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904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



背景技术:

锌的冶炼主要有火法和湿法两种方式。火法是用高温烟化挥发,以ZnO烟尘的形式返回浸出回收其中的锌;湿法是高温高酸浸出,使锌进入溶液,同时大量的铁也随之进入溶液,随后使用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或赤铁矿法除铁,使含锌液再返回到中性浸出回收其中的锌。多年的实践证明,用中性浸出、高温高酸处理浸出渣、除铁、净化、电解的湿法炼锌,在锌的回收率、综合回收有价金属,节能及环保上较火法有一定的优点。至今湿法炼锌已成为生产锌的主要方法,在世界锌的总产量中,大约有80%是用湿法生产。

湿法炼锌过程中,采用两段中性浸出得到的锌渣一般有两种工艺进行回收,一是火法,即采用回转窑挥发法;另一种是湿法,即热酸浸出法。回转窑挥发法是我国湿法炼锌渣处理使用的典型流程,国内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其技术已经成熟,现有以株冶为代表的较多炼锌厂采用。锌窑渣是湿法炼锌时的浸出渣再配加40%~50%的焦粉,操作条件差的需要配入80%~100%的焦粉,在回转窑内高温下提取锌、铅等金属后的残余物。通过将窑渣进行再次浸出,耗酸量巨大。另外,通过回转窑烟化挥发能回收92~94%锌和82~84%铅和10%左右的银,窑渣中锌含量约2~3%,铅1%,铁35~40%,尤其是银的含量可达到200~350g/t,C含量12~18%,还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回转窑工艺在处理锌浸出渣的过程中,由于加入了大量的焦炭还有添加剂,导致窑渣的产量较大,由于重金属含量仍然超标,大部分直接堆存,也有少量运到水泥厂,造成资源的浪费。窑渣的铁回收、银回收及铅锌再回收难度较大,多种技术工艺路线可行,但经济性较差。

因此,现有的处理锌浸出渣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锌浸出渣中铁、银、锌和铅的综合回收,并且硫的挥发率达80%以上,铁的回收率达90%以上,锌挥发率达99%以上,铅挥发率达98%以上,银挥发率达85%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系统包括:

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具有锌浸出渣入口和锌浸出渣干料出口;

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具有锌浸出渣干料入口、无烟煤入口和混合物料出口,所述锌浸出渣干料入口与所述锌浸出渣干料出口相连;

回转窑,所述回转窑具有混合物料入口、热态窑渣出口和含锌烟尘出口,所述混合物料入口与所述混合物料出口相连;

热压块装置,所述热压块装置具有热态窑渣入口、兰炭入口、石灰石入口和热压球团出口,所述热态窑渣入口与所述热态窑渣出口相连;

转底炉,所述转底炉具有热压球团入口、金属团块出口以及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出口,所述热压球团入口与所述热压球团出口相连;

干选装置,所述干选装置具有金属团块入口、金属铁出口和尾渣出口,所述金属团块入口与所述金属团块出口相连。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通过将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混合后供给至回转窑中进行预还原处理,并且通过减少无烟煤的配入量,保证回转窑内预热段为氧化性气氛,从而促进锌浸出渣中硫酸盐的分解和二氧化硫的挥发,同时保证窑内为预还原阶段为弱还原性气氛,从而减少硫化锌的生成,使得锌浸出渣中的大部分锌和铅挥发进行烟道中以氧化锌和氧化铅的形式被回收,其次将回转窑中所得热态窑渣与兰炭和石灰石进行热压块处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热态窑渣的显热,而且兰炭的加入可以保证转底炉内为还原性气氛,较现有技术中的将所得热态窑渣进行水淬处理后再进行烘干处理相比,本申请不仅省去了原有工艺中的水淬工艺,而且省去了水淬后窑渣的烘干成本,并且兰炭的加入可以实现窑渣中残余锌和低价铁氧化物的还原以及银的还原和挥发,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二次还原处理过程中铁、银、锌和铅的还原效率,另外石灰石的加入在后续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助熔剂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还原过程中铁颗粒的聚集长大,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所得金属团块具有较高的金属化率,并且通过将采用热压形式得到的热压球团供给至转底炉中进行二次还原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还原剂的利用率,并且再经干选处理即可实现渣铁分离。由此,采用本申请的系统可以实现锌浸出渣中铁、银、锌和铅的综合回收,并且硫的挥发率达80%以上,铁的回收率达90%以上,锌挥发率达99%以上,铅挥发率达98%以上,银挥发率达85%以上。

