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粉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5459发布日期:2019-02-12 23:13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粉配方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以洗涤衣物的洗衣粉的主要原料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从价格性能及洗涤效果来看,首选烷基苯磺酸钠或烷基磺酸钠,市场上销售的洗衣粉主要以烷基苯磺酸钠或烷基磺酸钠与6501复配为主。为了增强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往往加入各类洗涤助剂,起到一些辅助作用,例如:碳酸钠、碳酸氢钠、三聚磷酸钠、沸石、偏硅酸钠、元明粉、双氧水等等。同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调节产品档次,增加某些功能,也加入各类添加剂,例如:香料、增白剂、酶制剂等等。以烷基苯磺酸或烷基磺酸钠为主要原料的洗衣粉,尽管加有上述某些助剂或添加剂,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性较差,油溶性较强,因此从理论上讲将会影响到产品的去污效果,,从现有产品的配方来看,洗涤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配方的洗衣粉,使其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及较强的去污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洗衣粉的原料中加入了0p乳化剂,op乳化剂属于非离子型乳化剂。

本发明洗衣粉在使用时,洗衣粉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经乳化后极易溶于水中,并以新的乳化剂的方式存在于水中,新的乳化剂分子结构很细,两端有亲水集团与憎水集团,前者将水向基体表面口及附,而后者与基体上的油污产生亲和吸附作用,使油污水基体表面的引力减弱,逐渐脱离基体,形成由表面活性物质包裹而成的油珠,分散于水中,最终浮上水面,从而彻底的清除了衣物的污垢。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原料配比(重量百分比):

基础粉55%

(为市售产品,主要成分为元明粉、纯碱、硅酸钠等)

碳酸钠15%

十二烷基苯磺酸6%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

65012%

元明粉11%

双氧水1%

op乳化剂3%。

二、配制及生产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配比称量各原料。

2、将基础粉投入预混器中,接着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开机4-8秒钟混合均匀。'

3、将十二烷基苯磺酸、6501、双氧水、op乳化剂,事先混合搅拌均匀备用,然后将元明粉、碳酸钠加入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至没有结团现象为止。

4、将经第1、2步配制的混合料投入配料器中,开机8秒钟混匀后,在造粒设备中产出白色微粒状洗衣粉。

使用本发明洗衣粉洗涤衣物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去污解垢能力更强,洗涤效果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1、配料:称取原料基础粉55公斤,碳酸钠15公斤,十二烷基苯磺酸6公斤,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7公斤,65012公斤,元明粉11公斤,双氧水1公斤,op乳化,剂3公斤备用。

2、将基础粉加入预混器中,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后开机8秒钟混合均匀。

3、在容器中将十二烷基苯磺酸、6501、双氧水、op乳化剂事先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元明粉、碳酸钠加入混合液中搅拌均匀至没有结团现象为止。

4、将上述第2步配制的混合料55公斤与第3步配制的混合料44公斤二种混合料投入配料器中,开机8秒钟混匀后,放入附聚机中造粒,产出微粒状洗衣粉100公斤。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衣粉及生产方法,其特征为:该洗衣粉由以下原料配比组成(重量百分比):基础粉55%,碳酸钠15%,十二烷基苯磺酸6%,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650 12%,元明粉11%,双氧水1%,OP乳化剂3%。本发明洗衣粉洗涤衣物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去污解垢能力更强,洗涤效果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小芹
技术研发日:2017.07.30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