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软膜袋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70766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果软膜袋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果采前保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亚热带水果的套袋。
背景技术亚热带水果特别是荔枝、龙眼、芒果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 费者欢迎,在内销和外贸上历来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但由于成熟季节短且集中在高温高 湿的夏季,果实采收后易变褐腐烂变质、不耐贮运。加上国内的水果生产属粗放型,难以保 证水果的品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外国水果进入国内市场,提高我国的水果品质迫 在眉睫。在加强水果生产综合管理的基础上,水果套袋技术是提高果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之 现有果树套袋技术中应用的果袋均由纸质加工而或,其果袋为信封状纸袋,纸袋 双层,内层为红色或黑色。使用时将果袋开口张开,套在果实外面,再将开口扎住,将整个果 实包封起来。这种果袋及其套袋技术,使用成本较高,操作难度较大,使用时要将果袋逐个 套扎在果实上,应用时要搭梯攀高套袋,费工费时,套袋扎口不严容易造成病菌侵入和雨水 沉积,遇到气温变化时很容易造成套袋果实霉烂变质或落果。 为此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套袋技术,特别是应用于荔枝、龙眼、芒果等亚热带水果 的套袋材料,对提高亚热带水果的品质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喷施成膜的软膜袋材料及其使用方法,用 于亚热带水果特别是荔枝、龙眼、芒果等的采前处理,以低成本保证果品采前成熟的质量。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根据荔枝、龙眼、芒果等亚热带水果采前的生理 特点,采用涂膜或喷施方式在果实表面形成一种软膜果袋。软膜袋材料由成膜抗菌组分 和表面活性剂M溶解为水溶液所形成,且其在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成膜抗菌组分 0. 8% —30% ;表面活性剂M :0 < M《0. 5%。 上述成膜抗菌组分可选用天然高分子多糖及其改性材料,如壳聚糖及其羧酸盐、 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变性淀粉等的单一成分或其组合。上述表面活性剂可选用蔗糖 酯、吐温80、吐温20、司班8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甜菜碱等的单一成分或 其组合。 本发明还可根据不同水果的采前需要,分别或同时增加抗紫外光组分及温度湿 度调节组分溶解为水溶液,以增强水果采前的抗紫外光能力和温度湿度调节能力。其增 加组分在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抗紫外光组分0.5% —40%,温度湿度调节组分
0. 5% —20% . 上述抗紫外光组分可选用超细的无机矿物及其改性材料,如铵型沸石粉、超细钛 白粉、壳聚糖/蒙脱土、锌/壳聚糖/膨润土复合材料等的单一成分或其组合;上述温度湿 度调节组分可由醇类和无机盐的单一成分或其组合所构成,醇类可选用乙醇、乙二醇、丙三 醇等,无机盐可选用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铵等. 本发明的的使用方法是在水果采收前10-15天用本发明软膜袋材料溶液对水果 进行喷施并按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1)清除水果枯叶和病虫果,保留均匀一致的好果;
2)喷施一次防病虫的药剂;
4
3)间隔1-2小时后在果面上喷施软膜袋材料溶液。 本发明软膜袋所选材料属天然高分子多糖及其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适应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粘附性,能较好地调节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营造一个适合荔枝、龙眼、芒果等亚热带水果生长成熟的微环境。软膜袋材料用水溶解后直接浸泡或喷施果实,在果皮形成一层半透膜,这层软膜具有优异的调节温度和湿度功能,可防止一般套袋容易产生的日光灼伤,并可提取或推迟果实的成熟期,使果实在采前保持健康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套袋材料和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软膜袋材料以天然多糖和无机矿物材料为主,无毒、无剌激、不伤害果实表面组织,一次成型。15-30天后能自然降解脱落,无需去袋,所以使用方便,省工省时;