任选的,所述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进一步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具有烟尘入口和降温烟尘出口,所述烟尘入口分别与所述含锌烟尘出口以及所述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出口相连;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具有降温烟尘入口和冷却烟尘出口,所述降温烟尘入口与所述降温烟尘出口相连;布袋收尘器,所述布袋收尘器具有冷却烟尘入口、粉尘出口和气体出口,所述冷却烟尘入口与所述冷却烟尘出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实施处理锌浸出渣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实施处理锌浸出渣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图1和2,该系统包括:烘干装置100、混合装置200、回转窑300、热压块装置400、转底炉500和干选装置6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烘干装置100具有锌浸出渣入口101和锌浸出渣干料出口102,且适于将锌浸出渣进行烘干处理,得到锌浸出渣干料。由此,可以显著提高后续预还原阶段硫的挥发效率以及锌和铅的回收效率。具体的,所得锌浸出渣干料中含水量不高于10wt%。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混合装置200具有锌浸出渣干料入口201、无烟煤入口202和混合物料出口203,锌浸出渣干料入口201与锌浸出渣干料出口102相连,且适于将上述得到的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具体的,混合装置可以为圆盘给料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混合比例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按照质量比为100:(20~30)进行混合。发明人发现,若无烟煤配入量过高,无法保证回转窑内预热段为氧化性气氛,从而不利于锌浸出渣中硫酸盐的分解和二氧化硫的挥发,并且无烟煤配入量过高会导致后续所得热态窑渣中剩碳过高而增加还原剂成本,而且回转窑内的燃料利用率低,不适宜在这一阶段加入过多的无烟煤,而若无烟煤配入量过低,起不到预还原的作用。由此,通过将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按照质量比为100:(20~30)进行混合,不仅可以节省还原剂成本,而且可以保证窑内为预还原阶段为弱还原性气氛,从而减少硫化锌的生成,使得锌浸出渣中的大部分锌和铅发生还原后挥发进行烟道中以氧化锌和氧化铅的形式被回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回转窑300具有混合物料入口301、热态窑渣出口302和含锌烟尘出口303,混合物料入口301与混合物料出口203相连,且适于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料供给至回转窑中进行预还原处理,得到热态窑渣和含锌烟尘。具体的,通过减少无烟煤的配入量,保证回转窑内预热段为氧化性气氛,从而促进锌浸出渣中硫酸盐的分解和二氧化硫的挥发,同时保证窑内为预还原阶段为弱还原性气氛,从而减少硫化锌的生成,使得锌浸出渣中的大部分锌和铅发生还原后挥发进行烟道中以氧化锌和氧化铅的形式被回收,即得到含有氧化锌和氧化铅的含锌烟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预还原处理的温度可以为800~1150摄氏度。由此,在进一步提高预还原阶段硫的挥发效率以及锌和铅的回收效率的同时有效防止物料粘接熔化和回转窑结圈,使物料结块较小,有利于后续的热压块工艺。并且经过检测,硫的挥发率达80%以上,锌挥发率达99%以上,铅挥发率达98%以上,银挥发率达85%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热压块装置400具有热态窑渣入口401、兰炭入口402、石灰石入口403和热压球团出口404,热态窑渣入口401与热态窑渣出口302相连,且适于将上述得到的热态窑渣与兰炭和石灰石进行热压块处理,得到热压球团。发明人发现,通过将回转窑中所得热态窑渣与兰炭和石灰石进行热压块处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热态窑渣的显热,而且兰炭的加入可以保证转底炉内为还原性气氛,较现有技术中的将所得热态窑渣进行水淬处理后再进行烘干处理相比,本申请不仅省去了原有工艺中的水淬工艺,而且省去了水淬后窑渣的烘干成本,并且兰炭的加入可以实现窑渣中残余锌和低价铁氧化物的还原以及银的还原和挥发,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二次还原处理过程中铁、银、锌和铅的还原效率,另外石灰石的加入在后续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助熔剂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还原过程中铁颗粒的聚集长大,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所得金属团块具有较高的金属化率,并且通过将采用热压形式得到的热压球团供给至转底炉中进行二次还原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还原剂的利用率,并且再经干选处理即可实现渣铁分离。该步骤中,具体的,回转窑中所得800℃的热态窑渣经风冷冷却至500℃以下后再与兰炭和石灰石进行热压块,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兰炭的烧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热态窑渣与兰炭和石灰石的混合比例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热态窑渣与兰炭和石灰石可以按照质量比为100:(10~20):(5~25)进行混合。由此,采用该混合比例,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还原剂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窑渣中残余锌和低价铁氧化物的还原以及银的还原和挥发,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二次还原处理过程中铁、银、锌和铅的还原效率,进而得到较高金属化率的金属团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转底炉500具有热压球团入口501、金属团块出口502以及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出口503,热压球团入口501与热压球团出口404相连,且适于将上述得到的热压球团供给至转底炉进行二次还原处理,得到金属团块以及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发明人发现,通过将热压球团供给至转底炉中进行还原处理,其中的兰炭可以实现窑渣中残余锌和低价铁氧化物的还原以及银的还原和挥发,得到金属团块以及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其中银在烟尘中的物相为氧化银、硫化银和银单质),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二次还原处理过程中铁、银、锌和铅的还原效率,另外石灰石的加入在后续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助熔剂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还原过程中铁颗粒的聚集长大,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所得金属团块具有较高的金属化率,并且通过将采用热压形式得到的热压球团供给至转底炉中进行二次还原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还原剂的利用率,并且再经干选处理即可实现渣铁分离。经检测,硫的挥发率达80%以上,锌挥发率达99%以上,铅挥发率达98%以上,银挥发率达85%以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二次还原处理过程的温度可以为1250~1400℃,时间可以为15~40分钟。由此,可以显著提高二次还原处理过程的还原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干选装置600具有金属团块入口601、金属铁出口602和尾渣出口603,金属团块入口601与金属团块出口502相连,且适于将上述得到的金属团块进行干选处理,得到金属铁和尾渣。

