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1310发布日期:2021-05-11 15:0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益生菌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



背景技术:

益生菌发酵罐主要用于益生菌的发酵制备,传统生产发酵益生菌的技术比较单一落后,主要过程为:首先将益生菌等物料投放至一个固定的罐体中,然后密闭封存,并定期通过人工搅拌和添加物料;这种传统的方法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益生菌无法与物料充分且均匀的接触,导致发酵速度较慢,而仅仅靠人工定期的搅拌,导致其效率低下,浪费人力;2、益生菌是一种厌氧型细菌,在密闭的罐体内,仍然存在着些许氧气,抑制了益生菌的繁殖;3、无法对益生菌发酵罐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使得发酵效果不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包括:箱体;四个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四个所述支撑腿呈矩形阵列分布;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蠕动机构,所述蠕动机构设于箱体上,所述蠕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箱体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箱体内设有涡轮,所述涡轮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升降温机构,所述升降温机构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升降温机构包括两个加热块和管盘,两个所述加热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管盘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箱体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箱体的两侧设有进水阀和出水阀,所述管盘的两端分别与进水阀和出水阀固定连接;除氧机构,所述除氧机构设于箱体上,所述除氧机构包括气管,所述气管固定密封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氮气瓶,所述气管远离所述箱体的一端与所述氮气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箱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顶部密封安装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固定安装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观察窗上设有刻度尺。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固定安装有温度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压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除氧机构,实现了对箱体内氧气的去除,有从而利于益生菌复合菌种的发酵。

(2)、通过设置蠕动机构,实现了对益生菌复合菌种的搅拌,使得益生菌复合菌种与溶液快速融合并且分布均匀,使得益生菌复合菌种的发酵效果更佳。

(3)、通过设置升降温装置,实现了对箱体内温度的调节,从而有利于益生菌复合菌种的发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1、箱体,2、支撑腿,3、电机,4、转动杆,5、涡轮,6、加热块,7、管盘,8、进水阀,9、出水阀,10、气管,11、氮气瓶,12、进料管,13、控制阀,14、盖板,15、观察窗,16、刻度尺,17、温度表,18、气压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包括:箱体1;四个支撑腿2,四个所述支撑腿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个所述支撑腿2呈矩形阵列分布;进料管12,所述进料管12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顶部;蠕动机构,所述蠕动机构设于箱体1上,所述蠕动机构包括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延伸至所述箱体1内,并与所述箱体1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箱体1内设有涡轮5,所述涡轮5与所述转动杆4固定连接;升降温机构,所述升降温机构设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升降温机构包括两个加热块6和管盘7,两个所述加热块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管盘7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箱体1的外部并与所述箱体1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箱体1的两侧设有进水阀8和出水阀9,所述管盘7的两端分别与进水阀8和出水阀9固定连接;除氧机构,所述除氧机构设于箱体1上,所述除氧机构包括气管10,所述气管10固定密封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顶部,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氮气瓶11,所述气管10远离所述箱体1的一端与所述氮气瓶11固定连接。

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13,所述控制阀13与所述箱体1相连通,设置控制阀13,方便取出箱体1内的益生菌溶液。

所述进料管12的顶部密封安装有盖板14。

所述箱体1上固定安装有观察窗15,设置观察窗15,方便对箱体1内的发酵情况进行观察。

所述观察窗15上设有刻度尺16,通过设置刻度尺16,可得知箱体1内溶液的量。

所述箱体1上固定安装有温度表17,通过设置温度表17观察到箱体1内的温度,有利于对箱体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所述箱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压表18,设置气压表18,可以观察到箱体1内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益生菌复合菌种进行发酵时,首先打开盖板14,再打开氮气瓶11的阀门,使氮气瓶11内的氮气从气管10进入箱体1内,使得箱体1内的气压偏大,从而使得箱体1内的部分气体从进料口12进入箱体1的外部,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对箱体1内部供氮气,使得箱体1内的氧气逐渐变少至很低的量,实现了对氧气的去除,有利于下一步益生菌复合菌种的发酵,此时从进料口12加入益生菌复合菌种和营养液,完毕后盖上盖板14并停止供氮气,再启动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4转动,转动杆4带动涡轮5转动,转动的涡轮5带动益生菌复合菌种和营养液的混合溶液转动,并且使涡轮5下方的混合溶液向上流动,使得混合溶液在箱体1内不停翻转,加速了益生菌复合菌种和营养液的融合,并且使益生菌复合菌种的密度在箱体1内平均分布,有利于益生菌复合菌种的发酵,通过观察温度计可以直接了解箱体1内的温度,当温度过低,则使用加热块6对箱体1内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直至适合的温度,当温度过高,则将进水阀8连接上冷水管,再打开进水阀8和冷水阀9,使冷水从进水阀8进入管盘7,再从出水阀9排出,流动的冷水将混合溶液的热量带走,使其温度降低,实现了对箱体1内温度的调节,使益生菌复合菌种的发酵效果更佳,通过观察窗15可以对箱体1内益生菌复合菌种的发酵情况进行观察,当需要将发酵好的益生菌复合菌种从箱体1内取出时,打开盖板12和控制阀13,发酵好的益生菌复合菌种溶液则从控制阀13流出,参考刻度尺16,可以控制取出的益生菌复合菌种溶液的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四个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四个所述支撑腿呈矩形阵列分布;

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

蠕动机构,所述蠕动机构设于箱体上,所述蠕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箱体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箱体内设有涡轮,所述涡轮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

升降温机构,所述升降温机构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升降温机构包括两个加热块和管盘,两个所述加热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管盘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箱体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箱体的两侧设有进水阀和出水阀,所述管盘的两端分别与进水阀和出水阀固定连接;

除氧机构,所述除氧机构设于箱体上,所述除氧机构包括气管,所述气管固定密封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氮气瓶,所述气管远离所述箱体的一端与所述氮气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箱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顶部密封安装有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固定安装有观察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上设有刻度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固定安装有温度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压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包括:箱体;四个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四个所述支撑腿呈矩形阵列分布;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蠕动机构,所述蠕动机构设于箱体上,所述蠕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延伸至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箱体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箱体内设有涡轮,所述涡轮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通过设置蠕动机构,实现了对益生菌复合菌种的搅拌,使得益生菌复合菌种与溶液快速融合并且分布均匀,使得益生菌复合菌种的发酵效果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肖宏;杨涛;赵昊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营养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7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