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透皮吸收的熊果苷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00465发布日期:2023-04-21 09:3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透皮吸收的熊果苷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有机物及其中间体合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效透皮吸收的熊果苷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熊果苷(arbutin)是从多种属植物中可分离得到的天然活性物质,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资生堂化妆品株式会社作为化妆品美白剂首先推出,它是继γ-半胱氨酸和曲酸等美白剂后又一个美白剂。不仅对皮肤的雀斑、老人斑、黄褐斑有消褪作用,而且对皮肤的滋润、皮肤灼伤后的愈合和粉刺等也颇有疗效。目前发达国家美白护肤市场几乎已被熊果苷垄断。

2、yang等(bioresour technol.2010,101(1):1-5.)研究者在研究熊果苷在人体内的利用度时,发现细胞膜通透性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熊果苷的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透皮吸收的熊果苷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熊果苷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对熊果苷的结构进行修饰,提高其透皮性能,增加生物利用度,最终达到提高美白的效果。

2、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透皮吸收的熊果苷类似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在溶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ii,其合成路线为:

4、

5、其中,x代表卤素;r代表烷基。

6、优选地,所述化合物ii中,x代表f、cl、br、i中的一种;r代表c1~c30的烷基。

7、更优选地,所述化合物ii中,x代表cl。

8、优选地,所述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9、优选地,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10、优选地,所述催化剂选自吡啶、三乙胺、二乙胺、异丙胺、二异丙基乙基氨、n-甲基吗啉、四甲基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11、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吡啶。

12、优选地,所述酯化反应温度为20~100℃。

13、优选地,所述酯化反应温度为60~80℃。

14、优选地,所述酯化反应时间为1~24h。

15、优选地,所述酯化反应时间为3~8h。

16、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以熊果苷(化合物i)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分离纯化即得本品。熊果苷经过特定的酯化后,增加了脂溶性,透皮吸收性能大大增强。本发明所使用的熊果苷(化合物i)、化合物ii以及催化剂和溶剂均易获得且价格低廉,使得整个生产的成本低。本发明的酯化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能够有效减少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本发明的后处理过程简单,易于操作。所得到的熊果苷类似物脂溶性明显增强,透皮吸收性能提高,同时其美白效果显著提高。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透皮吸收的熊果苷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在溶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ii,其合成路线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ii中,x代表f、cl、br、i中的一种;r代表c1~c30的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吡啶、三乙胺、二乙胺、异丙胺、二异丙基乙基氨、n-甲基吗啉、四甲基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吡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温度为20~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温度为60~8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时间为1~24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时间为3~8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透皮吸收的熊果苷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化合物I和化合物II在溶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II,其中化合物III为熊果苷类似物。本发明以熊果苷(化合物I)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对熊果苷的结构进行修饰,提高其透皮性能,增加生物利用度,最终达到提高美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龙,史鲁秋,余志兵,赵仕兰,薛虹宇,苏桂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华狮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