具体的,将所得金属团块经冷却、破碎、干式磁选后即可实现金属铁粉和尾矿的分离。经检测,金属铁的回收率达90%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通过将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混合后供给至回转窑中进行预还原处理,并且通过减少无烟煤的配入量,保证回转窑内预热段为氧化性气氛,从而促进锌浸出渣中硫酸盐的分解和二氧化硫的挥发,同时保证窑内为预还原阶段为弱还原性气氛,从而减少硫化锌的生成,使得锌浸出渣中的大部分锌和铅挥发进行烟道中以氧化锌和氧化铅的形式被回收,其次将回转窑中所得热态窑渣与兰炭和石灰石进行热压块处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热态窑渣的显热,而且兰炭的加入可以保证转底炉内为还原性气氛,较现有技术中的将所得热态窑渣进行水淬处理后再进行烘干处理相比,本申请不仅省去了原有工艺中的水淬工艺,而且省去了水淬后窑渣的烘干成本,并且兰炭的加入可以实现窑渣中残余锌和低价铁氧化物的还原以及银的还原和挥发,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二次还原处理过程中铁、银、锌和铅的还原效率,另外石灰石的加入在后续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助熔剂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还原过程中铁颗粒的聚集长大,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所得金属团块具有较高的金属化率,并且通过将采用热压形式得到的热压球团供给至转底炉中进行二次还原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还原剂的利用率,并且再经干选处理即可实现渣铁分离。由此,采用本申请的系统可以实现锌浸出渣中铁、银、锌和铅的综合回收,并且硫的挥发率达80%以上,铁的回收率达90%以上,锌挥发率达99%以上,铅挥发率达98%以上,银挥发率达85%以上。

