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材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3764发布日期:2018-07-27 09:07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三维打印技术是指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二维实体的技术,与传统的去除材料的加工技术不同,因此又称为添加制造或立体印刷。

近年来,研究者进一步结合生物工程技术,将打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提出了所谓的概念。是指采用印刷的方式包括丝网印刷、喷墨印刷等技术将生物活性成分包括蛋白质、和细胞及一些营养成分等定点沉积到二维或三维支架上,在生物传感、药物筛选、组织工程等领域开发新的应用产品。其中,喷墨打印技术高速打印微小的墨滴,而且打印过程中不产生高温,并可以根据正常组织中的细胞分布情况在三维微观结构中的特定位点打印细胞,因此由其打印的三维复合体更加接近活体组织的结构。另外,作为基材的二维或三维支架也同样可用生物印届方法制备。

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与渗透融合的特点,它处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与印刷技术的交汇点,为组织工程学突破二维研究的局限性,在三维尺度上精确控制与人体组织、器官相似的三维构造体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材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通过下面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乙烯酰胺20-30份、纳米氧化镁10-20份、纳米氢氧化锂5-15份、聚乙二醇5-15份。

优选地,所述的电子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酰胺25份、纳米氧化镁15份、纳米氢氧化锂10份、聚乙二醇10份。

优选地,所述的电子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酰胺20份、纳米氧化镁10份、纳米氢氧化锂5份、聚乙二醇5份。

优选地,所述的电子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酰胺30份、纳米氧化镁20份、纳米氢氧化锂15份、聚乙二醇15份。

本发明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材料性能优异,适用范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

实施例1

所述的电子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酰胺25份、纳米氧化镁15份、纳米氢氧化锂10份、聚乙二醇10份。

实施例2

所述的电子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酰胺20份、纳米氧化镁10份、纳米氢氧化锂5份、聚乙二醇5份。

实施例3

所述的电子材料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乙烯酰胺30份、纳米氧化镁20份、纳米氢氧化锂15份、聚乙二醇15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材料及其应用,通过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乙烯酰胺20‑30份、纳米氧化镁10‑20份、纳米氢氧化锂5‑15份、聚乙二醇5‑15份。本发明提供的电子材料性能优异,适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郁海丰
技术研发日:2017.06.10
技术公布日:2018.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