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复混肥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32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新型复混肥造粒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粒机,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成粒率高、能耗低的新型复混肥造粒机。



背景技术:

造粒技术常应用于化工塑料产品、食品、饲料、化肥等行业,传统的造粒机造粒工艺都存在结构复杂、功耗大、模具磨损快、设备制造成本高等缺陷,尤其是用于草炭、污泥、鸡粪、牧畜粪、褐煤、酒糟、豆渣、糖厂率泥等有机废弃物的造粒设备,产量低、结构复杂、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有机废弃物的造粒设备、产量低、结构复杂、能耗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粒率高、能耗低、产量高的新型复混肥造粒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混肥造粒机,包括转筒、转轴、刀杆、刀头、底座、转轴电机和转筒电机,所述的转筒两端分别设在底座左、右两侧的转筒托架上,转筒的外壁上设有大齿轮和滚圏,转筒电机上设有与大齿轮相配合的小齿轮,底座上设有与滚圏相配合的托轮;所述的转轴设置在转筒内,所述的刀杆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设有螺纹,刀杆的螺纹上依次设有调节片、螺帽、垫片和刀头;所述的转轴依次包括前段转轴、中段转轴和末段转轴,螺旋输料片设置在前段转轴上,呈螺旋排状的刀杆安装在中段转轴上,呈直排状的刀杆安装在末段转轴上,呈螺旋排状的刀杆和呈直排状的刀杆上均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左、右两侧的转筒托架上分别设有出料口和进料口,所述的螺旋输料片与进料口相对应,呈直排状的刀杆与出料口相对应;所述的转轴电机通过皮带传动与转轴连接。

所述的转轴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左、右两侧的转筒托架设置在轴承支撑架上,所述的轴承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的调节片至少有两个。

所述的刀头包括螺纹连接帽和硬质合金头,螺纹连接帽和硬质合金头固定连接,螺纹连接帽的内螺纹与刀杆的螺纹相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利用高速回转的机械搅拌力及由此产生的空气动力使细状粉料在机内实现连续混合、成粒、球化、挤压、碰撞、致密等过程从而达到造粒目的,广泛应用于草炭、污泥、鸡粪、牧畜粪、褐煤、酒糟、豆渣、糖厂率泥等有机废弃物的造粒,解决了传统造粒工艺难以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成粒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外壳采用加厚螺旋钢管,坚固耐用、永不变形;稳固的底座设备使其运转平稳,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刀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转筒1、转轴2、刀杆3、刀头7、底座8、转轴电机4和转筒电机5,所述的转筒1两端分别设在底座8左、右两侧的转筒托架81上,转筒1的外壁上设有大齿轮11和滚圏12,转筒电机5上设有与大齿轮11相配合的小齿轮51,底座8上设有与滚圏12相配合的托轮82;所述的所述的转轴2设置在转筒1内,所述的刀杆3一端固定在转轴2上,另一端设有螺纹,刀杆3的螺纹上依次设有调节片31、螺帽32、垫片33和刀头7;所述的转轴2依次包括前段转轴21、中段转轴22和末段转轴23,螺旋输料片24设置在前段转轴21上,呈螺旋排状的刀杆3安装在中段转轴22上,呈直排状的刀杆3安装在末段转轴23上,呈螺旋排状的刀杆3和呈直排状的刀杆3上均固定有加强筋10;所述左、右两侧的转筒托架81上分别设有出料口83和进料口84,所述的螺旋输料片24与进料口84相对应,呈直排状的刀杆3与出料口83相对应;所述的转轴电机4通过皮带传动与转轴2连接。转筒两端开口,转筒内腔与转筒托架81内腔相连通,物料由进料口进入转筒托架进而进入转筒,螺旋输料片24的设置将物料快速高效的向中段转轴22输送,物料在中段转轴22呈螺旋排状的刀杆3作用下连续混合、成粒、球化、挤压、碰撞、致密造粒后输送至末段转轴23处,在末段转轴23直排状的刀杆3作用下,成粒后的产品均匀的通过出料口出料。

所述的转轴2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左、右两侧的转筒托架81设置在轴承支撑架85上,所述的轴承支撑架85固定在底座8上。

所述的调节片31至少有两个。根据物料的性质,增加或减少调节片31多少,起到调节刀头与转筒1内壁距离的作用,调节造粒机造粒效果;由于物料有一定的湿度和粘度,物料经常粘贴在转筒内壁上,刀头的设置可以将粘贴在转筒内壁上的物料刮下来,防止转筒腐蚀,影响工作效率。

所述的刀头7包括螺纹连接帽71和硬质合金头72,螺纹连接帽71和硬质合金头72固定连接,螺纹连接帽71的内螺纹与刀杆的螺纹相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