参考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进一步包括:余热锅炉700、冷却装置800和布袋收尘器9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余热锅炉700具有烟尘入口701和降温烟尘出口702,烟尘入口701分别与含锌烟尘出口303和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出口503相连,且适于将回转窑得到含锌烟尘以及转底炉得到的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进行余热回收,得到降温烟尘。由此,通过对所得到的含锌烟尘以及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进行余热回收,可以将该部分余热用于发电,并且降温烟尘的温度降至400℃左右,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冷却装置800具有降温烟尘入口801和冷却烟尘出口802,降温烟尘入口801与降温烟尘出口702相连,且适于将上述得到的降温烟尘进行冷却处理,可以得到冷却烟尘。具体的,冷却装置可以为表面冷却器,并且降温烟尘经表面冷却器后温度降至250℃左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布袋收尘器900具有冷却烟尘入口901、粉尘出口902和气体入口903,冷却烟尘入口901与冷却烟尘出口802相连,且适于将上述得到的冷却烟尘进行布袋收尘,从而可以收集粉尘。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参考图3和4对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实施处理锌浸出渣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S100:将锌浸出渣进行烘干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锌浸出渣进行烘干处理,得到锌浸出渣干料。由此,可以显著提高后续预还原阶段硫的挥发效率以及锌和铅的回收效率。具体的,所得锌浸出渣干料中含水量不高于10wt%。

S200:将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进行混合

根据的实施例,将上述得到的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具体的,可以将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在圆盘给料机中进行混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混合比例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按照质量比为100:(20~30)进行混合。发明人发现,若无烟煤配入量过高,无法保证回转窑内预热段为氧化性气氛,从而不利于锌浸出渣中硫酸盐的分解和二氧化硫的挥发,并且无烟煤配入量过高会导致后续所得热态窑渣中剩碳过高而增加还原剂成本,而且回转窑内的燃料利用率低,不适宜在这一阶段加入过多的无烟煤,而若无烟煤配入量过低,起不到预还原的作用。由此,通过将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按照质量比为100:(20~30)进行混合,不仅可以节省还原剂成本,而且可以保证窑内为预还原阶段为弱还原性气氛,从而减少硫化锌的生成,使得锌浸出渣中的大部分锌和铅发生还原后挥发进行烟道中以氧化锌和氧化铅的形式被回收。

S300:将混合物料供给至回转窑中进行预还原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上述得到的混合物料供给至回转窑中进行预还原处理,得到热态窑渣和含锌烟尘。具体的,通过减少无烟煤的配入量,保证回转窑内预热段为氧化性气氛,从而促进锌浸出渣中硫酸盐的分解和二氧化硫的挥发,同时保证窑内为预还原阶段为弱还原性气氛,从而减少硫化锌的生成,使得锌浸出渣中的大部分锌和铅发生还原后挥发进行烟道中以氧化锌和氧化铅的形式被回收,即得到含有氧化锌和氧化铅的含锌烟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预还原处理的温度可以为800~1150摄氏度。由此,在进一步提高预还原阶段硫的挥发效率以及锌和铅的回收效率的同时有效防止物料粘接熔化和回转窑结圈,使物料结块较小,有利于后续的热压块工艺。并且经过检测,硫的挥发率达80%以上,锌挥发率达99%以上,铅挥发率达98%以上,银挥发率达85%以上。

S400:将热态窑渣与兰炭和石灰石进行热压块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上述得到的热态窑渣与兰炭和石灰石进行热压块处理,得到热压球团。发明人发现,通过将回转窑中所得热态窑渣与兰炭和石灰石进行热压块处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热态窑渣的显热,而且兰炭的加入可以保证转底炉内为还原性气氛,较现有技术中的将所得热态窑渣进行水淬处理后再进行烘干处理相比,本申请不仅省去了原有工艺中的水淬工艺,而且省去了水淬后窑渣的烘干成本,并且兰炭的加入可以实现窑渣中残余锌和低价铁氧化物的还原以及银的还原和挥发,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二次还原处理过程中铁、银、锌和铅的还原效率,另外石灰石的加入在后续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助熔剂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还原过程中铁颗粒的聚集长大,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所得金属团块具有较高的金属化率,并且通过将采用热压形式得到的热压球团供给至转底炉中进行二次还原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还原剂的利用率,并且再经干选处理即可实现渣铁分离。该步骤中,具体的,回转窑中所得800℃的热态窑渣经风冷冷却至500℃以下后再与兰炭和石灰石进行热压块,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兰炭的烧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热态窑渣与兰炭和石灰石的混合比例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热态窑渣与兰炭和石灰石可以按照质量比为100:(10~20):(5~25)进行混合。由此,采用该混合比例,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还原剂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窑渣中残余锌和低价铁氧化物的还原以及银的还原和挥发,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二次还原处理过程中铁、银、锌和铅的还原效率,进而得到较高金属化率的金属团块。

