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33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导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连续铸造设备中引导铸件(casting)的移动的引导辊,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连接结构的引导辊,以防止冷却剂泄漏以及增大移动铸件的载荷能力(load capacity)。
背景技术
连续铸造设备连续地浇铸钢液以具有预定形状,并使其凝固而没有缺陷。图I是示出了相关领域中连续铸造工艺的示意图。参见图1,一个连续铸造设备包括一个浇注包(ladle) 10,其容纳在制钢工艺中精炼的钢液;一个中间包(tundish) 20,其通过连接至浇注包10的喷嘴接收钢液并暂时地储存钢液;一个模具30,其接收来自中间包20的钢液并最初使所述钢液凝固以具有预定形状;以及,一个冷却线40,其置于所述模具30下方以冷却未完全凝固的钢板S,并包括多个顺序排列的区段(segment) 50以执行一系列工艺,诸如弯曲和矫直。每个区段50在铸件移动线的上侧和下侧包括上支架(girder)52和下支架54。在上支架52和下支架54上设有引导辊60。引导辊60直接接触铸件以传送和冷却铸件。为此,引导辊60包括在引导辊中的通道,以允许冷却剂通过所述通道。图2是示出了相关领域中的引导辊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图2的引导辊的连接部(connecting part)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了图3的连接部的截面图。参见图2至4,图I的上支架52和下支架54中的引导辊60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上引导辊60的连接部63可偏离下引导辊60的连接部63。每个引导辊60都包括分立的辊主体62,辊主体62的连接部通过置于支撑部70中并与它一起转动的轴承72被支撑。辊主体62各自包括通道64,辊主体62的相应通道64通过插入构件66彼此连接。冷却剂可沿着辊主体62的被连接的通道64移动。O形环67置于插入构件66和通道64之间,也即,在插入构件66和连接部63的内圆周表面之间,以确保其间的密封。然而,在引导辊60的支撑部70超载的情况下,轴承72或连接部63可能会被损坏。当连接部63被损坏时,正通过置于该连接部63内的通道64的冷却剂可能会泄漏。连接部63具有以咬合结构(clutch structure)彼此接合的多个梯形形状,以允许所述分立的棍主体62 —起转动。然而,当引导辊60经历热膨胀时,具有多个梯形形状的连接部63也经历热膨胀,从而允许在辊主体62之间形成间隙。因此,插入构件66可相对于连接部63的内圆周表面转动,由此损坏O形环67,从而冷却剂可能会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如下的引导辊,该引导辊包括位于其连接部上的多个轴承,以增大载荷能力;以及,可滑动地联接至彼此的多个连接部,以防止由于热膨胀引起的损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设置在连续铸造设备的一个区段上的引导辊,该引导辊包括多个分立的辊主体,所述辊主体具有设在辊主体中的通道,以允许冷却剂通过所述通道;多个联接部(coupling part),所述棍主体的端部通过所述联接部彼此接合从
而一起转动,其中所述联接部具有预定的轴向长度以允许所述辊主体的轴向移动;以及,多个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区段上,每个支撑部都包括顺序地排列在其中的轴承,以可转动地支撑所述辊主体。该引导辊可包括插入构件,其设置在一个对应于另一个通道的通道上,以与所述另一个通道连通,并且在所述插入构件的外部分上包括密封部用于密封所述通道。所述联接部可包括多个不平坦部,所述不平坦部在所述辊主体的连接部中轴向突出或轴向凹进,所述不平坦部以恒定间隔沿着所述连接部的圆周排列,并且所述辊主体的对应的不平坦部可接合。所述支撑部可包括一个壳体,联接至所述区段的侧部分,并具有一个通孔,所述辊主体的所述联接部穿过所述通孔;一个止动(catching)突出部,置于所述通孔内,用于止动所述轴承的侧向表面;以及,多个安置部,置于所述通孔内位于所述止动突出部的两侦牝其中所述轴承置于所述安置部上。


根据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以及其他优点,附图中图I是示出了相关领域的连续铸造工艺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相关领域的引导辊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图2的引导辊的连接部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了图3的连接部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引导辊的一个区段的正视图;图6是示出了图5的引导辊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了图5的引导辊的连接部的立体图;以及图8是示出了图7的连接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然而,本发明能以多种不同方式实施,而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本文阐明的实施方案。在附图中,出于清楚的目的,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可能被夸大。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图5是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引导辊的一个区段的正视图。图6是示出了图5的引导辊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了图5的引导辊的连接部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了图7的连接部的截面图。参见图5至8,根据该实施方案的引导辊160安装在区段110上以连续传送铸件。在该位置处,铸件可被冷却。区段110在铸件的移动线上方和下方可包括上支架112和下支架114以支撑引导辊 160。上支架112和下支架114使引导辊160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引导辊160在上侧的被连接的部分可与引导辊160在 下侧的被连接的部分偏离。每个引导辊160都包括在辊主体162内的通道164,以使冷却剂通过所述通道。通道164可连接至外部柔性管122,该外部柔性管122包括通过旋转接头120安装在通道侧部的冷却剂供应部分和冷却剂排出部分。冷却剂通过内部柔性管124进行供应,该内部柔性管连接至所述辊主体162的其中之一。