2、涂膜或喷施后在果实表面形成一层网状微膜结构,具有弹性和延展性,可随果实生长而增大,不阻碍果实的正常生长成熟; 3、微膜网状结构具有半透性,能柔和光照,防止日灼,调节果实微环境的水分和温度,避免局部过热和渍水导致幼果脱落或日灼果,使果实代谢作用正常,促进果实均匀着色; 4、软膜袋能阻隔病菌入侵、农药污染,减少果锈发生,保证了采后果实的品质;
5、本发明的软膜袋材料根据荔枝、龙眼、芒果采前的生理特点,可提取或推迟成熟期7-10天,避开其上市高峰期,经济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明。 实施例l :试验品质为禾荔,按1%壳聚糖抗坏血酸盐+1%阳离子淀粉+2%铵型沸石粉+20%氯化钙+0. 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配成软膜袋的溶液,在采收前10-15天,喷施前先清除枯叶或病虫果,保留均匀一致的好果,先喷一次防病虫的药剂,间隔1-2小时后在荔枝果面上喷软膜袋的溶液,20分钟后即可在果面上成膜,不怕雨淋。 一般喷施40分钟后遇雨不需补喷。试验结果比不套袋果推迟7-10天采收,果实着色均匀,品质优良,无虫果,病果也很少,耐贮性增加。 实施例2 :试验品质为三月红,按1%壳聚糖衣康酸盐+40%壳聚糖/蒙脱土+0. 5%丙三醇+0. 5%蔗糖酯,配成软膜袋的溶液,在采收前20天左右,按实施例1同样的流程,在荔枝果面上喷软膜袋的溶液。试验结果比不套袋果提取7天左右采收,果实着色均匀,鲜艳,无虫果,病果也很少,耐贮性增加。 实施例3:试验品质为鸡嘴蒸,按0.5%壳聚糖肉桂酸盐+0.5%羧甲基壳聚糖+0.5%甜菜碱,配成软膜袋的溶液,在采收前10-15天,按实施例1同样的流程,喷施成膜。试验结果比不套袋果推迟7-8天采收,果实着色均匀,鲜艳,果实品质优良,无虫果,病果也很少,耐贮性增加。 实施例4 :试验品质为石硖龙眼,按20%羧甲基壳聚糖+10%海藻酸钠+0. 5%锌/壳聚糖/膨润土 +0. 5%氯化钙+0. 5%吐温20,配成软膜袋的溶液,在采收前15天左右,按实施例1同样的流程,浸泡龙眼1-2分钟。试验结果比不套袋果推迟8天左右采收,果实品质优良,无虫果,病果也很少,耐贮性增加。 实施例5 :试验品质为桂香芒,按O. 5%壳聚糖硬脂酸盐+0. 3%预糊化淀粉+1%铵型沸石粉+0. 5%氯化钠+20%乙醇+0. 3%十二烷基硫酸钠,配成软膜袋的溶液,在采收前 20-30天,按实施例1同样的流程,喷施成膜。试验结果比不套袋果推迟IO天左右采收, 果实着色均匀,果实品质优良,无虫果,病果也很少,耐贮性增加。 实施例6 :试验品质为妃子笑,按1%壳聚糖富马酸盐+1%氧化淀粉+25%铵型沸 石粉+0.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配成软膜袋的溶液,在采收前10-15天,按实施例1同样的 流程,喷施成膜。试验结果比不套袋果提取5-7天采收,果实着色均匀,品质优良,无虫果, 病果也很少,耐贮性增加。 实施例7 :试验品质为象牙芒,按20%壳聚糖水杨酸盐+0. 5%丙三醇+0. 5%蔗糖 酯,配成软膜袋的溶液,在采收前20天左右,按实施例1同样的流程,喷施成膜。试验结果 比不套袋果推迟7天左右采收,果实着色均匀,品质优良,无虫果,病果也很少,耐贮性增 加。 实施例8 :试验品质为黑叶荔,按0. 5%壳聚糖丁二酸盐+0. 5%羧甲基壳聚糖 +0.5%司班80,配成软膜袋的溶液,在采收前10-15天,按实施例1同样的流程,喷施成膜。 试验结果比不套袋果推迟7-8天采收,果实着色均匀,鲜艳,果实品质优良,无虫果,病果 也很少,耐贮性增加。 实施例9 :试验品质为储良龙眼,按O. 5%壳聚糖草酸盐+0. 5%海藻酸钠+0. 5%锌 /壳聚糖/膨润土 +0. 5%氯化钙+0. 5%蔗糖酯,配成软膜袋的溶液,在采收前15天左右,按 实施例1同样的流程,浸泡龙眼1-2分钟。试验结果比不套袋果推迟7-8天采收,果实品 质优良,无虫果,病果也很少,耐贮性增加。
权利要求
一种水果软膜袋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成膜抗菌组分和表面活性剂M溶解为水溶液所形成,且其在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成膜抗菌组分0.8%--30%;表面活性剂M0<M≤0.5%。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果软膜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膜抗菌组分为天 然高分子多糖及其改性材料。