S500:将热压球团供给至转底炉进行二次还原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上述得到的热压球团供给至转底炉进行二次还原处理,得到金属团块以及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发明人发现,通过将热压球团供给至转底炉中进行还原处理,其中的兰炭可以实现窑渣中残余锌和低价铁氧化物的还原以及银的还原和挥发,得到金属团块以及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其中银在烟尘中的物相为氧化银、硫化银和银单质),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二次还原处理过程中铁、银、锌和铅的还原效率,另外石灰石的加入在后续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助熔剂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还原过程中铁颗粒的聚集长大,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所得金属团块具有较高的金属化率,并且通过将采用热压形式得到的热压球团供给至转底炉中进行二次还原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还原剂的利用率,并且再经干选处理即可实现渣铁分离。经检测,硫的挥发率达80%以上,锌挥发率达99%以上,铅挥发率达98%以上,银挥发率达85%以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二次还原处理过程的温度可以为1250~1400℃,时间可以为15~40分钟。由此,可以显著提高二次还原处理过程的还原效率。

S600:将金属团块进行干选处理,以便得到金属铁和尾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上述得到的金属团块进行干选处理,得到金属铁和尾渣。

具体的,将所得金属团块经冷却、破碎、干式磁选后即可实现金属铁粉和尾矿的分离。经检测,金属铁的回收率达90%以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实施处理锌浸出渣的方法通过将锌浸出渣干料与无烟煤混合后供给至回转窑中进行预还原处理,并且通过减少无烟煤的配入量,保证回转窑内预热段为氧化性气氛,从而促进锌浸出渣中硫酸盐的分解和二氧化硫的挥发,同时保证窑内为预还原阶段为弱还原性气氛,从而减少硫化锌的生成,使得锌浸出渣中的大部分锌和铅挥发进行烟道中以氧化锌和氧化铅的形式被回收,其次将回转窑中所得热态窑渣与兰炭和石灰石进行热压块处理,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热态窑渣的显热,而且兰炭的加入可以保证转底炉内为还原性气氛,较现有技术中的将所得热态窑渣进行水淬处理后再进行烘干处理相比,本申请不仅省去了原有工艺中的水淬工艺,而且省去了水淬后窑渣的烘干成本,并且兰炭的加入可以实现窑渣中残余锌和低价铁氧化物的还原以及银的还原和挥发,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二次还原处理过程中铁、银、锌和铅的还原效率,另外石灰石的加入在后续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助熔剂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还原过程中铁颗粒的聚集长大,从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所得金属团块具有较高的金属化率,并且通过将采用热压形式得到的热压球团供给至转底炉中进行二次还原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还原剂的利用率,并且再经干选处理即可实现渣铁分离。由此,采用本申请的系统可以实现锌浸出渣中铁、银、锌和铅的综合回收,并且硫的挥发率达80%以上,铁的回收率达90%以上,锌挥发率达99%以上,铅挥发率达98%以上,银挥发率达85%以上。

参考图4,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实施处理锌浸出渣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S700:将含锌烟尘以及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进行余热回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S300得到含锌烟尘以及S500得到的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进行余热回收,得到降温烟尘。由此,通过对所得到的含锌烟尘以及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进行余热回收,可以将该部分余热用于发电,并且降温烟尘的温度降至400℃左右,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S800:将降温烟尘进行冷却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上述得到的降温烟尘进行冷却处理,可以得到冷却烟尘。具体的,将上述得到的降温烟尘经表面冷却器后温度降至250℃左右。

