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工程塑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74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pc工程塑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一种PC工程塑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层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工程塑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为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结晶热塑性工程塑料, 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 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等领域,随着改 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正迅速拓展到航空航天、计算机、光盘等高科技领域。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s,简称PET)为一种半透 结晶型热塑性聚酯,具有高耐热性、韧性、耐疲劳性,自润滑、低摩擦系数,耐候性,在潮湿环 境中仍保持各种物性(包括电性能),耐热水、碱类、酸类、油类,低温下可迅速结晶,成型性 良好。然而其缺点是缺口冲击强度低,但易受卤化烃侵蚀,耐水解性差,成型收缩率大。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衍生物主要有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酯(PBT),其性能与PET相似。
PET与PC合金材料可以提高PC流动性、改善了加工性能和耐化学药品性。由于 PET是结晶聚合物,PC是非结晶聚合物,PC/聚酯合金属于典型的非晶/结晶共混体系。
目前市场上PC/PET合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容性较差,做出来的产品表面光泽 度不够好,容易起皮;阻燃后冲击韧性很低,使用的范围比较狭窄。PC/PTT,PC/PBT合金都 存在与PC/PET相似的问题。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C工程塑料,解决PC/PET或其衍生物的工程塑 料相容性差,抗冲击性能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PC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_女的组分
聚碳酸酯60 7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其衍生物12 22
相容剂1 5 ;
抗氧剂1 2 ;
主增韧剂2 7 ;
辅增韧剂1 5 ;
润滑剂0. 5 2
阻燃剂4-15
该相容剂为共聚聚酯。
以及,
一种PC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PC树脂、PET树脂或其衍生物、共聚聚酯、主增韧剂、辅增韧剂、抗氧剂及润滑剂 搅拌、混合,得到PC工程塑料前体;
将该PC工程塑料前体熔融挤出处理,得到PC工程塑料。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上述PC工程塑料在电子产品,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器材 上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以PC树脂和PET树脂或其衍生物作为基本原料,通过 加入相容剂,使PC树脂和PET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大大增强;通过加入主增韧剂和辅增韧剂, 使得PC工程塑料的冲击韧性显著提升。本发明实施例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 成本低廉,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C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碳酸酯60 72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其衍生物12 22;
相容剂1 5 ;
抗氧剂1 2 ;
主增韧剂2 7 ;
辅增韧剂1 5;
润滑剂0. 5 2
阻燃剂4-15
该相容剂为共聚聚酯。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以PC树脂和PET树脂或其衍生物作为基本原料,通过 加入相容剂,使PC树脂和PET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大大增强;通过加入主增韧剂和辅增韧剂, 使得PC工程塑料的冲击韧性显著提升。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重量份数的单位为克、千克或吨。
具体地,该聚碳酸酯(PC)的折射率为1.58 1.61,透射率为88% 90%。该 PC树脂没有生产厂家的限制,例如日本帝PC 1250Y,美国陶氏PC 201-10或日本出光的PC IR2200。
具体地,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熔点为253 255 °C,特性粘度 为0. 6-1. 0dl/g,该PET树脂没有生产厂家的限制,例如,三房巷PET CZ5011,佛塑PET FC-01-68等;该PET树脂衍生物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具体地,该相容剂为共聚聚酯,即共聚聚酯相容剂,例如,二醇改性环己烷二甲醇 与对苯二酸均聚物PCTG、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对苯二甲酸-1,2-环己烷二甲醇酯共聚物PETG。该共聚聚酯的透光率为85% 89%,熔融指数为对 观。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 料中包括PC树脂和PET树脂(或其衍生物),同时加入共聚聚酯,PC和PET树脂(或其衍 生物)之间在熔融挤出处理中发生酯交换反应,该共聚聚酯对该酯交换反应进行催化,因 而使得PC和PET树脂(或其衍生物)之间的相容性显著增加。