3. —种水果软膜袋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成膜抗菌组分、抗紫外光组分和表面活性剂M 溶解为水溶液所形成,且其在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成膜抗菌组分0. 8 % —30 % ;抗紫外光组分0. 5 % —40 % ;表面活性剂M :0< M《0. 5%。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果软膜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膜抗菌组分为天然高分子多糖及其改性材料;所述的抗紫外光组分为超细的无机矿物及其改性材料。
5. —种水果软膜袋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成膜抗菌组分、温度及湿度调节组分和表面活性剂M溶解为水溶液所形成,且其在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成膜抗菌组分0. 8% —30% ;温度及湿度调节组分0. 5% —20% ;表面活性剂M:〈M《0. 5%。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果软膜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膜抗菌组分为天 然高分子多糖及其改性材料;所述的温度及湿度调节组分由醇类和无机盐的单一成分或其组合所构成。
7. —种水果软膜袋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成膜抗菌组分、抗紫外光组分、温度及湿度调节组分和表面活性剂M溶解为水溶液所形成,且其在水溶液中的重量百分比为成膜抗菌组分0. 8% —30% ; 抗紫外光组分0. 5% —40% ;温度及湿度调节组分0. 5% —20% ;表面活性剂M :0 < M《0. 5% 。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果软膜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膜抗菌组分为天 然高分子多糖及其改性材料;所述的抗紫外光组分为超细的无机矿物及其改性材料;所述的温度及湿度调节组分由醇类和无机盐的单一成分或组合所构成。
9.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果软膜袋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果采收 前10-15天用其对水果进行喷施并按下述步骤依次进行1) 清除水果枯叶和病虫果,保留均匀一致的好果;2) 喷施一次防病虫的药剂;3) 间隔l-2小时后在果面上喷施软膜袋材料溶液。
10. —种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水果软膜袋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果采收 前10-15天用其对水果进行喷施并按下述步骤依次进行1) 清除水果枯叶和病虫果,保留均匀一致的好果;2) 喷施一次防病虫的药剂;3) 间隔1-2小时后在果面上喷施软膜袋材料溶液。
11. 一种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水果软膜袋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果采收 前10-15天用其对水果进行喷施并按下述步骤依次进行1) 清除水果枯叶和病虫果,保留均匀一致的好果;2) 喷施一次防病虫的药剂;3)间隔l-2小时后在果面上喷施软膜袋材料溶液。
12. —种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水果软膜袋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果采收 前10-15天用其对水果进行喷施并按下述步骤依次进行1) 清除水果枯叶和病虫果,保留均匀一致的好果;2) 喷施一次防病虫的药剂;3) 间隔l-2小时后在果面上喷施软膜袋材料溶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果(特别是亚热带水果)的软膜袋材料及其使用方法。软膜袋材料由成膜抗菌组分、抗紫外光组分、温度湿度调节材料及表面活性剂等组成,浸泡或喷施于果实表面自然形成半透明果袋。在果实采收前10-30天使用,15-30天后果袋自然降解脱落,无需去袋。使用方便,省工省时,可提取或推迟果实的成熟期7-10天,避开其上市高峰期,经济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C08L5/08GK101792541SQ20101013624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杜予民, 林宝凤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