片可以沿着螺旋轨道上移动而达到逐渐调整扭力的输出,它不仅可以连续调整,而且调整的范围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主要包括有一切换环、一压制环、一钢珠压环、数个钢珠、一固定环及弹片所组成,这些构件是存置于切换环内,然后再组装在电钻的切换环固定座上。
该切换环固定座设有一凸环,在凸环的适当位置处,设有相对应的固定柱,该弹片的一端形成与固定柱相对应的形状,另一端则形成有圆弧压置部;将弹片的一端结合于固定柱上,该弹片即受凸环所顶持而具有弹力,而在弹片圆弧压置部的凸环相对应位置,是形成厚度较薄的状况,而提供弹片的圆弧压置部有一下压的空间;该固定环在相对于弹片的圆弧压置部位置处,各设有一开口,是将弹片固定于切换环固定座的凸环上,且该弹片的圆弧压置部并自开口处突出。
该切换环内设有三个成一定角度设置的环片,其中第一环片是沿着切换环的开口设置,第二环片与开口相距一环片的厚度,第三环片与开口则相距有两个环片厚度,每一环片的末端是形成一弧面,而该环片的缘面则形成弧状凹槽;另沿着切换环内壁面,设有数个成一定间隔设置的调整孔。
该压制环的一侧面是成向外突起的圆柱体,另一侧面则形成三个围绕压制环的轨道,每一轨道均设有一挡板,该第一轨道自挡板的一侧以固定角度围绕压制环而形成螺旋轨道。在靠近挡板另一侧边时,则形成有较大的角度斜坡,该第二轨道是位于第一轨道之内,并相距有一轨道的宽度,同样地,该第三轨道是位于第二轨道之内,并相距有一轨道的宽度。
当转动切换环时,该切换环内的第一环片即沿着压制环的第三轨道移动,第二环片即沿着第二轨道移动,第三环片即沿着第一轨道移动,由于每一轨道是成螺旋状态设置,因此该压制环即逐渐将弹簧下压一距离直到弹片卡制于另一个调整孔为止,使弹簧有不同程度的下压钢珠力道,而输出不同程度的扭力。
所说的切换环外缘面可以标示有数字或符号,以显示所调整的段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以螺旋的连续调整方式,将弹簧逐渐下压,使每一段数可逐渐增加其输出的扭力,可达到近360°的调整,使操作时,能针对物质的特性,调整出适度的输出扭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
图1为已有技术中电钻扭力调整部分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切换环的放大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制环的放大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小扭力时的组合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调整扭力时的组合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大扭力时的组合剖面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切换环(6)、一压制环(6)、一钢珠压环(7)、数个钢珠(4)、一固定环(8)和弹片(9)所组成,如图2所示,这些构件是存置于切换环(5)内,而组装在电钻的切换环固定座(10)上;该切换环固定座(10)设有一凸环(101),在凸环(101)的适当位置处,设有相对应的固定柱(1101),用以固定弹片(9),该弹片(9)的一端形成与固定柱(1101)相对应的形状,另一端则形成有圆弧压置部(91);将弹片(9)的一端结合在固定柱(1101)上,该弹片(9)即受凸环(101)所顶持而具有弹力,而在弹片(9)圆弧压置部(91)的凸环(101)相对应位置,是形成厚度较薄的状况,而提供弹片(9)的圆弧压置部(91)有一下压的空间;该固定环(8)在相对于弹片(9)的圆弧压置部(91)位置处,各设有一开口(81),是将弹片(9)固定于切换环固定座(10)的凸环(101)上,且该弹片(9)的圆弧压置部(91)并自开口(81)处突出。
在图3中,该切换环(5)内设有三个成一定角度设置的环片,其中第一环片(52)是沿着切换环(5)的开口(51)设置,第二环片(53)与开口(51)相距一环片的厚度,第三环片(54)与开口(51)则相距有两个环片的厚度,每一环片的末端是形成一弧面,而该环片的缘面则形成弧状凹槽;另沿着切换环(5)内壁面设有数个成一定间隔设置的调整孔(55),相对于调整孔(55)的切换环(5)外缘面,则标示有数字或符号,以显示所调整的段数。
再配合图4所示,该压制环(6)的一侧面是成向外突起的圆柱体(61),另一侧面则形成三个围绕压制环(6)的轨道,每一轨道均设有一挡板(62),该第一轨道(63)自挡板(62)的一侧以固定角度围绕压制环(6)而形成螺旋轨道,在靠近挡板(62)另一侧边时,则形成有较大的角度斜坡(64),该第二轨道(65)是位于第一轨道(63)之内,并相距有一轨道的宽度,同样地,该第三轨道(66)是位于第二轨道(65)之内,并相距有一轨道的宽度。
