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8897发布日期:2021-07-27 13:4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益生菌发酵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活性菌群的总称,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在进行益生菌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固态发酵技术,其中固态发酵罐是常用的装置,现在很多时候发酵时是直接将反应物投放到罐体内让其自行发酵,这一自然发酵的过程存在益生菌的生长速率较低,制备周期较长等问题,于是需要做进一步的辅助处理,如专利号为cn201821222875.6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制备益生菌的固态发酵罐用厌氧培养装置,增加了排出氧气的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发酵的效率。但是该装置存在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较高,且制造成本较高,使用不便等问题,因此需要做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能够实现排出罐体内空气生成一定的厌氧环境,同时减少内部结构,使得内部空间进一步扩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盖上开设有进料口,顶盖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由气缸支撑装置进行支撑,气缸竖直向下的活塞杆伸入到罐体内,且活塞杆的底端连接有推板,罐体侧壁底端开设有排气口,推板向下推移时将罐体内的空气从排气口排出;所述罐体侧壁底端还开设有出料口,罐体的侧壁内及罐体底板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硅橡胶电加热板和第二硅橡胶电加热板,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置有法兰接口且分别与进料管和出料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外圈设置有一圈橡胶圈,橡胶圈与罐体内壁紧密贴合起到密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底板上设置有凹孔,且排气口与凹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底部设置有凸台,凸台外径小于凹孔内径,凸台能够与凹孔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单向通气阀,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支撑装置包括设置于气缸两侧的支撑板,支撑板连接在顶盖上,支撑板上穿插设置有螺杆,螺杆一端连接有夹紧弧板。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弧板与螺杆为螺纹连接,且螺杆另一端连接有把手,通过拧动把手带动夹紧弧板左右移动从而将气缸进行夹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进料口连通进料管下料的同时,将推板向下推移从而排出罐体内的空气,形成一定的低氧环境,从而更适合益生菌的发酵;且减少了内部结构,避免了对罐体内的发酵空间的占用,能够进一步的增大产量,提高生产的效率。

2.通过罐体侧壁和底板内设置硅橡胶电加热板,利用市场化成熟的硅橡胶电加热板能够制成任意形状,非常轻便,耗电非常低的特性,且相对成本较为低的优点,从整体上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实现插电工作时稳定的加热(电源连接部分示意图中暂略),从而提供适合的发酵温度,进一步提高发酵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缸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料口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推板与橡胶圈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单向通气阀;2、排气口;3、罐体;4、气缸支撑装置;401、支撑板;402、把手;403、夹紧弧板;404、螺杆;5、气缸;6、进料口;7、活塞杆;8、顶盖;9、第一硅橡胶电加热板;10、凸台;11、出料阀门;12、出料口;13、第二硅橡胶电加热板;14、推板;15、橡胶圈;16、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包括罐体3,所述罐体3的顶盖8上开设有进料口6,顶盖8上设置有气缸5,气缸5由气缸支撑装置4进行支撑,气缸5竖直向下的活塞杆7伸入到罐体3内,且活塞杆7的底端连接有推板14,罐体3侧壁底端开设有排气口2,推板14向下推移时将罐体3内的空气从排气口2排出;所述罐体3侧壁底端还开设有出料口12,罐体3的侧壁内及罐体3底板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硅橡胶电加热板9和第二硅橡胶电加热板13,所述进料口6和出料口12上均设置有法兰接口且分别与进料管和出料管相连通。

优选的,请参照图2和图5所示,所述推板14外圈设置有一圈橡胶圈15,橡胶圈15与罐体3内壁紧密贴合起到密封作用。

优选的,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罐体3底板上设置有凹孔16,且排气口2与凹孔16相通。

优选的,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推板14底部设置有凸台10,凸台10外径小于凹孔16内径,凸台10能够与凹孔16相配合。

优选的,请参照图1和图4所示,所述排气口2上设置有单向通气阀1,所述出料口12上设置有出料阀门11。

优选的,请参照图3所示,所述气缸支撑装置4包括设置于气缸5两侧的支撑板401,支撑板401连接在顶盖8上,支撑板401上穿插设置有螺杆404,螺杆404一端连接有夹紧弧板403。

优选的,请参照图3所示,所述夹紧弧板403与螺杆404为螺纹连接,且螺杆404另一端连接有把手402,通过拧动把手402带动夹紧弧板403左右移动从而将气缸5进行夹紧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它包括罐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的顶盖(8)上开设有进料口(6),顶盖(8)上设置有气缸(5),气缸(5)由气缸支撑装置(4)进行支撑,气缸(5)竖直向下的活塞杆(7)伸入到罐体(3)内,且活塞杆(7)的底端连接有推板(14),罐体(3)侧壁底端开设有排气口(2),推板(14)向下推移时将罐体(3)内的空气从排气口(2)排出;所述罐体(3)侧壁底端还开设有出料口(12),罐体(3)的侧壁内及罐体(3)底板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硅橡胶电加热板(9)和第二硅橡胶电加热板(13),所述进料口(6)和出料口(12)上均设置有法兰接口且分别与进料管和出料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4)外圈设置有一圈橡胶圈(15),橡胶圈(15)与罐体(3)内壁紧密贴合起到密封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底板上设置有凹孔(16),且排气口(2)与凹孔(16)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4)底部设置有凸台(10),凸台(10)外径小于凹孔(16)内径,凸台(10)能够与凹孔(16)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2)上设置有单向通气阀(1),所述出料口(12)上设置有出料阀门(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支撑装置(4)包括设置于气缸(5)两侧的支撑板(401),支撑板(401)连接在顶盖(8)上,支撑板(401)上穿插设置有螺杆(404),螺杆(404)一端连接有夹紧弧板(4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弧板(403)与螺杆(404)为螺纹连接,且螺杆(404)另一端连接有把手(402),通过拧动把手(402)带动夹紧弧板(403)左右移动从而将气缸(5)进行夹紧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益生菌固态发酵装置,属于益生菌发酵装置领域,它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盖上开设有进料口,顶盖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由气缸支撑装置进行支撑,气缸竖直向下的活塞杆伸入到罐体内,且活塞杆的底端连接有推板,罐体侧壁底端开设有排气口,推板向下推移时将罐体内的空气从排气口排出;所述罐体侧壁底端还开设有出料口,罐体的侧壁内及罐体底板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硅橡胶电加热板和第二硅橡胶电加热板,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置有法兰接口且分别与进料管和出料管相连通。本装置能够实现排出罐体内空气生成一定的厌氧环境,同时减少内部结构,使得内部空间进一步扩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段清文;王建辉;刘冬敏;李信;李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甄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5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