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甲基-2-戊烯-4-炔-1-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41446发布日期:2019-06-18 23:08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维生素a和虾青素关键中间体的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3-甲基-2-戊烯-4-炔-1-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甲基-2-戊烯-4-炔-1-醇是制备维生素a和虾青素的关键中间体,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均为油状液体;顺式沸点65℃(1.2kpa),折光率1.4820;反式沸点73℃(1.2kpa),折光率1.4934。

3-甲基-2-戊烯-4-炔-1-醇的通用制备方法为:先将液氨通入盛有硝酸高铁的反应罐中,在-40℃以下,约2h内加入金属钙通入乙炔,生成炔钙后,滴加甲基乙烯酮,保持在-40℃以下,搅拌2h左右;然后加氯化铵搅拌1h左右,升温,挥发氨,最后使内温达到35℃,通氮,加水,溶解,进行水蒸气蒸馏,得未转位六碳醇溶液。冷却至0-5℃,加硫酸中和,调节酸浓度为17%,加氢醌,维持内温60-63℃,转位反应1.5h。用氯仿提取,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至中性,回收氯仿,进行粗馏,再蒸馏,收集60-65℃(1.06kpa)馏分,即得精品六碳醇;其使用乙炔和钙制备缺钙,反应过程复杂,工艺繁杂,收率低。

中国专利cn104744211a公开了一种炔醇的制备方法,卤代烷烃或者卤代烯烃的格氏试剂与乙炔进行交换后形成双边乙炔化物,在有压力(0.3-1.5mpa)下与乙炔进行再次反应,得到单边乙炔化物,然后与甲基乙烯酮反应,再加稀硫酸转位,得到3-甲基-1-戊烯-4-炔-3-醇(六碳醇),在此反应中需要压力反应器,并且需两步才得到单边炔镁化合物,即先得到双边炔镁化合物,然后在有压力的情况低温与乙炔反应得到单边炔镁化合物,再保持一定的压力与甲基乙烯酮反应得到六碳醇;其需要多步反应,并且需要压力反应器,操作复杂,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3-甲基-2-戊烯-4-炔-1-醇的制备方法,以简化操作步骤,降低安全风险。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3-甲基-2-戊烯-4-炔-1-醇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氯镁乙烯格氏试剂,所述的氯镁乙烯格氏试剂在常压下与乙炔形成单边炔镁格氏试剂,接着与甲基乙烯酮进行缩合,然后转位,得到3-甲基-2-戊烯-4-炔-1-醇。

本发明的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意外发现在常压下,氯镁乙烯格氏试剂与乙炔在一定温度下可形成单边炔镁格氏试剂,简化了步骤,降低了工艺条件。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为乙醚、四氢呋喃、烷基四氢呋喃或者二氧六环。

进一步地,氯镁乙烯格氏试剂与乙炔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5℃。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在常压下形成单边炔镁格氏试剂,副反应少,工艺条件温和,效率高,精制步骤简洁,降低安全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变更,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在1000ml不锈钢耐压反应釜中,投入镁粉24.0g,四氢呋喃500ml,打开氯乙烯储罐进液阀通入氯乙烯5.5g,升温至80℃,在60min左右缓慢通入氯乙烯57.0g,在通氯乙烯过程中,观察釜中压力不超过0.3mpa,通毕,在80-90℃继续保温6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氯镁乙烯的thf溶液。

实施例2

将上述实施例1制备的氯镁乙烯的thf溶液转移到带有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探头和温度计的3000ml反应釜中,釜温在5℃左右,缓慢通入不含丙酮的乙炔,待变白至饱和后,经ftir曲线扫描,显示没有双边乙炔峰,得到单边炔镁格氏试剂。

实施例3

向将上述实施例2制备的单边氯镁格氏试剂中,约15min滴加甲基乙烯酮65.0g(含量99.5%),控制0℃左右,继续0℃保温60min,滴加水,用30%硫酸调ph=3-4,进行水解。完成后分层、萃取、脱溶剂,得到3-甲基-1-戊烯-4-炔-3-醇(六碳醇)86.9g,含量98%,收率96%。

实施例4

在1000ml不锈钢耐压反应釜中,投入镁条24.0g,乙醚400ml,打开氯乙烯储罐进液阀通入氯乙烯5.5g,升温至80℃,在60min左右缓慢通入氯乙烯57.0g,在通氯乙烯过程中,观察釜中压力不超过0.3mpa,通毕,在80-90℃继续保温6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氯镁乙烯的乙醚溶液。

实施例5

将上述实施例1制备的氯镁乙烯的乙醚溶液转移到带有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探头和温度计的3000ml反应釜中,釜温在-5℃左右,缓慢通入不含丙酮的乙炔,待变白至饱和后,经ftir曲线扫描,显示没有双边乙炔峰,得到单边炔镁格氏试剂。

对比实施例1

将上述实施例1制备的氯镁乙烯的thf溶液转移到带有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探头和温度计的3000ml反应釜中,釜温在15℃左右,缓慢通入不含丙酮的乙炔,待变白至饱和后,经ftir曲线扫描,显示有双边乙炔峰,约15min滴加甲基乙烯酮65.0g(含量99.5%),控制0℃左右,继续0℃保温60min,滴加水,用30%硫酸调ph=3-4,进行水解。完成后分层、萃取、脱溶剂,得到3-甲基-1-戊烯-4-炔-3-醇(六碳醇)89.4g,含量76%,收率76.6%。

对比实施例2

根据cn104744211a,制备溴镁乙烷的thf溶液,将溴镁乙烷的thf溶液转移到带有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探头和温度计的3000ml反应釜中,釜温在0℃左右,缓慢通入不含丙酮的乙炔,待变白至饱和后,经ftir曲线扫描,显示有双边乙炔峰,约15min滴加甲基乙烯酮65.0g(含量99.5%),控制0℃左右,继续0℃保温60min,滴加水,用30%硫酸调ph=3-4,进行水解。完成后分层、萃取、脱溶剂,得到3-甲基-1-戊烯-4-炔-3-醇(六碳醇)92.8g,含量88%,收率92.1%。

对比实施例3

将上述实施例1制备的氯镁乙烯的thf溶液转移到带有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探头和温度计的3000ml反应釜中,釜温在0℃左右,缓慢通入不含丙酮的乙炔,且保持釜在3.0bar左右,待变白至饱和后,经ftir曲线扫描,显示有双边乙炔峰,约15min滴加甲基乙烯酮65.0g(含量99.5%),控制0℃左右,继续0℃保温60min,滴加水,用30%硫酸调ph=3-4,进行水解。完成后分层、萃取、脱溶剂,得到3-甲基-1-戊烯-4-炔-3-醇(六碳醇)91.5g,含量84.6%,收率87.3%。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甲基‑2‑戊烯‑4‑炔‑1‑醇的制备方法。现有的方法中,大多反应过程复杂,副反应较多,收率低。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先制备氯镁乙烯格氏试剂,所述的氯镁乙烯格氏试剂在常压下与乙炔形成单边炔镁格氏试剂,接着与甲基乙烯酮进行缩合,然后转位,得到3‑甲基‑2‑戊烯‑4‑炔‑1‑醇。本发明在常压下形成炔镁格氏试剂,副反应少,工艺条件温和,效率高,精制步骤简洁,产品的收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杰;吴志刚;沈大冬;陈浙蓉;孙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3.11
技术公布日:2019.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