然后,冷却剂可顺序地通过置于辊主体162内的通道164,然后通过在引导辊160另一侧的旋转接头126和外部柔性管128排出。每个引导辊160都可包括分立的辊主体162。例如,所述分立的辊主体162可彼此接合从而一起转动。辊主体162可通过支撑部170被可转动地支撑,该支撑部包括在辊主体162的连接部163上或在辊主体162的端部上的轴承172和174。例如,构成引导辊160的辊主体162可包括置于其中央的第一辊主体162b、第二辊主体162a以及第三辊主体162c。第二辊主体162a和第三辊主体162c置于第一辊主体162b的两侧。然而,构成引导辊160的辊主体162的数量并不具体地被限制,是可改变的。通道164在辊主体162内可彼此连通。对应于彼此的辊主体162的通道164可通过插入构件166而相互连接。插入构件166可置于通道164之间,以连接冷却剂移动通过的路径。插入构件166可具有其中央部分具有纵向通孔的管的形状,以允许冷却剂通过它。密封部可置于插入构件166的两个端部的外圆周表面上,以密封通道164。密封部可包括置于插入构件166的外圆周表面中的凹陷部分。密封构件,例如,O形环167,可置于所述凹陷部分中以紧密接触并密封通道164的内表面。对应于彼此的辊主体162的端部可彼此接合。因此,便于辊主体162的轴向滑动,而限制其转动。由此,辊主体162之间不存在相对转动,从而可防止紧密接触将辊主体162彼此连接的通道164的O形环167相对于辊主体162转动。因此,可防止O形环167滑动或被压缩,由此可防止O形环变形和破裂。插入构件166的中央外圆周表面可凹进,其两侧边缘可倒圆角(rounded)。当辊主体162的连接部163被暂时弯曲时,插入构件166的凹进的中央外圆周表面可接收连接部163,以确保通道164的密封。辊主体162在其端部可包括联接部。对应于彼此的辊主体162的联接部彼此接合,以允许其轴向滑动而限制其转动。
联接部可包括不平坦部168,该不平坦部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在辊主体162的连接部163的端部处轴向突出或轴向凹进。不平坦部168可沿连接部163的圆周以恒定间隔设置多个。对应于彼此的联接部的不平坦部168交替排列以彼此接合,使得联接部可稳固地连接至彼此。在该情况下,由于不平坦部168的侧向表面彼此接触,所以限制联接部的轴向移动。此外,由于在不平坦部16 8之间形成轴向间隙,所以联接部被允许在预定距离内轴向滑动。引导辊160可通过与通过该区段110的铸件的接触而接收热量,由此辊主体162经历热膨胀。因此,对应于彼此的连接部163的联接部可滑动到轴向间隙中,以防止由于热膨胀引起的变形。弓丨导辊160可包括支撑部170,以可转动地支撑辊主体162。支撑部170可联接至该区段110,并包括顺序地排列在其中的轴承172和174,以可转动地支撑辊主体162。例如,两个轴承可设置为顺序地排列在支撑部170内的轴承172和174,每个轴承172和174都可包括内座圈(race)和外座圈。为此,支撑部170可包括联接至该区段110的侧部分的壳体176,一个通孔可置于所述壳体176内,辊主体162的连接部163和设置在连接部163上的联接部——即,不平坦部168—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可设有止动突出部178,用于固定轴承172和174的外座圈。当辊主体162以及轴承172和174热膨胀时,止动突出部178使轴承172和174的外座圈止动,并允许内座圈膨胀,由此防止由于热膨胀对轴承172和174造成损坏。安置部一轴承172和174被置于其上——可置于止动突出部178的两侧。轴承172和174在止动突出部178的两侧联接至壳体176,以可靠地支撑通过该区段110的铸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多个轴承置于引导辊的连接部上以增大载荷能力,并且连接部被允许纵向滑动以防止由于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损坏。此外,即使在该引导辊的连接部热膨胀或收缩时,在连接部之间也不存在间隙,从而可靠地传递扭矩。用于密封连接部的O形环不具有周向移动,以防止损坏。此外,连接部的耐久性被改善,以防止冷却剂泄漏,并可靠地冷却铸件,由此提高铸件的质量。此外,由于连接部的耐久性被改善,所以引导辊的整体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能被提高,并能减少该引导辊的维修和维护时间,由此提高整体生产率。尽管已结合示例性实施方案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了 在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多种改型和变体。
权利要求
1.一种引导辊,设置在连续铸造设备的一个区段上,该引导辊包括 多个分立的辊主体,所述辊主体具有设置在辊主体中的通道,以允许冷却剂通过所述通道; 多个联接部,所述辊主体的端部通过所述联接部彼此接合从而一起转动,其中所述联接部具有预定的轴向长度以允许所述辊主体的轴向移动;以及 多个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区段上,每个支撑部都包括顺序地排列在其中的轴承,以可转动地支撑所述辊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引导辊,包括插入构件,该插入构件设置在一个对应于另一个通道的通道上,以与所述另一个通道连通,并且在所述插入构件的外部分上包括密封部用于密封所述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引导辊,其中所述联接部包括多个不平坦部,所述不平坦部在所述辊主体的连接部中轴向突出或轴向凹进,所述不平坦部以恒定间隔沿着所述连接部的圆周排列,以及 所述辊主体的对应的不平坦部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引导辊,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 一个壳体,联接至所述区段的侧部分,并具有一个通孔,所述辊主体的所述联接部穿过所述通孔; 一个止动突出部,置于所述通孔内,用于止动所述轴承的侧向表面;以及 多个安置部,置于所述通孔内位于所述止动突出部的两侧,其中所述轴承置于所述安置部上。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设置在连续铸造设备的一个区段上的引导辊。该引导辊包括多个分立的辊主体,所述辊主体具有设置在其中的通道,以允许冷却剂通过所述通道;多个联接部,所述辊主体的端部通过所述联接部彼此接合从而一起转动,其中所述联接部具有预定的轴向长度以允许所述辊主体的轴向移动;以及,多个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区段上,每个支撑部都包括顺序地排列在其中的轴承,以可转动地支撑所述辊主体。
文档编号B22D11/128GK102873292SQ20121024637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韩秉夏, 李成林 申请人:Posco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