具体地,该抗氧剂选自受阻酚抗氧剂或/和亚磷酸酯抗氧剂,该受阻酚抗氧剂选 自四[β - < 3,5- 二特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四醇酯即瑞士汽巴的1010或者1076、 该亚磷酸酯抗氧剂选自三< 2,4_ 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即瑞士汽巴的168。
具体地,该主增韧剂和辅增韧剂一起,构成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的增韧剂, 协同起到增韧作用。该主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该主增韧 剂具有核-壳结构。该主增韧剂选自日本三菱丽阳的C-233A,罗门哈斯的^591A,韩国LG EM500A。
具体地,该辅增韧剂为马来酸酐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双接枝Ρ0Ε,该辅增韧剂制备方 法如下
原料
马来酸酐(MAH)分析纯,上海国药集团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分析纯,湖南岳阳化工
Ρ0Ε,8210,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
无气味DCP 分析纯,深圳强盛高分子技术有限公司
苯乙烯(St)化学纯,上海化学试剂中心
抗氧剂(1010)化学纯,台湾双键
制备方法将2份马来酸酐MAH,4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0. 5份无味DCP (过氧 化二异丙苯),0. 5份抗氧剂1010等按照一定比例溶在3份苯乙烯中,然后和90份POE 在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36 1,螺杆直径35)中进行反应挤出接枝,挤出温度范围在 1600C -180°C,喂料速度 25-45r/min,螺杆转速 80_100r/min。
通过使用主增韧剂和辅增韧剂,使得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的抗冲击性能显 著提升,在加入阻燃剂后,该PC工程塑料仍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
具体地,该润滑剂没有限制,例如乙烯基双硬脂酰胺、改性乙撑双脂肪酸酰胺、氧 化聚乙烯蜡、E蜡。
具体地,该阻燃剂没有限制,优选为溴氮协效阻燃剂,例如溴代三嗪、三聚氰胺氰 尿酸盐。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优点
通过共聚聚酯对PC、PET或其衍生物之间的酯交换反应起到催化作用,酯交换反 应生成嵌段或无规共聚物;通过主辅增韧剂协效增韧作用,对PC工程塑料起到了良好的增 韧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PC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分别将PC树脂、PET树脂或其衍生物、共聚聚酯、主增韧剂、辅增韧剂、抗 氧剂及润滑剂搅拌、混合,得到PC工程塑料前体;
步骤S02,将该PC工程塑料前体熔融挤出处理,得到PC工程塑料。
进一步,步骤SOl之前,还包括将PC树脂、PET树脂或其衍生物、共聚聚酯分别单独干燥的步骤,具体为,聚碳酸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其衍生物在120°C干燥3小时; 将共聚酸酯在60-80°C干燥5 8小时。本干燥步骤中,使用的干燥设备没有限制,例如烘 箱、鼓风干燥箱等。
本发明实施例制备方法中PC树脂、PET树脂或其衍生物、共聚聚酯、主增韧剂、辅 增韧剂、抗氧剂及润滑剂和前述相同,在此不重复阐述。
步骤SOl中,使用的混合设备没有限制,例如,高混机、搅拌桶,优选实施例为高混 机。本步骤中搅拌、混合时间为5-10分钟,经过搅拌,使得PC工程塑料原料(即步骤SOl 中的原料)均勻混合。
步骤S02中,挤出处理的设别没有限制,优选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处理步骤具体 为
一段温度220 230°C、二段温度240 250°C、三段温度250 260°C,模具温度 60 100°C,挤出处理时间为1 2分钟、挤出处理压力为10 15MPa。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制备方法还包括辅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和前述相同,在此不 重复阐述。
本发明实施例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成本低廉,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上述PC工程塑料在电子产品,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器材 上的应用。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制备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碳酸酯6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2、相容剂1、主增韧剂5、辅增韧剂2、润滑剂 2、抗氧剂2、阻燃剂6。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组分混合,得到PC工程塑料前体;
S02,将该PC工程塑料前体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处理,得到PC工程塑料,挤出处理 的工艺为
一段温度220°C、二段温度240°C、三段温度250°C,模具温度60°C,挤出处理时间 为1分钟、挤出处理压力为lOMPa。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碳酸酯62、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0、相容剂2、主增韧剂4、辅增韧剂3、润滑剂 1、抗氧剂1、阻燃剂7。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组分混合,得到PC工程塑料前体;
S02,将该PC工程塑料前体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处理,得到PC工程塑料,挤出处理 的工艺为
一段温度2M°C、二段温度244°C、三段温度2M°C,模具温度75°C,停留时间1. 2 分钟、压力为12MPa。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碳酸酯66、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4、相容剂3、主增韧剂2、辅增韧剂2、润滑剂 2、抗氧剂1、阻燃剂10。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组分混合,得到PC工程塑料前体;
