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苯丙醇合成工程菌胞内还原力的方法

文档序号:34538084发布日期:2023-06-27 14:01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苯丙醇合成工程菌胞内还原力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具体涉及一种强化大肠杆菌还原力循环以提高苯丙醇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1、苯丙醇,也称为3-苯基丙醇,具有清新香甜的气味,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物质。可以用作香料,添加于化妆品和日用品中,也可以用作食物香料。在医药工业中可以作为前体合成松弛剂强盘松。目前苯丙醇的制备主要依赖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考虑到植物提取法效率低,化学合成法需要重金属作为催化剂,同时需要氢气作为还原剂,不够环保节能,因此使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苯丙酸成为一种新的选择,具有污染小、耗能少、环境友好的优点。liu以大肠杆菌作为平台进行代谢工程改造,实现了苯丙醇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1]。但苯丙醇与前体苯丙酸的合成均为nadh依赖型,反应中存在还原力不足的问题。[1]liu et al.microb cell fact(2021)20:121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化大肠杆菌胞内还原力,增进合成苯丙醇的大肠杆菌工程菌胞内还原力的平衡性,进而增加苯丙醇产量的方法。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平衡苯丙醇合成工程菌胞内还原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使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菌,异源引入来自植物的酪氨酸解氨酶(tal)和来自细菌的烯酸还原酶(er)基因,以甘油和葡萄糖作为碳源发酵生产苯丙酸。

5、进一步的,包括:使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菌,合成酪氨酸解氨酶(tal)和烯酸还原酶(er)基因片段,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将酪氨酸解氨酶(tal)和烯酸还原酶(er)基因分别连接到高拷贝质粒pze12-luc上,获得pze-tal-er重组质粒;将构建好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以甘油和葡萄糖作为碳源发酵生产苯丙酸。

6、进一步的,在摇瓶反应器中以甘油和葡萄糖作为碳源发酵生产苯丙酸。

7、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方法包括:

8、在摇瓶反应器加入液体培养基,高温灭菌后接入1%活化后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种子液,在温度37℃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当od600值为0.4-0.6时,加入iptg进行诱导。

9、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培养基成分为m9培养基。

10、进一步的,m9培养基的配方是:重量0.5%的酵母粉,重量1%的甘油和重量0.25%的葡萄糖,重量0.2%的甲酸钠,且ph7-7.5。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2、本发明针对苯丙醇生产过程中,前体苯丙酸的合成与终产物苯丙醇合成均消耗nadh、从而导致胞内还原力不平衡的重点问题,提出以使nadh再生为策略,引入异源基因甲酸脱氢酶,通过甲酸脱氢酶对甲酸钠的作用,实现辅酶nadh再生,从而提高关键酶的催化效率。通过上述技术方法,本发明能够强化大肠杆菌工程菌胞内还原力的平衡,提高前体苯丙酸与终产物苯丙醇产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平衡苯丙醇合成工程菌胞内还原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菌,合成酪氨酸解氨酶(tal)和烯酸还原酶(er)基因片段,通过同源重组方法将酪氨酸解氨酶(tal)和烯酸还原酶(er)基因分别连接到高拷贝质粒pze12-luc上,获得pze-tal-er重组质粒;将构建好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以甘油和葡萄糖作为碳源发酵生产苯丙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摇瓶反应器中以甘油和葡萄糖作为碳源发酵生产苯丙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成分为m9培养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9培养基的配方是:重量0.5%的酵母粉,重量1%的甘油和重量0.25%的葡萄糖,重量0.2%的甲酸钠,且ph7-7.5。


技术总结
一种平衡苯丙醇合成工程菌胞内还原力的方法,包括:以使NADH再生为策略,构建合成苯丙醇的大肠杆菌,并引入异源基因甲酸脱氢酶,通过甲酸脱氢酶对甲酸钠的作用,实现辅酶NADH再生,从而提高关键酶的催化效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强化大肠杆菌工程菌胞内还原力的平衡,提高前体苯丙酸与终产物苯丙醇产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孙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