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钢渣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13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铸钢渣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钢用的渣罐。
背景技术
转炉冶炼过程中及冶炼结束后,需要将炉内液态热渣倒入渣罐中,一般经过2-3个冶炼周期渣罐即接满钢渣,然后将渣罐下线,再经过3-4小时后罐内钢渣冷却,翻出罐内钢渣并将渣罐重新上线使用。一个渣罐的在线使用周期6-7小时,由于液态热渣温度可高达1700摄氏度且渣罐需经过反复的受热冷却过程,渣罐本体应力应变较大,极易造成渣罐耳轴变形、罐体变形开裂,渣罐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钢渣罐,它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渣罐体为杯状,渣罐体外壁的上部对称固定左、右耳轴和左、右支座,渣罐体的外壁上有水平的上、下箍筋和多条竖直筋条,多条竖直筋条将所述的上、下箍筋连为一体,上、下箍筋与所述的左、右支座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渣罐体I为杯状,渣罐体I外壁的上部对称固定左、右耳轴2、6和左、右支座7、8,渣罐体I的外壁上有水平的上、下箍筋3、4和多条竖直筋条5,多条竖直筋条将所述的上、下箍筋3、4连为一体,上、下箍筋3、4与所述的左、右支座7、8连为一体。所述的左、右耳轴2、6轴心到渣罐体I上沿的垂直距离H为320mm。所述上箍筋3的平均厚度为300mm,到渣罐体I上沿的垂直距离Hl为900mm。所述的下箍筋4的平均厚度为350mm,到渣罐体I上沿的垂直距离H2为1400mm。
权利要求1.一种铸钢渣罐,其特征在于:渣罐体(I)为杯状,渣罐体(I)外壁的上部对称固定左、右耳轴(2、6)和左、右支座(7、8),渣罐体⑴的外壁上有水平的上、下箍筋(3、4)和多条竖直筋条(5),多条竖直筋条将所述的上、下箍筋(3、4)连为一体,上、下箍筋(3、4)与所述的左、右支座(7)、(8)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钢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耳轴(2、6)轴心到渣罐体⑴上沿的垂直距离H为3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钢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箍筋(3)的平均厚度为300mm,到洛罐体(I)上沿的垂直距离Hl为9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钢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箍筋(4)的平均厚度为350mm,到洛罐体(I )上沿的垂直距离H2为14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钢渣罐。渣罐体为杯状,渣罐体外壁的上部对称固定左、右耳轴和左、右支座,渣罐体的外壁上有水平的上、下箍筋和多条竖直筋条,多条竖直筋条将所述的上、下箍筋连为一体,上、下箍筋与所述的左、右支座连为一体。它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C21B3/10GK203096089SQ20132007593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8日
发明者李耀文, 刘利新, 汪国奉, 张旭朝, 张文新 申请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