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医学均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5588发布日期:2019-05-17 21:2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医学均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一种生物医学均匀装置。



背景技术:

分子生物的研究领域中,常需将各种待测试或鉴定的物种dna、rna或蛋白质予以萃取,方能进行后续各项特定因子的检测及观察。一般而言,举凡各种组织(例如:皮肤、肝、肾等)、细胞、菌苗等物质,皆可能于初处理时掺杂其他杂质,甚至因组织的体积过大而无法直接加以利用,故通常多采用均质方式加以处理,使其可以适用于后续筛选或纯化的程序。中国发明专利cn103045467b公开了一种生物医学均质装置,通过设置两个方向的转动机构,增加磁珠于微管内的反复撞击频率。但是,这种均质装置仅通过磁珠的撞击实现碎化,所需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医学均匀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均质装置的处理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医学均匀装置,包括旋转组件和安装在旋转组件上的容置构件,容置构件内设置有若干个容槽,容槽内设置有微管,所述微管内壁设置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内滑动设置有基座,基座上通过连接轴连接有磁珠,磁珠与连接轴滑动连接;磁珠外侧均匀固定有若干个刀片,刀片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之间通过导流孔连接,导流孔与导流槽之间的夹角为60°。

作为优选,所述刀片的边缘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两侧设置有斜面部,第一凹槽底部设置有插槽,插槽内插设有销柱,销柱的顶部位于第一凹槽的外侧,销柱内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交错设置有挡板,第一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连通的第一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销柱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空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挡板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凸缘,凸缘为三棱柱形。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轴内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的两端设置有过滤网,磁珠与连接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固定有第一研磨板,连接轴外侧设置有与第一研磨板相互摩擦接触的第二研磨板,第二空腔与第二凹槽之间通过第三通孔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一研磨板的夹角为25°。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研磨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三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改进磁珠在微管内的运行方式,利用磁珠自身的螺旋移动以及物料与磁珠本身的相对运动,带动磁珠本身的自转,从而使得磁珠外部的刀片对物料进行搅拌和切割。与此同时,磁珠内部通过第一研磨板和第二研磨板的相互转动摩擦,对直径较小的物料颗粒实现二次研磨,从而保证了物料粉碎、均质的效率。由于本发明利用磁珠本身的运动实现磁珠内外的物料粉碎和搅拌,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刀具切割装置存在的机具头部产生大量组织碎片残留的问题,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单纯磁珠运动这种均质装置的均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微管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磁珠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刀片上导流槽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刀片边缘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研磨板与第二研磨板的结构图。

图中:1、旋转组件;2、容置构件;3、容槽;4、微管;5、螺旋凹槽;6、基座;7、连接轴;8、磁珠;9、刀片;10、导流槽;11、导流孔;12、第一凹槽;13、斜面部;14、销柱;15、插槽;16、第一空腔;17、挡板;18、第一通孔;19、第二通孔;20、凸缘;21、第二空腔;22、过滤网;23、第一研磨板;24、第二凹槽;25、第二研磨板;26、第三通孔;27、第三凹槽;28、安装板;29、条形槽;30、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6,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旋转组件1和安装在旋转组件1上的容置构件2,容置构件2内设置有若干个容槽3,容槽3内设置有微管4,所述微管4内壁设置有螺旋凹槽5,螺旋凹槽5内滑动设置有基座6,基座6上通过连接轴7连接有磁珠8,磁珠8与连接轴7滑动连接;磁珠8外侧均匀固定有若干个刀片9,刀片9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导流槽10,导流槽10之间通过导流孔11连接,导流孔11与导流槽10之间的夹角为60°。刀片9的边缘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两侧设置有斜面部13,第一凹槽12底部设置有插槽15,插槽15内插设有销柱14,销柱14的顶部位于第一凹槽12的外侧,销柱14内设置有第一空腔16,第一空腔16内交错设置有挡板17,第一空腔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2相连通的第一通孔18。销柱14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空腔16相连通的第二通孔19,挡板17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凸缘20,凸缘20为三棱柱形。连接轴7内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二空腔21,第二空腔21的两端设置有过滤网22,磁珠8与连接轴7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4,第二凹槽24内固定有第一研磨板23,连接轴7外侧设置有与第一研磨板23相互摩擦接触的第二研磨板25,第二空腔21与第二凹槽24之间通过第三通孔26相连通。第三通孔26与第一研磨板23的夹角为25°。第一研磨板23的边缘设置有第三凹槽27。

另外,在旋转组件1固定有安装板28,安装板28上设置有条形槽29,条形槽29内滑动设置有旋转轴30,容置构件2通过旋转轴30活动连接在安装板28上。旋转轴30可以在条形槽29内滑动,同时容置构件2可绕旋转轴30转动,从而提高容置构件2的搅动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医学均匀装置,包括旋转组件和安装在旋转组件上的容置构件,容置构件内设置有若干个容槽,容槽内设置有微管,所述微管内壁设置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内滑动设置有基座,基座上通过连接轴连接有磁珠,磁珠与连接轴滑动连接;磁珠外侧均匀固定有若干个刀片,刀片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之间通过导流孔连接,导流孔与导流槽之间的夹角为60°。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均质装置的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薛舒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薛舒文
技术研发日:2017.11.09
技术公布日:2019.0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