S900:将冷却烟尘进行布袋收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上述得到的冷却烟尘进行布袋收尘,从而可以收集粉尘。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实施处理锌浸出渣的方法可以具有选自下列的优点至少之一: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实施处理锌浸出渣的方法可实现锌浸出渣中铁、银、锌、铅的综合回收利用,可实现铁的回收率大于90%,锌挥发率大于99%,铅挥发率大于98%,银的挥发率大于85%的技术指标。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实施处理锌浸出渣的方法通过将回转窑中得到的窑渣进行热压块,可以减少原有工艺中水淬工艺,省去窑渣中水分烘干成本,充分利用窑渣显热用于转底炉的还原,节省了整个工艺的能耗。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实施处理锌浸出渣的方法较现有采用回转窑挥发工艺处理1吨锌浸出渣产生0.65吨窑渣,二次固废量大的问题相比,本申请通过降低回转窑煤配入量,转底炉再次挥发窑渣中残余锌铅硫并回收铁粒之后,1吨锌渣最终只产生0.30吨尾渣,锌渣减排量大幅提高。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实施处理锌浸出渣的方法通过减少回转窑阶段无烟煤配入量,在热压块过程中加入兰炭粒,保证了回转窑预热和还原段的气氛,硫的挥发率可由原来的60%提高到80%以上,减少了硫化锌或硫化铁的生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锌浸出渣的系统实施处理锌浸出渣的方法采用热压形式在转底炉内还原提高了碳质还原剂的利用率,减少了由于燃烧引起的碳烧损。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将锌浸出渣烘干至含水<10wt%,然后配入干渣重量的30%的无烟煤,通过圆盘给料机混匀后供给至回转窑进行预还原,预还原过程温度控制在800~1100℃,得到含锌烟尘和热态窑渣,热态窑渣中硫含量<3wt%,硫的挥发率大于65%,并且热态窑渣中锌含量为6wt%,窑渣状态较为松散,没有较硬结块,然后将从回转窑窑口排出的800℃热态窑渣经风冷冷却至500℃以下,加入窑渣重量的20%石灰石、10%的兰炭粒进行热压块,并将得到的热压球团通过输送装置送入高温转底炉炉底进行二次还原,控制转底炉内温度为1250℃~1300℃,还原时间在30min,得到金属团块以及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还原结束后得到熔融金属团块中铅、锌含量<0.1%,银含量<0.005%,并将所得到熔融金属团块经冷却、破碎、干式磁选后得到铁粒和尾渣,铁回收率可达到81%以上。

实施例2

将锌浸出渣烘干至含水<10wt%,然后配入干渣重量的20%的无烟煤,通过圆盘给料机混匀后供给至回转窑进行预还原,预还原过程温度控制在900~1150℃,得到含锌烟尘和热态窑渣,热态窑渣中硫含量<3wt%,硫的挥发率大于70%,并且热态窑渣中锌含量为7wt%,窑渣有少量结块,然后将从回转窑窑口排出的800℃热态窑渣经风冷冷却至500℃以下,加入窑渣重量的20%石灰石、15%的兰炭粒进行热压块,并将得到的热压球团通过输送装置送入高温转底炉炉底进行二次还原,控制转底炉内温度为1350℃~1400℃,还原时间在20min,得到金属团块以及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还原结束后得到熔融金属团块中铅、锌含量<0.07%,银含量<0.003%,并将所得到熔融金属团块经冷却、破碎、干式磁选后得到铁粒和尾渣,铁回收率可达到93%以上。

实施例3

将锌浸出渣烘干至含水<10wt%,然后配入干渣重量的20%的无烟煤,通过圆盘给料机混匀后供给至回转窑进行预还原,预还原过程温度控制在900~1150℃,得到含锌烟尘和热态窑渣,热态窑渣中硫含量<3wt%,硫的挥发率大于70%,并且热态窑渣中锌含量为7wt%,窑渣有少量结块,然后将从回转窑窑口排出的800℃热态窑渣经风冷冷却至500℃以下,加入窑渣重量的10%石灰石、5%的兰炭粒进行热压块,并将得到的热压球团通过输送装置送入高温转底炉炉底进行二次还原,控制转底炉内温度为1350℃~1400℃,还原时间在20min,得到金属团块以及含有氧化锌、氧化铅和银的烟尘,还原结束后得到熔融金属团块中铅、锌含量<0.3%,银含量<0.009%,并将所得到熔融金属团块经冷却、破碎、干式磁选后得到铁粒和尾渣,铁回收率可达到93%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