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氯化氢石墨合成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97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式氯化氢石墨合成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合成炉,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氯化氢石墨合成炉。
背景技术
氯化氢石墨合成炉用于将氢气与氯气混合燃烧后制得氯化氢气体,目前市场上的 氯化氢石墨合成炉合成氯化氢时的出口温度较高,需要在外部单独加装冷却设备进一步冷 却,从而达到工艺的需要,且氯化氢合成时的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氯化氢石墨合成炉,能够减少占 地面积和能源的浪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氯化氢石墨合成炉, 其创新点在于该合成炉由底部氯化氢合成段和与其连通的顶部氯化氢冷却段组成。进一步的,所述氯化氢合成段由石墨合成炉体以及套装在石墨合成炉体外的合成 段钢制外壳构成,且石墨合成炉体的底部安装有燃烧合成器。进一步的,所述合成段钢制外壳上设有一独立的热水循环管道,该热水循环管道 与闪蒸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氯化氢冷却段由石墨换热块以及套在石墨换热块外的冷却段钢制 外壳构成,在冷却段钢制外壳上设有冷却水循环管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氯气与氢气在氯化氢合成段燃烧制得氯化氢气体,在合 成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量,通过合成段钢制外壳上的热水循环管道将热量吸收,并通过闪 蒸罐得到蒸汽,可接入蒸汽网络进行使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经过第一次降温的热氯化氢 气体进入冷却段后,再通过冷却段钢制外壳上的冷却水循环管道吸收进一步降温,排出的 氯化氢气体符合生产需要,无需另外接入降温设备中,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氯化氢石墨合成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氯化氢石墨合成炉,其由底部的氯化氢 合成段和顶部的氯化氢冷却段组成。上述氯化氢合成段由石墨合成炉体1以及套装在石墨合成炉体1外的合成段钢制 外壳2构成,石墨合成炉体1的底部安装有燃烧合成器3。该燃烧合成器3包括氯气进口、 氢气进口,氯气与氢气进入燃烧合成器3后,在石墨合成炉体1内燃烧制得高温氯化氢气 体。合成段钢制外壳2的下部开有热水出口,上部开有热水进口。石墨合成炉的一侧设有与合成段钢制外壳2连接的闪蒸罐4。其中,热水进口通过管道与闪蒸罐4侧面连接, 热水出口通过管道与闪蒸罐4底部连接构成一热水循环管道,闪蒸罐4内的水通过循环水 泵注入合成段钢制外壳2中,吸收氯化氢合成时释放的热量,并从热水出口流入闪蒸罐4, 如此反复循环,不断吸收热量,并从闪蒸罐4闪蒸出蒸汽,该蒸汽可接入蒸汽网络进行能源 的再利用。 氯化氢冷却段由石墨换热块5以及套在石墨换热块5外的冷却段钢制外壳6构 成,石墨换热块5同时具有垂直流道和水平流道。垂直流道与氯化氢合成段的石墨合成炉 体1导通,水平流道与冷却段钢制外壳6导通,且在钢制外壳6上设有冷却水循环管道。高 温氯化氢气体在氯化氢合成段被吸收部分热量后进入石墨换热块5的水平流道,在钢制外 壳6的冷却水循环管道的作用下进一步降温,直至排出。
权利要求一种组合式氯化氢石墨合成炉,其特征在于该合成炉由底部氯化氢合成段和与其连通的顶部氯化氢冷却段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氯化氢石墨合成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氢合 成段由石墨合成炉体以及套装在石墨合成炉体外的合成段钢制外壳构成,且石墨合成炉体 的底部安装有燃烧合成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氯化氢石墨合成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段钢 制外壳上设有一独立的热水循环管道,该热水循环管道与闪蒸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氯化氢石墨合成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氢冷 却段由石墨换热块以及套在石墨换热块外的冷却段钢制外壳构成,在冷却段钢制外壳上设 有冷却水循环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氯化氢石墨合成炉,该合成炉由底部氯化氢合成段和与其连通的顶部氯化氢冷却段组成。氯化氢合成段上设有一独立的热水循环管道,该热水循环管道与闪蒸罐连接。氯气与氢气在合成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量,通过合成段钢制外壳上的热水循环管道将热量吸收,并通过闪蒸罐得到蒸汽,可接入蒸汽网络进行使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氯化氢气体通过冷却段进一步降温,排出的氯化氢气体符合生产需要,无需另外接入降温设备中,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文档编号C01B7/01GK201686485SQ20102012199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张均炎, 黄建峰 申请人:南通金三角石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