S02,将该PC工程塑料前体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处理,得到PC工程塑料,挤出处理 的工艺为
一段温度、二段温度246°C、三段温度256°C,模具温度85°C,挤出处理时间 为1. 4分钟、挤出处理压力为14MPa。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碳酸酯72、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2、相容剂1、主增韧剂2、辅增韧剂5、润滑剂 2、抗氧剂2、阻燃剂4。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组分混合,得到PC工程塑料前体;
S02,将该PC工程塑料前体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处理,得到PC工程塑料,挤出处理 的工艺为
一段温度、二段温度248°C、三段温度258°C,模具温度95°C,挤出处理时间 为1. 7分钟、挤出处理压力为15MPa。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碳酸酯7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8、相容剂5、主增韧剂7、辅增韧剂1、润滑剂 0.5、抗氧剂1.5、阻燃剂15。
本发明实施例PC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上述重量份数的组分混合,得到PC工程塑料前体;
S02,将该PC工程塑料前体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处理,得到PC工程塑料,挤出处理 的工艺为
一段温度230°C、二段温度250°C、三段温度洸0°C,模具温度100°C,挤出处理时间 为2分钟、挤出处理压力为15MPa。
请参阅下表,下表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四的PC工程塑料和SABIC 3706对比情况
权利要求
1. 一种PC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碳酸酯60 72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其衍生物 12 22 ;相容剂1 5 ;抗氧剂1 2 ;主增韧剂2 7 ;辅增韧剂1 5 ;润滑剂0. 5 2阻燃剂4-15 该相容剂为共聚聚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聚酯选自二醇改性环己烷 二甲醇与对苯二酸均聚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对苯二甲酸-1,2-环己烷二甲醇酯共聚 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衍生 物为PTT树脂或PBT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 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增韧剂为马来酸酐和甲基丙 烯酸甲酯双接枝POE。
6.一种PC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PC树脂、PET树脂或其衍生物、共聚聚酯、主增韧剂、辅增韧剂、抗氧剂及润滑剂搅 拌、混合,得到PC工程塑料前体;将该PC工程塑料前体熔融挤出处理,得到PC工程塑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PC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PC工程塑料步骤 之前,还包括分别将PC树脂、PET树脂或其衍生物及共聚聚酯干燥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PC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处理步骤为一段温度220 230°C、二段温度240 250°C、三段温度250 260°C,模具温度60 100°C,挤出处理时间为1 2分钟、挤出处理压力为10 15MPa。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PC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工程塑料制备方法 还包括如下辅增韧剂的制备步骤将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DCP,抗氧剂按照一定比例溶在苯乙烯中,然后在双螺杆 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挤出接枝,挤出温度范围在160°C -180°C,喂料速度25-45r/min,螺杆转 速80-100r/min。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PC工程塑料在电子产品,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器材上 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PC工程塑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PC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碳酸酯60~7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其衍生物12~22;相容剂1~5;抗氧剂1~2;主增韧剂2~7;辅增韧剂1~5;润滑剂0.5~2;阻燃剂4-15,该相容剂为共聚聚酯。本发明PC工程塑料,以PC树脂和PET树脂或其衍生物作为基本原料,通过加入相容剂,使PC树脂和PET树脂之间的相容性大大增强;通过加入主增韧剂和辅增韧剂,使得PC工程塑料的冲击韧性显著提升。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成本低廉,非常适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08L69/00GK102040819SQ201010612210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何杰, 徐东, 徐永 申请人: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