该压制环(6)的第一轨道(63)的最低位置处,恰能与切换环(5)的第三环片(54)相互配合,第二轨道(65)的最低位置处,则与切换环(5)的第二环片(53)相互配合,第三轨道(66)的最低位置处则与切换环(5)的第一环片(52)相互配合;组装时,先将钢珠(4)套置于切换环固定座(10)内,其外再套入一钢珠压环(7),将压制环(6)组装在切换环(5)内,并在压制环(6)另一侧面的圆柱体(61)套接一弹簧(67),利用一固定圆板(56)将切换环(5)锁螺于电钻的固定套座(10)上,并使切换环(5)的调整孔(55)套置在弹片(9)上,如此即完成扭力部分的组装,如图5所示,并使弹簧(67)的另一侧面与钢珠压环(7)接触。
如图6所示,当切换环(5)内的环片(52)、(63)、(54)位于相对应的压制环(6)螺旋轨道(63)、(65)、(66)的最低位置时,此时由于弹簧(67)并未对钢珠压环(7)加压,当电钻内部的内齿轮(图式未标)不受钢珠(4)的阻滞,而输出一最小的扭力状态,当使用者旋转切换环(5)时,如图7所示,则切换环(5)内的第一环片(52)即沿着压制环的第三轨道(66)移动,第二环片(53)即沿着第二轨道(65)移动,第三环片(54)即沿着第一轨道(63)移动,由于每一轨道是成螺旋状态设置,且每一调整孔(55)的间隔即为环片的移动距离,因此该压制环(6)即逐渐将弹簧(67)下压一距离,直到弹片(9)卡制于另一个调整孔(55)为止,此时弹簧所压下的距离,即能压迫钢珠压环(7),使钢珠(4)逐渐阻滞内齿轮的转动而输出较大的扭力。
如图8所示,当使用者继续旋转切换环(5)时,该切换环(5)内的各个环片则沿着相对应的轨道移动,而将弹簧(67)逐渐下压,弹片(9)也不断在调整孔(55)内收缩和卡制,当环片通过轨道所设置的较大斜坡(64)后,而被档板(63)所阻挡时,此时压制环(6)即下压弹簧(67)一环片的距离,使钢珠压环(7)有一最大的力道压制钢珠(4),而完全阻滞内齿轮转动,即输出最大的扭力。
权利要求1.一种电钻的扭力切换环改良结构,它主要包括有一切换环、一压制环、一钢珠压环、数个钢珠、一固定环及弹片所组成,这些构件是存置于切换环内,然后再组装在电钻的切换环固定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切换环固定座设有一凸环,在凸环的适当位置处,设有相对应的固定柱,该弹片的一端形成与固定柱相对应的形状,另一端则形成有圆弧压置部;将弹片的一端结合于固定柱上,该弹片即受凸环所顶持而具有弹力,而在弹片圆弧压置部的凸环相对应位置,是形成厚度较薄的状况,而提供弹片的圆弧压置部有一下压的空间;所说的固定环在相对于弹片的圆弧压置部位置处,各设有一开口,是将弹片固定于切换环固定座的凸环上,且该弹片的圆弧压置部并自开口处突出;所说的切换环内设有三个成一定角度设置的环片,其中第一环片是沿着切换环的开口设置,第二环片与开口相距一环片的厚度,第三环片与开口则相距有两个环片厚度,每一环片的末端是形成一弧面,而该环片的缘面则形成弧状凹槽;另沿着切换环内壁面,设有数个成一定间隔设置的调整孔;所说的压制环的一侧面是成向外突起的圆柱体,另一侧面则形成三个围绕压制环的轨道,每一轨道均设有一挡板,该第一轨道自挡板的一侧以固定角度围绕压制环而形成螺旋轨道。在靠近挡板另一侧边时,则形成有较大的角度斜坡,该第二轨道是位于第一轨道之内,并相距有一轨道的宽度,同样地,该第三轨道是位于第二轨道之内,并相距有一轨道的宽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钻的扭力切换环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切换环,在其外缘面上,可以标示有数字或符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中的一种电动工具,它主要包括有切换环、压制环、钢珠压环、固定环、钢珠及弹片所组成,在切换环内设三个成一定角度及间距的环片,在其内壁面设有数个调整孔,而在压制环的一侧设三个挡板,自挡板的一侧面至另一侧面形成螺旋轨道,组装后该环片在旋转切换环后可在螺旋轨道上移动,从而能使逐渐调整扭力的输出,此外,切换环固定座以一固定环固定弹片处,该切换环的调整孔即装置于弹片处,使用者能根据调整孔的间隔,调整电钻的输出扭力。
文档编号B23B45/00GK2233803SQ9522787
公开日1996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5日
发明者钟李杏枝 申请人:钟李杏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